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52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3:44
本申请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布线区,多条信号线、多个主动开关与像素单元设置于显示区,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源极线,每一像素单元的两子像素通过相应主动开关分别电性耦接相异的栅极线与相同的源极线,多条栅极线的多个输入接口设置于布线区;栅极驱动模块,设置于布线区,栅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接口;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多个输入接口与多个输出接口之间,使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多个输出接口电性耦接;其中,多个连接线路包括对接线组与跨接线组,对接线组与跨接线组交互设置,跨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与对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为相异。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for its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a display panel for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array substrate includes: a substrate includes a display area and wiring area, a plurality of signal lines, a plurality of active switches and the pixel units are arranged in the display area, a plurality of signal lines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gate lines and a plurality of source lines, sub pixels of each pixel unit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active switch are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the different the gate lines with the same source line, a plurality of input interfaces and a plurality of gate lines arranged on the wiring area; the gate drive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wiring region, the gate drive modul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output interfac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lines,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input interface with multiple output interfa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input interface with multiple output interface is electrically coupled; wherein,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lines including the wiring group and cross wiring of wiring group, group and group interaction jumper settings, signal output order cross connection group and connection group The signal output sequence is diffe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布线
,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设备利用液晶的电气性质及光学性质显示影像。液晶具有各向异性,例如,在分子的主轴与次轴之间折射率及介电常数存在差异。液晶的分子排列与光学性质是可轻易调节的。液晶显示设备藉由根据电场的量级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以调节透过偏光板的光的透射比,来显示影像。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以及驱动电路,于该液晶面板中多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的形式,该驱动电路包含用来驱动该液晶面板的栅线的栅驱动器以及用来驱动该液晶面板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为了降低液晶显示设备的成本,已经考虑到藉由在维持液晶面板分辨率的同时降低数据线的数量来减少数据驱动器的输出信道数量。在现有的技术中,半源极驱动(HalfSourceDriving,HSD)像素阵列的左右相邻亚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这就使得数据线的数目相对于传统液晶驱动像素阵列的数据线数目减半,减少了生产成本。然而,由于栅极信号开启的时间减半,数据线对像素充电时间仅有正常结构的二分之一,容易导致像素充电不足。另外,为了降低显示器的功耗,许多产品采用的交流驱动方式为列2点反转。列2点反转是列反转和点反转的合成,表现为在每一列上以两个子像素(2点)为单位正负极性反转,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则以列为单位正负极性反转。从驱动波形来看,数据驱动IC以两个寻址时间(2Hsync周期)为单位,反转驱动信号电压,波形频率介于点反转和列反转之间,所以其功耗会远远低于点反转。当列2点反转应用到半源极驱动像素整列上时,由于同一行相邻像素2点的极性相同,数据信号在到达相邻像素的延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相邻像素的亮度会存在差异,在显示上引起垂直亮暗线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显示品质,特别是在低灰阶下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通过跨线设计,调整显示区线路的信号接收顺序。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其外围的布线区,多个主动开关、多个像素单元和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电性耦接所述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源极线,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通过相应的主动开关电性耦接相异的栅极线,及电性耦接相同的源极线,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多个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栅极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接口;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多个输入接口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之间,使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电性耦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包括多个对接线组与多个跨接线组,所述多个对接线组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交互设置,所述多个跨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与所述多个对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为相异。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跨接线组包括一跨接线与一平接线,所述平接线为折线、直线、曲线或斜线。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跨接线组包括二线路组合、三线路组合与四线路组合中至少其一者。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将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以第一顺序输出,所述多个输入接口的所述控制信号接收顺序是以第二顺序输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自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以所述第一顺序取得所述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顺序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顺序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的线路排列顺序相同。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栅极覆晶薄膜,压覆在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栅极覆晶薄膜包括所述多个输出接口。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布线区的扇出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对接线组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以相邻线组为相异的方式交互设置,或者所述多个对接线组以连续或局部连续的方式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交互设置。本申请的次一目的为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其外围的布线区,多个主动开关、多个像素单元和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电性耦接所述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源极线,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通过相应的主动开关电性耦接相异的栅极线,及电性耦接相同的源极线,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多个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包括第一输入接口与第二输入接口;栅极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接口,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依据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的线路排列顺序以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多个输出接口包括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出接口;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多个输入接口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之间,使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电性耦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包括多个对接线组与多个跨接线组,所述对接线组与所述跨接线组交互设置,所述跨接线组包括二线路组合,所述二线路组合包括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连接于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入接口之间,所述第二线路连接于第二输出接口与第一输入接口之间,所述第二线路是为折线、直线、曲线或斜线方式设置,所述第一线路是以跨线方式设置,所述二线路组合的信号输入顺序与信号输出顺序为相反,所述多个输出接口输出所述控制信号的顺序与所述多个输入接口的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顺序为相异。本申请的次一目的为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对向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相对设置;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上述任何一种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的阵列基板。本申请可以不大幅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较能维持原制程需求和产品成本,通过布线设计即能改变显示区的控制信号接收顺序,借由调整信号接收顺序而达到调整像素单元的极性的目的,以此减缓显示画面的亮暗线问题。其次,此是通过布线设计即能改变显示区的控制信号接收顺序,因此不用特别调整驱动组件(如驱动IC,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顺序,相对较能降低组件调节成本。其三,此是通过布线设计即能改变显示区的控制信号接收顺序,故可以适用于许多类型的显示面板,适用性相对较高。附图说明图1a为范例性的显示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图1b为范例性的显示装置的扇出区的布线示意图。图1c为范例性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的极性示意图。图2a为显示依据本申请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2b为显示依据本申请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图2c为显示依据本申请的方法,一实施例半源极驱动的显示面板的像素极性示意图。图2d为显示依据本申请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其外围的布线区,多个主动开关、多个像素单元和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电性耦接所述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源极线,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通过相应的主动开关电性耦接相异的栅极线,及电性耦接相同的源极线,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多个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栅极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接口;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多个输入接口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之间,使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电性耦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包括多个对接线组与多个跨接线组,所述多个对接线组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交互设置,所述多个跨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与所述多个对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为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其外围的布线区,多个主动开关、多个像素单元和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电性耦接所述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源极线,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通过相应的主动开关电性耦接相异的栅极线,及电性耦接相同的源极线,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多个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栅极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布线区,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输出接口;多个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多个输入接口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之间,使所述多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电性耦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包括多个对接线组与多个跨接线组,所述多个对接线组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交互设置,所述多个跨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与所述多个对接线组的信号输出顺序为相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跨接线组包括一跨接线与一平接线,所述平接线为折线、直线、曲线或斜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跨接线组包括二线路组合、三线路组合与四线路组合中至少其一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将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以第一顺序输出,所述多个输入接口的所述控制信号接收顺序是以第二顺序输入,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线路自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以所述第一顺序取得所述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顺序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多个输入接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序与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的线路排列顺序相异、相同或局部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包括栅极覆晶薄膜,压覆在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栅极覆晶薄膜包括所述多个输出接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尧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