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米蛋白水解度和降解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236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酶催化技术领域。涉及酶解玉米蛋白制备寡肽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玉米蛋白,玉米渣中的任何一种为原料,在不外加碱的pH值渐变条件下,利用特殊的热处理和酶解的方法达到高的水解度和降解率。热处理的温度100-160℃,热处理时间1-10h,水解的条件是温度30-60℃,时间为1-24h,底物浓度20-200克/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整个水解过程中不用向水解液中补加碱溶液,因此简化了产品的下游处理工艺,并有利于降低寡肽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催化
涉及到酶催化水解玉米蛋白,提供了一种在不外加碱的pH值渐变条件下,利用特殊的热处理的方法达到比单独使用酶水解高的水解度和降解率。
技术介绍
玉米又称玉蜀黍,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由于其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工业原料,玉米比甘薯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因而自5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淀粉、淀粉糖、酒精工业也愈来愈多的用玉米代替甘薯作原料,这也大大的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世界上以美国为玉米第一生产大国,年产2亿多吨,其播种面积占全世界20%以上,产量占46%。目前,我国玉米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0%,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5%。可以看出,我国的玉米的生产是很有潜力的。但是在我国玉米加工主要是提取淀粉,只利用了玉米的50-60%作为商品淀粉,其余的大部分以粗饲料或者当作“三废”处理和排放,不仅极大浪费了资源,经济效益低,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我国玉米人均只有90kg/年,所以必须对我国不太富裕的玉米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和再次利用是发展食品工业和蛋白工业之急需,也是农业产业化之急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玉米蛋白水解度和降解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外加碱的pH值渐变条件下,利用特殊的热处理酶解的方法比单独使用酶水解方法得到高的水解度和降解率;其中,热处理的温度是100-160℃,黑曲酸性蛋白酶,水解条件为温度30-60℃,时间1-24小时。底物浓度20-200克/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臣王红菊郭维静陈黎行王祥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