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89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在换热箱的前部设有废热水输入管、废热水输入水泵和废热水收集箱;在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换热管;在换热箱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自来水输入管、自来水输入水泵、自来水排出管和自来水排出水泵;在换热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基座、导流圈、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在换热箱的后部设有废冷水排出管,废冷水排出水泵和废冷水回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能够对换热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使废水作为中水或者绿化水源使用,并且使换热装置与废热水充分进行接触,提高热能交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能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水,许多废热水没有经过回收利用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造成了大量热能资源的浪费,并且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现有的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热能回收利用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1)热能回收装置在完成废热水的热能回收后,往往将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河流中,由于缺少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功能,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2)热能回收装置在进行热能回收的过程中,由于换热装置与废热水的接触不充分,使得热能交换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能够对换热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使废水作为中水或者绿化水源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在热能回收过程中使换热装置与废热水充分进行接触,提高热能交换的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在所述换热箱的前部设有废热水输入管,所述废热水输入管位于换热箱的前部箱壁的右侧位置,在所述废热水输入管上设有废热水输入水泵;在所述换热箱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箱,所述废热水收集箱通过废热水输入管与换热箱相连通;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管;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永磁体,在所述永磁体的后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换热箱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的左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换热箱的左侧箱体的前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的左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螺旋桨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的右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换热箱的右侧箱体的后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的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螺旋桨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的右侧箱体的前部设有自来水输入管,所述自来水输入管延伸至换热箱的内部,并与换热管的前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输入管上设有自来水输入水泵;在所述换热箱的左侧箱体的后部设有自来水排出管,所述自来水排出管延伸至换热箱的内部,并与换热管的后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排出管上设有自来水排出水泵;在所述换热箱的左侧设有加热水储水箱,所述加热水储水箱通过自来水排出管与换热箱相连通;在所述加热水储水箱上设有加热水排出管;在所述换热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基座和导流圈;所述基座均套接在换热管上,所述基座的侧面剖视形状均为圆柱型;所述导流圈均位于基座的前部,所述导流圈的侧面剖视形状均为锥型;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均为长方体型;在所述第一导热块的上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导热块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的正面剖视形状均为圆弧型;所述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均为铝材质;在所述换热箱的后部设有废冷水排出管,所述废冷水排出管位于换热箱的后部箱壁的左侧位置,在所述废冷水排出管上设有废冷水排出水泵;在所述换热箱的后部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废热水输入水泵和废冷水排出水泵电性连接;在所述换热管的后部管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自来水输入水泵和自来水排出水泵电性连接;在所述换热箱的后部设有废冷水回收箱,所述废冷水回收箱通过废冷水排出管与换热箱相连通;在所述废冷水回收箱的内部从前向后依次设有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PP棉层,所述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PP棉层均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所述废冷水回收箱的后部设有废冷水回收管。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孔径为1-2毫米。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过滤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PP棉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45-60度。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换热箱、废热水收集箱和加热水储水箱的箱体外壁上均覆盖有聚氨酯保温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能够对换热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使废水作为中水或者绿化水源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在热能回收过程中使换热装置与废热水充分进行接触,提高热能交换的效率,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换热箱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换热管和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换热管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箱;11、废热水输入管;12、废热水输入水泵;13、废冷水排出管;14、废冷水排出水泵;15、废冷水回收管;2、废热水收集箱;21、废热水收集管;22、永磁体;23、过滤网;3、第一螺旋桨;31、第一电机;32、第二螺旋桨;33、第二电机;4、换热管;41、自来水输入管;42、自来水输入水泵;43、自来水排出管;44、自来水排出水泵;45、加热水储水箱;46、加热水排出管;5、换热装置;51、基座;52、导流圈;53、第一导热块;54、第二导热块;55、第一导热片;56、第二导热片;6、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二温度传感器;7、废冷水回收箱;71、活性炭层;72、石英砂层;73、PP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1,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输入管11,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位于换热箱1的前部箱壁的右侧位置,在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上设有废热水输入水泵12;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箱2,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通过废热水输入管11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管21,生产或生活中产生的废热水通过废热水收集管21输入到废热水收集箱2内进行存储。所述废热水输入水泵12用于将废热水收集箱2内的废热水抽出,通过废热水输入管11输送到换热箱1内,对废热水进行换热。