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5832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的原料包括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所述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1 ~ 15):(0.1 ~ 7):(0.005~3 ):(0.1~0.8):(1~5):(0.1~0.8),其中,所述交联剂含有植物纤维和包覆在所述植物纤维外表面的聚多巴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聚多巴胺包覆植物纤维作为交联剂,提高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界面键合效果,改善其耐热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扩大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使用范围。

A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 of polymer materials including epoxy resin, polyol, isocyanate, crosslinking agent, initiator, diluent and accelerator, and the mass of the epoxy resin, polyol, isocyanate, crosslinking agent, initiator, accelerator and diluent ratio of 10: (1 ~ (15): 0.1 ~ 7): (0.005 ~ 3): (0.1 ~ 0.8): (1~5): (0.1 ~ 0.8), among them, the crosslinking agent containing plant fiber and co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olydopamine fiber plant. The polydopamine coated plant fiber is used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to improve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effect of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tructure, and improve its thermal sta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tructure poly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是一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网络永久性互相穿插缠结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其中至少一种聚合物网络是在另一种聚合物网络存在下合成或形成交联的,其优点是综合了各自性能上的优势。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IPNs因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而倍受青睐。聚氨酯分子链可以同时通过物理缠绕和化学键接的作用进入环氧树脂网络,形成接枝互穿聚合物网络,目前研究热点集中于制备互穿程度适中、相界面结合牢固的PU/EPIPNs。CN102863779A公开了一种聚合物互穿网络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蓖麻油作为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将碳纳米管分散在蓖麻油中成为稳定的悬浮体系,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聚氨酯预聚体,再进一步与环氧树脂互穿,制备出碳纳米管原位复合的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与普通的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材料比较,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但是,碳纳米管未经改性表面能很高,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所述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1 ~ 15):(0.1 ~ 7):(0.005~3 ):(0.1~0.8):(1~5):(0.1~0.8),优选为10:(2 ~10):(0.5~5):(0.01~2):(0.2~0.5):(2~4):(0.2~0.5),其中,所述交联剂含有植物纤维和包覆在所述植物纤维外表面的聚多巴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所述环氧树脂、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引发剂、稀释剂和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1~15):(0.1~7):(0.005~3):(0.1~0.8):(1~5):(0.1~0.8),优选为10:(2~10):(0.5~5):(0.01~2):(0.2~0.5):(2~4):(0.2~0.5),其中,所述交联剂含有植物纤维和包覆在所述植物纤维外表面的聚多巴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原料包括植物纤维、多巴胺、水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所述植物纤维、多巴胺、水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为1:(0.5~7):(500~2000):(0.5~6),优选为1:(1~4):(800~1300):(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的压缩强度为40MPa~50MPa,拉伸强度50MPa~60MPa,磨损率为5×10-14m3/N·m~6.5×10-14m3/N·m,摩擦系数为0.53~0.5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纤维选自棉花纤维、竹子纤维、稻草纤维和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和环氧丁烯二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剂选自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促进剂选自二甲基苯乙烯、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N'-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甘油、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聚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马蕊英王海洋王刚方向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