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及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46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其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的侧面设有一枢接座;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机身前端;一第一折叠翼,所述第一折叠翼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设有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枢接座枢接,所述主体部在相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转轴;一第二折叠翼,所述第二折叠翼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一尾翼,所述尾翼的一端设有一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机身尾部的一侧相连接。无人机可以通过折叠所述第一折叠翼和所述第二折叠翼,缩小无人机的体积,减小无人机占用的空间。

An unmanned aircraft wing and its fol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及折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的折叠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机的机翼作为提供无人机升力的部件,由于飞行原理限制,机翼通常都要设计成细长形来为无人机提供足够的升力,但机翼越细长,占用的空间就越大,对无人机的存放与运输就更加不便。现有的解决方法多为将机翼拆卸成好几块,在需要飞行时再把机翼逐步安装好,接着还要经过调试才能确保无人机能正常飞行。这种方法不仅工序繁杂,花费的时间多,且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对机翼造成损伤,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因此,有必要设有一种新的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以及折叠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翼的折叠方式,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提供一无人机,其包括一机身,一螺旋桨,一第一折叠翼和一第二折叠翼,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机身前端,所述机身的侧面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为十字状,所述第一折叠翼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设有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字状的磁铁,所述盲孔的内壁为铁材料制成,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盲孔配合,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枢接座枢接,所述主体部在相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折叠翼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b、将所述尾翼绕所述第三转轴向上旋转90度,使所述尾翼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c、将所述第一折叠翼往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拉出,使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盲孔,以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折叠翼的尾端绕所述枢接轴向上旋转90度,使得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从面向上方改为面向前方,再将所述第一折叠翼往所述机身方向推进去,使所述固定部再次与所述盲孔配合;d、解开所述第一转轴的锁扣机构,将所述第一折叠翼绕第一转轴旋转90度,使所述主体部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e、解开所述第二转轴的锁扣机构,将所述第二折叠翼绕第二转轴旋转-180度,使所述第二折叠翼的板面紧靠于所述第一折叠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翼绕第一转轴向前旋转90度,所述第二折叠翼绕第二转轴向后旋转180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翼绕第一转轴向后旋转90度,所述第二折叠翼绕第二转轴向前旋转180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翼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折叠翼内收纳一辅翼,所述第二折叠翼在远离所述第一折叠翼的一侧开设一开口,当展开所述辅翼时,所述辅翼经所述开口弹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一折叠翼可以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折叠翼可以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折叠翼和所述第二折叠翼折叠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无人机可以通过折叠所述第一折叠翼和所述第二折叠翼,缩小无人机的体积,减小无人机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展开辅翼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旋转第一折叠翼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折叠第一折叠翼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折叠第二折叠翼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折叠后的示意图。图8为枢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一机身1,一螺旋桨2,一第一折叠翼3,一第二折叠翼4和一尾翼5,所述螺旋桨2安装于机身1前端;所述机身1的侧面设有一枢接座11,所述枢接座11设有一盲孔111,所述盲孔111为十字状,所述盲孔111的内壁为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折叠翼3具有一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侧安装有螺丝6,螺丝6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转轴32的转动,当拧紧螺丝6时,所述第一转轴32会被卡死导致不能旋转,当拧松螺丝6时,所述第一转轴32可以正常旋转,所述螺丝6为锁扣机构。所述第一转轴32固设有一枢接轴33,所述枢接轴33设有一固定部331,所述固定部331为一字状,所述固定部331为一字状的磁铁,所述固定部331用来跟所述盲孔111相配合。所述枢接座11靠近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面设有一小孔,所述枢接轴33穿过小孔与与所述枢接座11枢接,所述固定部331的截面积大于小孔的面积,防止所述固定部331脱离所述枢接座11。