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5106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电解絮凝系统中的刮渣机位于电解槽的上部,用于处理设备絮凝气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由浮渣出口排出,达标排放清水由清液出水口排出;溶气气浮系统在溶气气浮槽的进水管道段混入絮凝剂,使出水中的大量悬浮物絮凝,经溶气泵将水汽高压混合至释放装置处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将絮凝物包裹,使其上浮至水面,经刮渣机去除水面絮凝物,最终出水溢流至清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级串联破乳,破乳效果好,设备应用范围广,设备可根据处理水质对设备改进,增大或减小电解电流以及电极板的数量,可调整间距和大小厚度,在经过二级深度气浮,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含油类物质去除率可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含油乳化液废水处置
,尤其涉及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
技术介绍
乳化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发动机加工、轧锟及钢板的冷却和润滑,乳化液废水作为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化学稳定性及污染负荷极高。相关资料显示,乳化液废水中的油质量浓度高达15000~20000mg/L,COD达18000~35000mg/L,BOD达5000~10000mg/L,为改善乳化液的性能,需要加入大量添加剂,如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霉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等,使得乳化液成分极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目前处理乳化液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混凝法、共凝聚气浮法、电解絮凝法、高级氧化法、超滤法、生化组合工艺,其中共凝聚气浮法、电凝聚法是在化学混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解絮凝法以可溶性金属作电极,在电场作用下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氢氧化物胶体,利用吸附和凝聚作用及电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油污的去除。由于该方法能极大减少混凝药剂的使用量且处理效果好,产生的污泥量低,是目前实际工程中使用较多的含油乳化液处理方法。电絮凝是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水处理工艺。现实中,阳极材料通常采用铝、铁等易得而价廉的金属,以Al为例,其基本反应过程下:阳极反应:Al+3e→Al3+阴极反应:2H2O+2e→H2↑+2OH-水解反应:Al3++3OH-→Al(OH)3↓电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能有效地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质。同时电解时阴极析出的氢气、氧气能形成大量微小的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另外,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会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而电解产生的铝离子和阴极析出的新生态氢具有较强还原性,因此电絮凝工艺还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该方法主要有三种作用过程:阳极铁溶蚀,经过水解、聚合以及铝的氧化过程,形成多核羟基络合物,产生絮凝作用,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脱稳沉淀,水溶性有机质的电极氧化。现有的电解絮凝装置在处理含油物质及COD浓度高得含油乳化液时,一级电解往往不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化学破乳存在破乳不稳定、设备消耗大、处理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电解絮凝系统和溶气气浮系统,所述电解絮凝系统包括进水口、一级电解槽、二级电解槽、三级电解槽、第一刮渣机、浮渣出口和清液出水口,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所述三级电解槽依次连接,每级电解槽下部均设有排空口,所述第一刮渣机位于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和所述三级电解槽的上部,用于处理设备絮凝气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由所述浮渣出口排出,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排放清水由清液出水口排出;所述溶气气浮系统包括溶气泵、释放装置、第二刮渣机、溢流管、清水槽和具有进水管道段的溶气气浮槽,在所述溶气气浮槽的进水管道段混入絮凝剂,使出水中的大量悬浮物絮凝,经所述溶气泵将水汽高压混合至所述释放装置处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将絮凝物包裹,使其上浮至水面,经所述第二刮渣机去除水面絮凝物,最终出水由设备中部的所述溢流管溢流至所述清水槽;所述电源部分包括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上述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其中,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和所述三级电解槽中均安装有板式电解电极,所述板式电解电极的电解阳极板为Al材质电极板,电解阴极板为SUS316不锈钢极板。