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式液压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12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轴承的多个轴承孔;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多个安装孔;所述液压通道部包括多个液压通道;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孔,用于将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式液压隔板不仅可实现轴齿和换挡操纵机构的支撑功能,还可实现复杂液压通道的集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式液压隔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涉及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
技术介绍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排放和油耗法规,同时受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的节能汽车解决方案。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核心难点之一是解决日益增长的动力需求与紧凑的安装空间之间的矛盾,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将驱动电机与变速器进行高度集成,并实现最大程度的空间复用,构成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为实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各执行机构和冷却系统的精确控制,需要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壳体上集成相当数量的液压通道,目前燃油汽车用变速器的壳体一般由前、后两段组成,其结构形状复杂、空间尺寸大,若在此基础上集成复杂的液压通道,铸造时很难控制液压通道附近的缩孔、缩松等缺陷,从而导致废品率高,制造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该支撑式液压隔板不仅可实现轴齿和换挡操纵机构的支撑功能,还可实现复杂液压通道的集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用于支撑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轴承的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和第三轴承孔;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操作机构的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和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所述液压通道部包括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孔,用于将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上。可选地,所述轴承安装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中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中下部,所述液压通道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下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的外缘。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承孔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所述的第三轴承孔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可选地,所述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的出口与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进口与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轴承孔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进口的轴线相互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的出口的轴线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液压隔板,集成有相当数量的液压通道,不仅可实现轴齿和换挡操纵机构的支撑功能,还可实现复杂液压通道的集成,其结构形状简单、空间尺寸小,易实现铸造过程控制,从而避免在液压通道附近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一结构示意图(能够看见后端结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能够看见前端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的液压通道的进口轴线与液压控制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支撑式液压隔板与前端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1:基板;202:第一轴承孔;203:第二轴承孔;204:第三轴承孔;205:连接孔;206: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7: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8: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9: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0: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1: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2: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13: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4: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15: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16: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7: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18: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19: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20: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21: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22: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3: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24: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5: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6: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27: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228:液压控制模块;229:液压控制模块安装面;230:密封圈;231: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232: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233: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4: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5: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6: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7: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进口;238: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9: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进口;240: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出口;101:前端壳体;104:支撑式液压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液压隔板用于支撑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并形成液压通道,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隔板104包括:轴承安装部,所述的轴承安装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轴承的第一轴承孔202、第二轴承孔203和第三轴承孔204,所述的第二轴承孔20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231,所述的第三轴承孔204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232,各轴承孔具体用于安装齿轮传动装置上的变速器输入轴前端轴承;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具有安装换挡操纵机构的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6、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7和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208,各安装孔具体用于安装换挡操纵机构的换挡操纵轴前端;液压通道部,所述的液压通道部具有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09、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0、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211、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9、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5、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6、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22、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213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212;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具有多个连接孔205,用于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式液压隔板104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上;基板,所述的基板201用于连接和支撑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轴承安装部位于基板的中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位于基板的中下部,液压通道部位于基板的下部,连接部位于基板的外缘。进一步的,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出口234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式液压隔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并形成液压通道,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轴承的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和第三轴承孔;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和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所述液压通道部包括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孔,用于将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式液压隔板,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齿轮传动装置和换挡操纵机构,并形成液压通道,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轴承安装部、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液压通道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齿轮传动装置的轴承的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和第三轴承孔;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第一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第二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和第三换挡操纵机构安装孔;所述液压通道部包括第一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二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三换挡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一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第二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第三离合器控制液压通道和第三离合器冷却液压通道;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孔,用于将所述支撑式液压隔板固定连接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液压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中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安装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中下部,所述液压通道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下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的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液压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孔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挡圈安装槽,所述的第三轴承孔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挡圈安装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军王明成毛泽贤唐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