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03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壳体固设于缸套的一端,动摩擦片设于制动轴上,静摩擦片设于壳体的内壁上,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排列,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制动解除组件及缸盖,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缸套内,缸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制动活塞在弹性元件的推动作用下挤压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制动解除组件包括螺杆及固设于螺杆一端的卡板,螺杆与缸盖螺纹旋合连接,卡板设于制动活塞内,通过转动螺杆,可带动卡板朝向缸盖移动,以带动制动活塞朝向缸盖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能够快速可靠的解除紧急制动,以方便故障车的牵引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
本技术涉及制动器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对煤矿及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干式制动器已经禁止在矿用车辆上装备使用,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满足防爆要求的湿式制动器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是,通过释放制动油压,弹簧将推动制动活塞压紧动摩擦片组及静摩擦片组,由于动摩擦片组通常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变速箱的制动轴上,而静摩擦片组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湿式制动器缸体上,且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在制动活塞的压紧作用下,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将抱死制动轴而产生制动,当需要解除制动时,通过注入制动油压,制动油压将克服弹簧的弹力推动制动活塞远离摩擦片移动,摩擦片松开,制动解除。然而,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存在一个弊端,即一旦车辆发生故障(如抛锚、液压管路爆裂、液压系统漏油等),由于液压系统失效,制动油压自动释放,实现紧急制动,然而由于无法再注入制动油压,继而无法推动制动活塞而解除制动,车辆始终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当对该故障车进行牵引拖动时,只能通过外接手摇泵打压来解除紧急制动,而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且系统如有泄漏,则仍然无法解除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解除紧急制动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以方便故障车的牵引拖动。一种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所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制动解除组件及固设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缸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所述缸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作用下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解除组件包括螺杆及固设于所述螺杆一端的卡板,所述螺杆与所述缸盖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卡板设于所述制动活塞内,通过转动所述螺杆,可带动所述卡板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上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当车辆发生故障时,此时液压油通过所述油口自动释放,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挤压作用下将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实现紧急制动,此时若需要解除制动,可通过转动所述螺杆,由于所述螺杆与所述缸盖螺纹旋合连接,将带动所述卡板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使其与摩擦片脱离接触,实现快速解除制动。因此所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通过设置的所述制动解除组件能够在车辆出现故障时实现快速可靠的解除紧急制动,以方便故障车的牵引拖动。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活塞靠近所述缸盖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一个所述安装孔内,且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末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沿所述制动活塞的轴向开设有一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制动活塞。进一步地,所述卡板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活塞远离所述缸盖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一收容孔,所述收容孔的底部沿所述制动活塞的轴向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制动活塞,所述卡板设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贯穿孔。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卡板到所述收容孔的底部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及所述连接杆均呈圆形,所述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收容孔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卡板的一端设有一固定螺帽,所述螺杆上设有一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帽与所述螺杆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固定螺帽及所述调节螺帽均设于所述缸盖远离所述缸套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缸套沿轴向设有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制动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滑行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滑行孔内,所述油腔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内壁之间及所述第二滑动轴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200,包括壳体10、缸套20、制动活塞30、若干个动摩擦片40、若干个静摩擦片50、缸盖60及制动解除组件70。所述壳体1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0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11,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11关于所述壳体10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均布排布,所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200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1可安装于车辆的变速箱上,所述变速箱的制动轴1的自由末端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且其上设有外花键。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内花键。所述缸套2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缸套2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连接。所述缸套20沿轴向开设有呈圆形的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缸套20上设有油口22,所述油口22与车辆的液压系统连接。所述制动活塞30沿所述缸套20的内壁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20内,且与所述缸套20的内壁形成一油腔2。所述制动活塞30为一台阶轴,所述制动活塞30包括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滑行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滑行孔内,所述油腔2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所述油口22与所述油腔2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内壁之间及所述第二滑动轴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制动解除组件及固设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缸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所述缸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作用下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解除组件包括螺杆及固设于所述螺杆一端的卡板,所述螺杆与所述缸盖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卡板设于所述制动活塞内,通过转动所述螺杆,可带动所述卡板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缸盖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制动解除组件及固设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缸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所述缸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作用下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解除组件包括螺杆及固设于所述螺杆一端的卡板,所述螺杆与所述缸盖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卡板设于所述制动活塞内,通过转动所述螺杆,可带动所述卡板朝向所述缸盖移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缸盖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活塞靠近所述缸盖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一个所述安装孔内,且每个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末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沿所述制动活塞的轴向开设有一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制动活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松压湿式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俊良陈子林陈毅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