上述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其中,所述高频开关电源包括控制电路、检测电路、保护电路、输入滤波器、整流滤波器、逆变器和输出整流滤波器,所述输入滤波器将电网存在的杂波过滤,同时阻碍产生的杂波反馈到公共电网,所述整流滤波器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以供下一级变换,所述逆变器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器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直流电源;所述控制电路从输出端取样,经与设定标准进行比较后控制所述逆变器,改变其频率或脉宽以达到输出稳定,同时根据所述测试电路提供资料,经所述保护电路鉴别,对整机进行各种保护措施。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三级串联破乳,将乳化液完全破乳,破乳效果好,设备应用范围广,设备可根据处理水质对设备进行改进,增大或减小所需电解电流以及电极板的数量,可调整间距和大小厚度,在经过二级深度气浮,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含油类物质去除率可达95%以上。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中电解絮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电解絮凝系统和溶气气浮系统,参考图1所示,电解絮凝系统包括进水口1、一级电解槽2、二级电解槽3、三级电解槽4、第一刮渣机5、浮渣出口6和清液出水口7,一级电解槽2、二级电解槽3、三级电解槽4依次连接,每级电解槽下部均设有排空口8,第一刮渣机5位于一级电解槽2、二级电解槽3和三级电解槽4的上部,用于处理设备絮凝气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由浮渣出口6排出,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排放清水由清液出水口7排出。溶气气浮系统包括溶气泵、释放装置、第二刮渣机、溢流管、清水槽和具有进水管道段的溶气气浮槽,在溶气气浮槽的进水管道段混入絮凝剂,使出水中的大量悬浮物絮凝,经溶气泵将水汽高压混合至释放装置处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将絮凝物包裹,使其上浮至水面,经第二刮渣机去除水面絮凝物,最终出水由设备中部的溢流管溢流至清水槽。电源部分包括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本工程设有一台电解气浮装置,电解破乳量可达5t/h,其中各个电解槽由聚丙烯PP材料相互隔离,废乳液进入电解设备中,经过三级电解使得破乳,同时电解阳极铝板经电解形成Al(OH)3胶体粘附废乳液中的铝粉和废渣,形成絮体,再由阴极电解产生的H2、O2气泡将絮体气浮至水面,由刮渣机将水面浮渣刮除至油污槽。废乳液经电解絮凝系统处置,可将废乳液中油水分离,去除废乳液中大部分的废渣。电极板布局采用不同间隙设计,正负极板间隙0-35㎜可调,电极布局采用对称与不对称排列组合。可连续24小时运行。电极板式使用寿命因污水中的介质不同而寿命有所不同,每一式电极是根据污水特性而设计,属非标产品,要求使用厂家常备1-2套电极备品。电极分置四个电解槽,:1#槽---预氧化破乳絮凝;2#槽---破乳絮凝气浮;3#、4#槽---絮凝气浮分离。1#槽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电解絮凝系统和溶气气浮系统,所述电解絮凝系统包括进水口、一级电解槽、二级电解槽、三级电解槽、第一刮渣机、浮渣出口和清液出水口,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所述三级电解槽依次连接,每级电解槽下部均设有排空口,所述第一刮渣机位于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和所述三级电解槽的上部,用于处理设备絮凝气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由所述浮渣出口排出,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排放清水由清液出水口排出;所述溶气气浮系统包括溶气泵、释放装置、第二刮渣机、溢流管、清水槽和具有进水管道段的溶气气浮槽,在所述溶气气浮槽的进水管道段混入絮凝剂,使出水中的大量悬浮物絮凝,经所述溶气泵将水汽高压混合至所述释放装置处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将絮凝物包裹,使其上浮至水面,经所述第二刮渣机去除水面絮凝物,最终出水由设备中部的所述溢流管溢流至所述清水槽;所述电源部分包括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电絮凝深度气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电解絮凝系统和溶气气浮系统,所述电解絮凝系统包括进水口、一级电解槽、二级电解槽、三级电解槽、第一刮渣机、浮渣出口和清液出水口,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所述三级电解槽依次连接,每级电解槽下部均设有排空口,所述第一刮渣机位于所述一级电解槽、所述二级电解槽和所述三级电解槽的上部,用于处理设备絮凝气浮产生的固体废物,并由所述浮渣出口排出,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排放清水由清液出水口排出;所述溶气气浮系统包括溶气泵、释放装置、第二刮渣机、溢流管、清水槽和具有进水管道段的溶气气浮槽,在所述溶气气浮槽的进水管道段混入絮凝剂,使出水中的大量悬浮物絮凝,经所述溶气泵将水汽高压混合至所述释放装置处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将絮凝物包裹,使其上浮至水面,经所述第二刮渣机去除水面絮凝物,最终出水由设备中部的所述溢流管溢流至所述清水槽;所述电源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海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惠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