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高分子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皮肤创伤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全世界受皮肤急慢性创伤困扰的患者高达4000万人。我国每年受烧烫伤、交通事故、糖尿病等造成的皮肤创伤影响的人数超1000万人,其导致的医疗费用超过600亿元。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研发出满足临床需求的理想的皮肤创伤修复材料。由于压迫性溃疡、静脉曲张、血管炎、糖尿病等引起的溃疡,在多因素的作用下(如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良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负荷、感染和坏死组织存留,组织高糖负荷,细胞衰老等),创面难以修复,对皮肤屏障功能及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全身代谢紊乱、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传统的创面治疗技术例如清创包扎、创面减压和基础病变的治疗等手段对难愈创面的治疗均不够理想。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创面敷料成为了临床研究的新一大热点。静电纺丝的原理是将高压负载在聚合物溶液上使溶液带电,在电纺针头末端形成锥形液滴;当液滴表面的电荷斥力超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己内酯、胶原溶解于六氟异丙醇中,再添加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搅拌使粉体分散悬浮于溶液中,得到静电纺丝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静电纺丝溶液加入到静电纺丝设备的注射装置中,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复合纤维膜;(3)对步骤(2)所得的复合纤维膜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即聚己内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微纳米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己内酯、胶原溶解于六氟异丙醇中,再添加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搅拌使粉体分散悬浮于溶液中,得到静电纺丝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静电纺丝溶液加入到静电纺丝设备的注射装置中,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复合纤维膜;(3)对步骤(2)所得的复合纤维膜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纤维膜,即聚己内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微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聚己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120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化学组成是以CaO-P2O5-SiO2三元系统为主,其中,SiO2的质量百分比为40-80%,P2O5的质量百分比为1-20%,CaO的质量百分比为10-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己内酯在静电纺丝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高文东,付晓玲,孙璐瑶,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