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永磁体22,用于吸附废热水中含有的金属杂质。在所述永磁体22的后部设有过滤网23,用于过滤掉废热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减少废热水中含有的杂质造成换热箱1内部的堵塞。优选地,所述过滤网23的网孔孔径为1-2毫米。所述过滤网23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使过滤后的杂质能够沿着过滤网23的倾斜表面在废热水收集箱2的底部形成堆积,便于对杂质进行清理。优选地,所述过滤网2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所述换热箱1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如图4所示),便于输入的废热水在换热箱1的内部形成循环流动。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桨3,所述第一螺旋桨3位于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前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设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与第一螺旋桨3相连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输入管(11),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位于换热箱(1)的前部箱壁的右侧位置,在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上设有废热水输入水泵(12);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箱(2),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通过废热水输入管(11)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管(21);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永磁体(22),在所述永磁体(22)的后部设有过滤网(23),所述过滤网(23)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换热箱(1)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桨(3),所述第一螺旋桨(3)位于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前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设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与第一螺旋桨(3)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桨(32),所述第二螺旋桨(32)位于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后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设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与第二螺旋桨(32)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前部设有自来水输入管(41),所述自来水输入管(41)延伸至换热箱(1)的内部,并与换热管(4)的前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输入管(41)上设有自来水输入水泵(42);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后部设有自来水排出管(43),所述自来水排出管(43)延伸至换热箱(1)的内部,并与换热管(4)的后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排出管(43)上设有自来水排出水泵(44);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设有加热水储水箱(45),所述加热水储水箱(45)通过自来水排出管(43)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加热水储水箱(45)上设有加热水排出管(46);在所述换热管(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装置(5),所述换热装置(5)包括基座(51)和导流圈(52);所述基座(51)均套接在换热管(4)上,所述基座(51)的侧面剖视形状均为圆柱型;所述导流圈(52)均位于基座(51)的前部,所述导流圈(52)的侧面剖视形状均为锥型;在所述基座(51)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导热块(53),所述第一导热块(53)均为长方体型;在所述第一导热块(53)的上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导热块(54);所述第二导热块(54)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导热片(55)和第二导热片(56),所述第一导热片(55)和第二导热片(56)的正面剖视形状均为圆弧型;所述第一导热块(53)和第二导热块(54)均为铝材质;在所述换热箱(1)的后部设有废冷水排出管(13),所述废冷水排出管(13)位于换热箱(1)的后部箱壁的左侧位置,在所述废冷水排出管(13)上设有废冷水排出水泵(14);在所述换热箱(1)的后部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分别与废热水输入水泵(12)和废冷水排出水泵(14)电性连接;在所述换热管(4)的后部管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6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1)分别与自来水输入水泵(42)和自来水排出水泵(44)电性连接;在所述换热箱(1)的后部设有废冷水回收箱(7),所述废冷水回收箱(7)通过废冷水排出管(13)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废冷水回收箱(7)的内部从前向后依次设有活性炭层(71)、石英砂层(72)和PP棉层(73),所述活性炭层(71)、石英砂层(72)和PP棉层(73)均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所述废冷水回收箱(7)的后部设有废冷水回收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热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输入管(11),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位于换热箱(1)的前部箱壁的右侧位置,在所述废热水输入管(11)上设有废热水输入水泵(12);在所述换热箱(1)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箱(2),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通过废热水输入管(11)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前部设有废热水收集管(21);在所述废热水收集箱(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永磁体(22),在所述永磁体(22)的后部设有过滤网(23),所述过滤网(23)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换热箱(1)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桨(3),所述第一螺旋桨(3)位于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前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设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与第一螺旋桨(3)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桨(32),所述第二螺旋桨(32)位于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后部位置;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设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与第二螺旋桨(32)相连接;在所述换热箱(1)的内部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口字型;在所述换热箱(1)的右侧箱体的前部设有自来水输入管(41),所述自来水输入管(41)延伸至换热箱(1)的内部,并与换热管(4)的前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输入管(41)上设有自来水输入水泵(42);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箱体的后部设有自来水排出管(43),所述自来水排出管(43)延伸至换热箱(1)的内部,并与换热管(4)的后部相连接;在所述自来水排出管(43)上设有自来水排出水泵(44);在所述换热箱(1)的左侧设有加热水储水箱(45),所述加热水储水箱(45)通过自来水排出管(43)与换热箱(1)相连通;在所述加热水储水箱(45)上设有加热水排出管(46);在所述换热管(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装置(5),所述换热装置(5)包括基座(51)和导流圈(52);所述基座(51)均套接在换热管(4)上,所述基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张巧凤王俊刚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睿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