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171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解决了含油废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管道繁多,空间利用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泄露风险大的问题。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在同样的水平距离内将吸附过滤管道的长度增加了3倍以上,从而使得设备结构得到精简,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其中吸附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褐煤和分离膜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分别为1、2和2。该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总油和浊度去除效果显著,处理效率大大提高,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

A circular arc adsorption filtration pipeline oi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il-bea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discloses a circular arc adsorption and filtration pipeline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tructure, wide pipeline, low space utilization rate, large land occupation and large leakage risk of the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circular adsorption 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filtering pipe system, the adsorption filtration pipeline is circular arc in the same horizontal distance within the adsorption filtration pipe length increases more than 3 times, so that the device has compact structure, reduced equipment area, the number of pipeline type adsorption filtr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adsorption medium for floc adsorbent, lignite and membrane were 1, 2 and 2. The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has obvious effect of removing total oil and turbidity, greatly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pace and small floor area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油田采出废水处理是矿场油田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油田开采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油田采出废水产出量大,水质复杂且难处理的问题突出,对含油废水处理设备的去油除浊效果和处理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吸附过滤管道的有效吸附长度有限,使得需要使用的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增多,整套设备结构复杂,管道繁多,空间利用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泄露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本系统中的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在同样的水平距离内将吸附过滤管道的长度增加了3倍以上,提高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了设备占地空间,总油和浊度去除效果明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跨线管路和水质检测器,所述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水质检测器位于所有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后面,所述水质检测器的后面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含油废水入口之间设置有跨线管路,所述跨线管路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设置有含油废水回流阀,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五套,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内设吸附过滤介质,其中第一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中间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褐煤,最后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分离膜。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在同样的水平距离内将吸附过滤管道的长度增加了3倍以上,提高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可以减少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得设备结构得到精简,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所述斜坡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吸附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褐煤和分离膜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分别为1、2和2,这种组合,使得含油废水的总油和浊度去除效果最佳。所述水质检测器的设置,可监测处理过的含油废水达标排放,所述跨线管路的设置,确保检验不达标的含油废水再次进入处理系统处理。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管路结构包括主管道、吸附过滤管道和副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吸附过滤管道,所述吸附过滤管道和主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副管道以跨线的形式设置于主管道上,所述副管道设置于吸附过滤管道的两侧,所述副管道的废水入水处与吸附过滤管道的废水入水处之间设置有主管道闸阀一,所述吸附过滤管道的废水出水处与副管道的废水出水处之间设置有主管道闸阀二,所述副管道靠近废水入水端设置有副管道闸阀一,所述副管道靠近废水出水端设置有副管道闸阀二。副管道、主管道闸阀一、主管道闸阀二、副管道闸阀一和副管道闸阀二的设置,便于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中吸附过滤介质的更换,并且更换吸附过滤介质时,只需关闭相应阀门,无需关停整套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吸附过滤管道的两端设置有小孔径拦网。所述小孔径拦网用于阻隔吸附过滤介质被含油废水冲下。所述絮状物吸附剂为活性炭或絮凝剂。所述分离膜亲水疏油,过水不过油,可重复使用,连续工作。所述吸附过滤介质可更换。还包括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所述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的数量为一套。增加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可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所述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的浮选段管路上部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置有斜式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有一收集池,所述斜式隔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的浮选段管路上部开口。收集池用于收集液化的废油;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的浮选段管路上部开口有利于气泡排出;斜式隔板为不锈钢材质,可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所有管路和闸阀都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选择,可延长该系统的使用寿命。含油废水在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含油废水从废水入口进入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先后经过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和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的处理,到达水质检测器,经水质检测器检验合格的废水,经过排水阀排放,经水质检测器检验不合格的废水,从含油废水回流阀进入跨线管路,回到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和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继续处理。所述吸附过滤管道中的吸附过滤介质的更换,更换时,关闭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主管道闸阀一、主管道闸阀二,打开对应的副管道闸阀一和副管道闸阀二,拆开法兰和小孔径拦网,更换吸附过滤介质。在吸附过滤介质更换的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相应阀门的开关,所述斜坡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继续运行,无需停机操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在同样的水平距离内将吸附过滤管道的长度增加了3倍以上,提高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可以减少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得设备结构得到精简,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所述斜坡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吸附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褐煤和分离膜的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分别为1、2和2,这种组合,使得含油废水的总油和浊度去除效果最佳。所述水质检测器的设置,可监测处理过的含油废水达标排放,所述跨线管路的设置,确保检验不达标的含油废水再次进入处理系统处理。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总油和浊度去除效果显著,处理效率大大提高,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为主管道,2为主管道闸阀一,3为主管道闸阀二,4为副管道,5为副管道闸阀一,6为副管道闸阀二,7为吸附过滤管道,8为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9为浮选段管路,10为冷凝器,11为收集池,12为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13为排水阀,14为含油废水回流阀,15为跨线管路,16为水质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说明。下面所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12、跨线管路15和水质检测器16,所述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和管路式滤油浮选装置12依次连接,所述水质检测器16位于所有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的后面,所述水质检测器16的后面设置有排水阀13,所述排水阀13与含油废水入口之间设置有跨线管路15,所述跨线管路15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设置有含油废水回流阀14,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的吸附过滤管道7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7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的数量为五套,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的吸附过滤管道7内设吸附过滤介质,其中第一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中间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褐煤,最后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分离膜。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吸附过滤管道7为圆弧形,在同样的水平距离内将吸附过滤管道7的长度增加了3倍以上,提高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可以减少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8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跨线管路和水质检测器,所述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水质检测器位于所有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后面,所述水质检测器的后面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含油废水入口之间设置有跨线管路,所述跨线管路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设置有含油废水回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五套,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内设吸附过滤介质,其中第一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中间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褐煤,最后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分离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跨线管路和水质检测器,所述多个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水质检测器位于所有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后面,所述水质检测器的后面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含油废水入口之间设置有跨线管路,所述跨线管路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设置有含油废水回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五套,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吸附过滤管道内设吸附过滤介质,其中第一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絮状物吸附剂,中间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褐煤,最后两套的吸附过滤介质为分离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形吸附过滤管道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式吸附过滤装置的管路结构包括主管道、吸附过滤管道和副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吸附过滤管道,所述吸附过滤管道和主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副管道以跨线的形式设置于主管道上,所述副管道设置于吸附过滤管道的两侧,所述副管道的废水入水处与吸附过滤管道的废水入水处之间设置有主管道闸阀一,所述吸附过滤管道的废水出水处与副管道的废水出水处之间设置有主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建战浩潘伟石海信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