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805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

A drug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ischemic brain damage.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s effective quantities of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s, and the compounds hav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常见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或减低。重度可有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也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少数病人可有浅、中度昏迷,约在24小时左右逐渐清醒,脑脊液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部位不同而异,脑血栓形成多在起病后几天内病情可趋稳定,2-3周后由于水肿消退和侧枝循环建立而症证逐渐减轻。脑栓塞患者常有心脏病、骨折、肿瘤以及某些临床操作的影响如静脉注射,人工气胸、气腹、脑动脉造影等,突然发生神经症状时,即须考虑有脑栓塞可能。脑栓塞起病急骤,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常发生于大脑中小动脉,可出现偏瘫、失语或有局限性癫痫。脑栓塞的栓子可能被血流推向动脉的远端,或被冲碎而分散进入更小的动脉,故症状和体征可于短期内有明显好转。目前无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稳定剂。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所述稀释剂为乳糖或糊精中的一种。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散剂、微粒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中的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而且其对于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强,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目标化合物: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的影响(1)实施材料: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90~210g,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阳性对照药:天保宁,康恩贝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银杏叶精提取物40mg。(2)方法与结果1)本专利技术对大鼠中动脉血栓(MCAO)模型试验: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假手术对照组、MCAO模型组、目标化合物组3组,天保宁组(24mg/kg)。造模前灌胃给药,一日一次,共给药七次,假手术对照组、MCAT模型组、给予等量的饮用水(1ml/100g),造模后灌胃给药一次。大鼠腹腔注射12%水合氯醛溶液(350mg/kg)麻醉,大鼠右侧卧位固定,在眼外眦和外耳道连线中点作一弧形切口,长约115cm,夹断颞骨,用牙科钻在颧骨与颞鳞骨接合处靠近口侧1mm处做一直径215mm骨窗,清理残渣,暴露大脑中动脉(位于嗅束及大脑下静脉之间)。将吸有50%氯化铁溶液10ul的小片定量滤纸敷在此段大脑中动脉上30min后,取下滤纸,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组织,逐层缝合,回笼饲养。假手术组除不滴加氯化铁溶液外,其余手术步骤同模型组。MCAO大鼠神经症状和梗塞范围的评定:在手术不同时间(6h,24h),按Bederson等方法并加以改进,对动物进行行为评分。1.提鼠尾离开地面约一尺,观察前肢屈曲情况。如双前肢对称伸向地面,记为0分;如手术对侧前肢出现肩屈曲、时屈曲、肩内旋或既有腕时的屈曲又有内旋者,记为1分。2.将动物置于平滑地面上,分别推双肩向对侧移动,检测阻力。如双侧阻力对等且有力者记为0分;如向手术对侧推动时阻力下降者,记为1分。3.将动物两前肢置一金属网上,观察两前肢的肌张力。双侧肌张力对等且有力者为0分;手术对侧前肢肌张力下降记为1分。4.提鼠尾离开地面约一尺,动物有不停地向手术对侧旋转着,记为1分;否则记为0分。根据以上标准评分,满分为4分,分数越高动物的行为障碍越严重。对行为检测打分值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1。动物经末次行为评分后,断头取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剩余部分在4℃下冠状切成5片。迅速将脑片置于TTC染液中(每5ml染液中含4%TTC1.5ml,1MK2HPO40.1ml),37℃避光温孵30min,再取出置于10%甲醛液中避光保存。经染色后非缺血区为玫瑰红色,梗塞区为白色。将白色组织仔细挖下称重,以梗塞组织重量占右侧半脑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脑梗塞范围。结果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2。表1本专利技术对MCAO大鼠脑梗塞范围及神经症状的影响(n=10)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表2本专利技术对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脑梗塞的影响(n=10)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结果显示,除假手术未见行为异常改变,MCAO模型组大鼠在术后6h、24h均出现偏瘫样症状。目标化合物组与天保宁组的大鼠在术后6h、24h其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P<0.05)。术后24h,除假手术组未见脑组织异常改变外,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5)。本专利技术可减轻梗塞灶,结果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实验例2:本专利技术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1)实验材料: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90~210g。MDA,SOD,蛋白定量(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2)方法与结果1)实验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3个目标化合物组,每组25只。除假手术组不插线外,其余4组造模(MCAO)。目标化合物组各剂量组ig每天1次,连续13d。术前1hig再给药1次。6%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麻醉,颈部正中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外动脉起始端后,在颈总动脉处剪一“V”形小口,沿颈总动脉插入线栓(线栓采用直径为0.235mm的鱼线,头端烧成球状,并于距线球18.5mm处作标记)经颈内动脉向颅内插至大脑中动脉分支叉处,插入深度为18~20mm,将线与颈内动脉一起结扎。术中维持体温(37±015)℃。在灌注时外拉线使球端回至ECA,拔除插线,结扎ECA即可。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同上。大脑中动脉栓塞后2h恢复血供,神经行为学评分参照ZeaLonga5分制标准,术后出现左前肢屈曲,行走时向左侧转圈即视为造模成功,然后保温常规饲养,至24h断头处死取材。实验过程中,因麻醉意外、MCAO手术失败、造模不成功及24h内死亡的均弃去不用。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大鼠造模24h后断头取脑,称量两侧半脑湿重。再置于烘箱中,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2.一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如赵菊兰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先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