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41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包括:电芯输送装置、壳体输送装置、电芯导向槽、壳体夹紧装置、壳体移动装置以及电芯移动装置。壳体通过壳体输送装置进行移动,电芯布置通过电芯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并且壳体移动装置将壳体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夹紧装置会将壳体夹紧,使得壳体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电芯移动装置将电芯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和电芯在电芯导向槽中完成装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以全自动化加工方式代替传统加工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电芯和壳体的装配效率,节约了成本。

A battery electric core automatic shell entry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core automatic shell inser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core conveying device, a shell conveying device, an electric core guiding groove, a shell clamping device, a shell moving device and an electric core moving device. The casing moves through the shell feeding device and electric core arranged to move through the electric core conveying device, and the shell of the mobile device will be pushed to the electric core shell guide groove, shell clamping device will make the shell shell clamping, fixed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ic core mobile device will be pushed to the electric core electric core guide groove, the casing and the battery core assembly in the electric core guide groove. The battery core automatic shell machine completely automate the processing way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machining mod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ic core and shell assembly, and sav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
技术介绍
圆柱电池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池,如手电筒、遥控器、剃须刀等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中均可用到圆柱电池。圆柱电池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内的电芯、电芯两端的绝缘片、密封在外壳两端的盖板和导电端子。在现有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将圆柱电池的电芯装入铝壳壳体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操作人员用手工装入或者是直推式入壳的方式。圆柱电池的电芯手工入壳方式效率较低,产品合格率较低,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强度比较高、生产效率低,经营成本较高等;圆柱电池的电芯直推式入壳方式由于是一步将电芯推入铝壳,容易损伤电芯的极片,因而会导致电芯短路而报废,产品品质不易保证,也不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包括:电芯输送装置、壳体输送装置、电芯导向槽、壳体夹紧装置、壳体移动装置以及电芯移动装置;其中,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输送装置上;电芯布置在所述电芯输送装置上;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导向槽同轴布置,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电芯导向槽与所述电芯同轴布置,且所述电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电芯移动装置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其中,所述电芯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电芯治具;其中,所述电芯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电芯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电芯治具,用于放置所述电芯。其中,所述壳体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壳体治具;其中,所述壳体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壳体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壳体治具,用于放置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电芯导向槽包括凹槽型的支撑体、固定体以及接头;其中,所述凹槽型的支撑体和固定体形成一个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接头与所述圆柱体的连接。其中,所述接头内部设有可供所述壳体放入的台阶。其中,所述接头两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其中,所述凹槽型的支撑体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所述固定体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其中,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包括三轴气缸和夹爪气缸;其中,所述三轴气缸与所述夹爪气缸连接;所述三轴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夹爪气缸上下移动;所述夹爪气缸用于夹紧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为定位气缸,用于使得壳体进入所述电芯导向槽。其中,所述电芯移动装置包括压头、压杆、传动轴、直线轴承、压力传感器以及压电芯模组;其中,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套在所述传动轴上,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以及为所述传动轴提供导向;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头连接,用于测量所述压头把电芯压入壳体时的压力;所述压电芯模组,用于为所述传动轴提供驱动力,以使得所述压头把电芯压入壳体。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壳体通过壳体输送装置进行移动,电芯布置通过电芯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并且壳体移动装置将壳体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夹紧装置会将壳体夹紧,使得壳体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电芯移动装置将电芯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和电芯在电芯导向槽中完成装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以全自动化加工方式代替传统加工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电芯和壳体的装配效率,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前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凹槽型的支撑体、固定体以及接头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凹槽型的支撑体和接头的左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电芯导向槽的前视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电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包括:电芯输送装置1、壳体输送装置2、电芯导向槽3、壳体夹紧装置4、壳体移动装置5以及电芯移动装置6;其中,壳体8布置在所述壳体输送装置2上;电芯7布置在所述电芯输送装置1上;所述壳体移动装置2与所述壳体8的第一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8与所述电芯导向槽3同轴布置,且所述壳体8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3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电芯导向槽3与所述电芯7同轴布置,且所述电芯7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3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电芯移动装置6与所述电芯7的第二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夹紧装置4布置在所述壳体8的正上方。其中,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用于将圆柱电池的电芯装配入壳体内,本实施例以圆柱电池为例来说明,当然也可以是锂电池等,锂电池内的电芯入壳也是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优选地,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可以同时分别完成装配两个圆柱电池。具体地,圆柱电池的壳体8通过壳体输送装置2进行移动,圆柱电池的电芯7布置通过电芯输送装置1进行移动,当壳体8和电芯8均移动到与电芯导向槽3同轴的时候,壳体移动装置5将壳体8推到电芯导向槽3中,并且,壳体夹紧装置4会将壳体8夹紧,使得壳体8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电芯移动装置6将电芯7推到电芯导向槽3中,壳体8和电芯7在电芯导向槽3中完成装配。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圆柱电池的壳体通过壳体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圆柱电池的电芯布置通过电芯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并且壳体移动装置将壳体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夹紧装置会将壳体夹紧,使得壳体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电芯移动装置将电芯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和电芯在电芯导向槽中完成装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以全自动化加工方式代替传统加工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电芯和壳体的装配效率,节约了成本。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芯输送装置1包括传动皮带和电芯治具;其中,所述电芯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电芯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电芯治具,用于放置所述电芯。优选地,在传动皮带上布置有多个电芯治具以便连续运输电芯进行装配。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在电芯输送装置上通过布置具有V形槽的电芯治具用于放置电芯,可以保证电芯在电芯输送装置上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壳体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壳体治具;其中,所述壳体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壳体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壳体治具,用于放置所述壳体。优选地,在传动皮带上布置有多个壳体治具以便连续运输壳体进行装配。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在壳体输送装置上通过布置具有V形槽的壳体治具用于放置壳体,可以保证壳体在壳体输送装置上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以及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芯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输送装置、壳体输送装置、电芯导向槽、壳体夹紧装置、壳体移动装置以及电芯移动装置;其中,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输送装置上;电芯布置在所述电芯输送装置上;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导向槽同轴布置,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电芯导向槽与所述电芯同轴布置,且所述电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电芯移动装置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输送装置、壳体输送装置、电芯导向槽、壳体夹紧装置、壳体移动装置以及电芯移动装置;其中,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输送装置上;电芯布置在所述电芯输送装置上;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导向槽同轴布置,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电芯导向槽与所述电芯同轴布置,且所述电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电芯移动装置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电芯治具;其中,所述电芯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电芯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电芯治具,用于放置所述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壳体治具;其中,所述壳体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壳体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壳体治具,用于放置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导向槽包括凹槽型的支撑体、固定体以及接头;其中,所述凹槽型的支撑体和固定体形成一个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接头与所述圆柱体的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昌林熊五岳王林程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