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18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包括真空阀(2)、排气块(3)、抽真空控制机(4)及抽真空管;所述真空阀(2)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排气块(3)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真空阀(2)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块(3)的另一端与模具的型腔连接,所述排气块(3)包括第一排气板(301)和第二排气板(305),其中第一排气板(301)与第二排气板(302)的齿顶与齿根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曲折而狭小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真空结构,通过真空阀与排气板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解决抽真空阀关闭过早而造成压铸模具气孔缺陷。

The vacuum structure of a die casting die in parallel with the vacuum valve and the exhaus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e-casting mould for vacuum valve and vacuum exhaust in paralle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vacuum valve (2), (3), block exhaust vacuum control machine (4) and vacuum tube; the vacuum valve (2)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cuum control machine (4) connect the exhaust block (3) has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vacuum control unit (4) connected to the vacuum valve (2)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haust block (3)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old cavity connection, the exhaust block (3) comprises a first exhaust plate (301) and second (305), the exhaust plate in the first exhaust plate (301) and second (302) of the exhaust plate tooth staggered, thus forming a tortuous and narrow channel. The vacuum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exhaust plate through the vacuum valve, which can solve the stomatal defect of the die casting mold very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
本技术的实施例属于压铸模具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
技术介绍
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它是将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的过程。高压高速是压力铸造的主要特征,常用的压力为数十兆帕,填充速度(内浇口速度)约为16~80米/秒,金属液填充模具型腔的时间极短,约为0.01~0.2秒。由于采用这种方法铸造铸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铸件公差等级较高,表面粗糙度好,机械强度大,并且可以省去大量的机械加工工序和设备,节约原材料等优点,因此现已成为我国铸造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压铸行业普遍运用液压真空阀进行压铸生产抽真空控制。其过程:料勺向料槽中倒入金属铝液,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冲头开始前行,至冲头前行过料嘴。此时,压室、流道、型腔、排气道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抽真空阀打开进行抽真空,铝液在这种负压条件下充填型腔。当铝液充填即将完成时,为了避免铝液进入真空阀,真空阀提前关闭。在与外界气体交换隔绝的状态下,铝液继续充填余下型腔及排气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T——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R——为理想气体常数。根据方程可知,随着充填的继续进行。气体的体积V减小至零,而气体物质的量n、热力学温度T、理想气体常数R近似不变,则气体压强p逐步变大至无穷大。又由于金属铝液填充型腔是在负压的作用下进行的,铝液有被吸入真空阀的趋势,真空阀往往需提前关闭。以此,实际生产中常常发生水尾气孔缺陷。此外,铝液在内浇口处速度为16~80米/秒,尽管铝液在型腔中有撞击和摩擦,但其依然有一定的运动速度。由于铸件形状复杂,部分支流运动较快(如沿铝液流动方向肋条),部分支流运动较慢(如垂直于铝液流动方向肋条),如果真空阀关闭过迟,这些运动较快的支流铝液先进入真空阀阀套与阀芯之间的间隙,造成真空阀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真空阀与排气板的有机结合,关闭真空阀后,与之并联的排气板继续抽真空,继续排出型腔内残余气体,直至铝液进入排气板之间的狭小间隙,铝液在排气板之间凝固,此时型腔与外界隔绝,能够很好解决抽真空阀关闭过早而造成产品气孔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包括真空阀、排气块、抽真空控制机及抽真空管;所述真空阀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连接,所述排气块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连接,所述真空阀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块的另一端与模具的型腔连接;所述排气块用于在真空阀关闭后继续对所述模具的型腔抽真空,从而形成一个负压系统;所述排气块包括第一排气板和第二排气板,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板的齿顶与第二排气板的齿根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曲折而狭小通道,所述狭小通道用于铝液进入后快速凝固,实现压铸模具与外界气体隔绝,从而避免压铸模具产生气孔缺陷。