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连续二级电絮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39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连续二级电絮凝方法,其中,重金属离子废水依次经过两级电絮凝水处理过程,第一级电絮凝处理产生的絮体用于吸附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此时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絮体含量较大,故吸附絮体的利用率较高;第二级电絮凝处理中进水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而该级电絮凝电极间距减小,废水停留时间增大,所以第二级电絮凝产生的吸附絮体吸附率提高,能耗降低;同时本处理方法无需加药,无需外加吸附剂,因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连续二级电絮凝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在国内由于电镀企业数量多分布广,镀件功能要求各异,镀种、镀液组分、操作方式及工艺条件等种类繁多,相应带入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也就变得较为复杂。当前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化学沉淀、化学絮凝、电解还原、膜分离法等,前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二次污染严重、有效治理率低、维护困难、废水回用率低等,而膜分离法存在因为膜污染、膜成本高和膜寿命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这些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提标后的排放要求,尤其是重金属和COD排放限值的要求,有的工艺即使可以实现重金属废水的达标排放,其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压力。因此,环境保护所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重金属废水治理已成为一个跨越环境工程学科的课题。电化学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颇具竞争力的重金属废水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电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还原和电絮凝等。电催化氧化法和电解还原法成本高昂,微电解法效率低板结问题严重,这些瓶颈问题使得这些技术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连续二级电絮凝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节废水pH值为4?5,电导率为500?5000us/cm;然后进入第一级电絮凝处理:由低压脉冲电源控制每对电极之间的电压为5?25V,电极板上电流密度为2?5mA/cm2,电极间距为5?20mm,废水停留时间为10?20min;反应结束后调节废水pH值为5?6;再进入第二级电絮凝处理:由直流电源或低压脉冲电源控制每对电极之间的电压为3?10V,电极极板上电流密度为1.5?5.6mA/cm2,电极间距为5?10mm,废水停留时间为18?5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君潘龙陆鸿飞刘玉玲蔡星伟高玉华李艳马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