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562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柱管(6)、外柱(A)、固定托架(4)、止动托架(7)以及紧固件(5)。止动托架(7)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上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形成有能够插入螺栓轴(51)的伸缩长孔(73)和冲击吸收长孔(74)。在第1垂下板状部(71)或第2垂下板状部(72)的任意一方的前述伸缩长孔(73)和前述冲击吸收长孔(74)之间设置有借助与前述螺栓轴(51)的碰撞而弯折的第1被压溃部(75)。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的两前述冲击吸收长孔(74)的上边或下边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置有作为倾斜边的第2被压溃部(76)。

Steering ge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eering device with a column tube (6), an external column (A), a fixed bracket (4), a stop bracket (7), and a fastener (5). The stop bracket (7) has first vertical lower plate parts (71) and second vertical plate parts (72). On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part (71) and the second vertical plate part (72), there are telescopic long holes (73) and impact absorbing long holes (73) which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bolt axis (51) from the front side to the rear side. A first collapsing part (75) is bent between the first telescopic long holes (73) and the foregoing shock absorbing long holes (74) on the sides of the 71 vertical plates (71) or second vertical plates (72).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two impact absorbing long hole (74) on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part (71) and second vertical plate section (72) has second collapsing part (76) as the inclined 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二次碰撞的冲击吸收机构,并且能够用同一部件共有这些机构,并且当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朝向前方侧收缩时,能够从伸缩调整区域向冲击吸收区域顺畅地转移。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用于保护碰撞事故时的二次碰撞时的驾驶者的冲击吸收装置的转向装置。作为这种转向装置的通常的构造之一,存在在二次碰撞时抵抗由螺栓轴带来的推压力而柱沿着轴向长孔移动的类型的转向装置。此外,以往以来,较多使用作为下述这样的构造的类型:将轴向长孔的宽度形成得比螺栓轴的直径小,如果作用既定的载荷,则借助螺栓轴,轴向长孔的边缘部在被压溃的同时移动。作为上述所示那样的现有技术,存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以下,对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7699号公报)进行概述。另外,在说明时,将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原样呈现,但为了与本申请专利技术的说明区别,在专利文献1的说明中给附图标记加上括号。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中,是下述这样的构造:具有上端焊接在柱(2)上的第2上托架(22),该第2上托架(22)在由冲击带来的柱(2)相对于车体的相对移动时与该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具备柱管、外柱、固定托架、止动托架以及紧固件,前述外柱具有抱持该柱管的抱持主体部和将该抱持主体部在直径方向上扩缩的紧固部,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前述止动托架固接在前述柱管上并配置在两前述紧固部之间,前述紧固件具有将前述外柱的两前述紧固部、前述止动托架及前述固定托架紧固以及解除紧固的螺栓轴,前述止动托架构成为:在通过前述紧固件紧固前述外柱时,与两前述紧固部分离,其特征在于,前述止动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和第2垂下板状部,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和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上,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形成有能够插入前述螺栓轴的伸缩长孔和冲击吸收长孔,并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1 JP 2016-1703821.一种转向装置,具备柱管、外柱、固定托架、止动托架以及紧固件,前述外柱具有抱持该柱管的抱持主体部和将该抱持主体部在直径方向上扩缩的紧固部,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前述止动托架固接在前述柱管上并配置在两前述紧固部之间,前述紧固件具有将前述外柱的两前述紧固部、前述止动托架及前述固定托架紧固以及解除紧固的螺栓轴,前述止动托架构成为:在通过前述紧固件紧固前述外柱时,与两前述紧固部分离,其特征在于,前述止动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和第2垂下板状部,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和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上,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形成有能够插入前述螺栓轴的伸缩长孔和冲击吸收长孔,并且设置有位于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或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的任意一方的前述伸缩长孔和前述冲击吸收长孔之间、且在二次碰撞时借助与前述螺栓轴的碰撞而弯折的作为突出板片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龙也饗场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