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469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其包括隧道本体和多个泄压环结构,隧道本体为环状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防水板、排水层和初期支护,隧道本体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水沟;多个泄压环结构沿所述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初期支护的背后,每个泄压环结构为包括底面以及与底面垂直的两槽边的槽型,底面与初期支护的外部贴合设置,两槽边嵌装在位于初期支护背后的围岩中,该围岩上与槽型对应位置处挖空,槽型与围岩之间形成拱墙环向排水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二次衬砌及初期支护纵向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矿山法二次衬砌背后最大水压力的控制,确保铁路隧道的安全运营。

A water pressure control structure for two lining of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nnel engineering,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 tunnel two lining water pressure contro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tunnel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relief ring structure, the tunnel body is circular structure, including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re arranged in two rows, lining, waterproof board layer and the primary support. The tunne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ditch; a pressure relief ring structur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unnel body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the initial support behind each chute type two tank pressure r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ttom surface and a bottom surface and vertical edges of the bottom outside the joint surface and the initial support set, two slot embedded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initial support behind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groove hollowed out, arch wall circumferential drainage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groove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longitudinal integrity of the two lining and the initial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the maximum water pressure behind the two lining of the mining method, and ensures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矿山法修建的隧道工程一般采用排水型衬砌或限制排放型衬砌,即二次衬砌背后沿着隧道纵向一定距离设置一道环向排水盲管(或排水板),并在防水板背后铺设土工布,通过上述措施,将衬砌背后的围岩渗水引入到环、纵向盲管,然后再排入隧道内的水沟,防排水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图中1为二次衬砌拱墙,1'为二次衬砌仰拱部位,2为防水板+土工布,3为环向透水盲管,4为初期支护,5为纵向排水盲管,6为横向排水管,7为纵向水沟。二次衬砌设计时需考虑其是否承受水压,如果衬砌背后的围岩渗水可完全及时排出,则二次衬砌可按照不承受水压力作用进行结构设计,如果衬砌背后积水按照限量排放设计,或由于排水盲管堵塞造成积水不能全部及时排出,则衬砌背后会存在一定的水压,相应的衬砌结构设计时需考虑按照全部水头或按全部水头折减后的部分水压力的作用。目前采用平面设计理论设计二次衬砌以实现水压力的控制,例如《现代隧道技术》2003年第3期的“再谈隧道衬砌水压力”以及《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的“计算隧道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本体和多个泄压环结构,其中:所述隧道本体为环状结构,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防水板、排水层和初期支护,所述环状结构的隧道本体内部设置有沿该隧道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水沟;所述多个泄压环结构沿所述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的背后,每个所述泄压环结构为槽型结构,该槽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与该底面垂直的两槽边,所述底面与所述初期支护的外部贴合,所述两槽边嵌装在位于所述初期支护背后的围岩中,该围岩上与所述槽型结构的对应位置处挖空,由此使得该槽型结构与围岩之间形成一封闭的拱墙环向排水沟槽,通过该拱墙环向排水沟槽将所述围岩中的地下水引流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本体和多个泄压环结构,其中:所述隧道本体为环状结构,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防水板、排水层和初期支护,所述环状结构的隧道本体内部设置有沿该隧道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水沟;所述多个泄压环结构沿所述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的背后,每个所述泄压环结构为槽型结构,该槽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与该底面垂直的两槽边,所述底面与所述初期支护的外部贴合,所述两槽边嵌装在位于所述初期支护背后的围岩中,该围岩上与所述槽型结构的对应位置处挖空,由此使得该槽型结构与围岩之间形成一封闭的拱墙环向排水沟槽,通过该拱墙环向排水沟槽将所述围岩中的地下水引流至所述水沟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邓朝辉杨剑何应道万雁南廖辉王均勇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