进一步地,所述真空阀包括阀套、阀芯、连接套、油缸及电磁控制换向阀,其中,所述阀套中间开有通孔,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套与油缸实现连接,所述油缸上设有电磁控制换向阀,所述电磁控制换向阀用于根据冲头行程信号控制油缸进出油,从而带动阀芯的前进与后退,阀芯前进从而与阀套有间隙,抽气通道打开,或阀芯后退从而与阀套无间隙,抽气通道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块的顶端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连接外界抽真空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块的底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模具的型腔连接,从而实现对模具抽真空。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的中间位置设有镶块,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镶块实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镶块的下端设有料槽,用于作为所述模具的进料通道。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抽真空结构,通过真空阀与排气板的有机结合,关闭真空阀后,与之并联的排气板继续抽真空,继续排出型腔内残余气体,直至铝液进入排气板之间的狭小间隙,铝液在排气板之间凝固,此时型腔与外界隔绝,能够很好解决抽真空阀关闭过早而造成产品气孔缺陷。(2)本技术的抽真空结构,通过真空阀与排气板的有机结合,关闭真空阀后,与之并联的排气板继续抽真空,继续排出型腔内残余气体,能够很好解决原抽真空阀关闭过迟而造成真空阀进料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布置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涉及的真空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涉及第一排气板结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涉及的第二排气板结构主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模具、2-真空阀、3-排气块、4-抽真空控制机、5-料槽、6-镶块、201-阀套、202-阀芯、203-连接套、204-油缸、205-电磁控制换向阀、301-第一排气板、302-第一接口、303-第二接口、304-第二排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抽真空结构包括真空阀2、排气块3和抽真空控制机4。其中,真空阀2的一端与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排气板3的一端与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真空阀2的另一端和排气板3的另一端与模具1连接。通过真空阀与排气板的有机结合,真空阀2关闭后,与之并联的排气板3继续抽真空,能够很好解决抽真空阀关闭过早而造成产品气孔缺陷。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的左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压铸模具的镶块6设于其中间位置,其下端设有料槽5,真空阀和排气块都安装在镶块上,使得真空阀2和排气块3实现并联。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涉及的真空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真空阀包括阀套201、阀芯202、连接套203、油缸204及电磁控制换向阀205。阀套201中间开有通孔,阀芯202的一端穿过该通孔后与镶块6实现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套203与油缸204实现连接,在油缸204上设有电磁控制换向阀205。电磁控制换向阀(205)根据冲头行程信号控制油缸进出油,从而带动阀芯202的前进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阀(2)、排气块(3)、抽真空控制机(4)及抽真空管;所述真空阀(2)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排气块(3)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真空阀(2)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块(3)的另一端与模具的型腔连接;所述排气块(3)用于在真空阀(2)关闭后继续对所述模具(1)的型腔抽真空,从而形成一个负压系统;所述排气块(3)包括第一排气板(301)和第二排气板(304),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板(301)的齿顶与第二排气板(304)的齿根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曲折而狭小通道,所述狭小通道用于铝液进入后快速凝固,实现压铸模具与外界气体隔绝,从而避免压铸模具产生气孔缺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阀(2)、排气块(3)、抽真空控制机(4)及抽真空管;所述真空阀(2)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排气块(3)的一端与所述抽真空控制机(4)连接,所述真空阀(2)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块(3)的另一端与模具的型腔连接;所述排气块(3)用于在真空阀(2)关闭后继续对所述模具(1)的型腔抽真空,从而形成一个负压系统;所述排气块(3)包括第一排气板(301)和第二排气板(304),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板(301)的齿顶与第二排气板(304)的齿根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曲折而狭小通道,所述狭小通道用于铝液进入后快速凝固,实现压铸模具与外界气体隔绝,从而避免压铸模具产生气孔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的压铸模具抽真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阀(2)包括阀套(201)、阀芯(202)、连接套(203)、油缸(204)及电磁控制换向阀(205),其中,所述阀套(201)中间开有通孔,所述阀芯(202)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套(203)与油缸(204)实现连接,所述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肇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