以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折叠翼3的尾端绕所述枢接轴33向上旋转的角度为正,其最大旋转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所述主体部31在相对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转轴34的一侧同样安装有螺丝6,螺丝6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转轴34的转动,当拧紧螺丝6时,所述第二转轴34会被卡死导致不能旋转,当拧松螺丝6时,所述第二转轴34可以正常旋转。所述第二折叠翼4与所述第二转轴34连接。以所述第一转轴32为支点,所述主体部31往上旋转的方向为正,所述主体部31最大旋转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以所述第二转轴34为支点,所述第二折叠翼4最大旋转角度范围为0度至-180度。所述尾翼5的一端设有一第三转轴51,所述第三转轴51与所述机身1尾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尾翼5可以通过所述第三转轴51向上旋转。无人机可以通过折叠所述第一折叠翼3、所述第二折叠翼4和所述尾翼5,缩小无人机的体积,避免无人机占用过大的空间,便于存放和运输。一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机身外侧方,所述减震装置为减震棉或减震塑胶。在另一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转轴32为支点,所述主体部31往上旋转的方向为正,所述主体部31最大旋转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以所述第二转轴34为支点,所述第二折叠翼4最大旋转角度范围为0度至180度。如图1-2中所示,所述第二折叠翼4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折叠翼4内收纳一辅翼41,所述第二折叠翼4在远离所述第一折叠翼3的一侧开设一开口42,当展开所述辅翼41时,所述辅翼41经所述开口弹出。无人机在不使用所述辅翼41的时候可以收纳所述辅翼41,减小无人机的占用空间,在需要获得更多升力时,可以直接拉出所述辅翼41,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如图3-7中所示,无人机机翼的折叠方式包括有以下步骤:先将所述尾翼5绕所述第三转轴51向上旋转90度,使所述尾翼5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1。接着将所述第一折叠翼3往远离所述机身1的方向拉出,使所述固定部331脱离所述盲孔111,以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折叠翼3的尾端绕所述枢接轴33向上旋转90度,使得所述主体部31的上表面从面向上方改为面向前方,再将所述第一折叠翼3往所述机身1方向推进去,使所述固定部331再次与所述盲孔111配合。再把所述第一转轴32上的螺丝6拧松,将所述第一折叠翼3绕第一转轴32向前旋转90度,使所述主体部31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1。紧接着拧松所述第二转轴34上的螺丝6,将所述第二折叠翼4绕第二转轴34向后旋转-180度,使所述第二折叠翼4的板面紧靠于所述第一折叠翼3,使得无人机整体最后呈长条状,避免机翼占用过多空间。如图9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翼3绕第一转轴32向后旋转90度,所述第二折叠翼4绕第二转轴34向前旋转180度,所述主体部31的板面紧靠所述机身1,所述第二折叠翼4的板面紧靠于所述第一折叠翼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及折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机翼的折叠方式,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提供一无人机,其包括一机身,一螺旋桨,一第一折叠翼和一第二折叠翼, 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机身前端,所述机身的侧面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为十字状,所述第一折叠翼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设有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字状的磁铁,所述盲孔的内壁为铁材料制成,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盲孔配合,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枢接座枢接,所述主体部在相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折叠翼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b、将所述尾翼绕所述第三转轴向上旋转90度,使所述尾翼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c、将所述第一折叠翼往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拉出,使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盲孔,以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折叠翼的尾端绕所述枢接轴向上旋转90度,使得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从面向上方改为面向前方,再将所述第一折叠翼往所述机身方向推进去,使所述固定部再次与所述盲孔配合;d、解开所述第一转轴的锁扣机构,将所述第一折叠翼绕第一转轴旋转90度,使所述主体部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e、解开所述第二转轴的锁扣机构,将所述第二折叠翼绕第二转轴旋转‑180度,使所述第二折叠翼的板面紧靠于所述第一折叠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的折叠方式,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提供一无人机,其包括一机身,一螺旋桨,一第一折叠翼和一第二折叠翼,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机身前端,所述机身的侧面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为十字状,所述第一折叠翼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设有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字状的磁铁,所述盲孔的内壁为铁材料制成,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盲孔配合,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枢接座枢接,所述主体部在相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折叠翼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b、将所述尾翼绕所述第三转轴向上旋转90度,使所述尾翼的板面紧靠于所述机身;c、将所述第一折叠翼往远离所述机身的方向拉出,使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盲孔,以水平线为基准线,所述第一折叠翼的尾端绕所述枢接轴向上旋转90度,使得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从面向上方改为面向前方,再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紫婷陈汉龙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新区晓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