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2561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向下设有腔位,于该腔位中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顶针,于该腔位的开口处固定有封盖,该顶针穿出所述封盖,所述顶针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于该顶针的下端与该封盖的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于该顶针上,所述腔位的底面上设有与该缸体外壁连通的油路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体积小,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通过进油顶起顶针,当不再进油提供压力时,复位弹簧自动将顶针往下推,从而节省了顶针反应时间,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维修保养成本。

A floating cylinder for vertic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op needl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injection machine needle system of the floating cylinder, comprising a cylinder,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in the down position, a cavity capable of sliding up and down with a thimble, in the opening of the cavity a fixed cover, the pin out of the cover, the bottom diameter the thimble is greater than the upper end, a reset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thimble and the cov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set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thimble, the oil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on the bottom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ingenious, small volume, low cost, stable and reliable quality, through the jacking oil thimble, when no longer into the oil supply pressure, automatic reset spring will push down so as to save the thimble, thimble reaction tim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but also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注塑机的浮动缸中通常采用进油、排油往复运动的方式来控制顶针的顶起和回缩,但这样的形式导致顶针反应时间较长及较高的设备成本,并且容易出现故障,也增加了维修成本。一种新型的浮动缸成为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向下设有腔位,于该腔位中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顶针,于该腔位的开口处固定有封盖,该顶针穿出所述封盖,所述顶针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于该顶针的下端与该封盖的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于该顶针上,所述腔位的底面上设有与该缸体外壁连通的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为横向设置,该油路通道的上部位于该腔位的底面上方,该油路通道的下部位于该腔位的底面下方。所述顶针为一体成型,该顶针的下端顶部位于该油路通道的上部上方。所述封盖的截面为T字形,该封盖的下半部卡于该腔位中,该封盖的上半部覆盖于该腔位的开口上,该封盖的中间位置对应所述顶针设有孔位。所述油路通道为纵向设置,该油路通道一端位于该腔位的底面,该油路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缸体的底面。所述油路通道为直角形通道,该油路通道的一端位于该腔位的底面,该油路通道的另一端位于该缸体的壁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体积小,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通过进油顶起顶针,当不再进油提供压力时,复位弹簧自动将顶针往下推,从而节省了顶针反应时间,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维修保养成本。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顶部向下设有腔位11,于该腔位11中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顶针2,于该腔位11的开口处固定有封盖3,该顶针2穿出所述封盖3,所述顶针2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于该顶针2的下端与该封盖3的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该复位弹簧4套于该顶针2上,所述腔位11的底面上设有与该缸体1外壁连通的油路通道5。所述油路通道5为横向设置,该油路通道5的上部位于该腔位11的底面上方,该油路通道5的下部位于该腔位11的底面下方。所述顶针2为一体成型,该顶针2的下端顶部位于该油路通道5的上部上方。所述封盖3的截面为T字形,该封盖3的下半部卡于该腔位11中,该封盖3的上半部覆盖于该腔位11的开口上,该封盖3的中间位置对应所述顶针2设有孔位。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中,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油路通道5为纵向设置,该油路通道5一端位于该腔位11的底面,该油路通道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缸体1的底面。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中,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油路通道5为直角形通道,该油路通道5的一端位于该腔位11的底面,该油路通道5的另一端位于该缸体1的壁面上。实施例2、3为针对该浮动缸设置在注塑机中位置的不同对油路通道5进行调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体积小,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通过进油顶起顶针2,当不再进油提供压力时,复位弹簧4自动将顶针2往下推,从而节省了顶针2反应时间,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维修保养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向下设有腔位,于该腔位中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顶针,于该腔位的开口处固定有封盖,该顶针穿出所述封盖,所述顶针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于该顶针的下端与该封盖的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于该顶针上,所述腔位的底面上设有与该缸体外壁连通的油路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向下设有腔位,于该腔位中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顶针,于该腔位的开口处固定有封盖,该顶针穿出所述封盖,所述顶针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于该顶针的下端与该封盖的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于该顶针上,所述腔位的底面上设有与该缸体外壁连通的油路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通道为横向设置,该油路通道的上部位于该腔位的底面上方,该油路通道的下部位于该腔位的底面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注塑机顶针系统的浮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德裴高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世坤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