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02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壳体固设于缸套的一端,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壳体的内壁上,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湿式制动器还包括端盖,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缸套内,端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端盖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旋合于缸套远离壳体的一端的内壁上,以使弹性元件推动制动活塞挤压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制动活塞与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缸套上设有与油腔连通的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湿式制动器,通过转动端盖,即可调节弹性元件的压缩量,从而调节弹性元件挤压摩擦片的力度,进而调节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制动器
本技术涉及制动器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对煤矿及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干式制动器已经禁止在矿用车辆上装备使用,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满足防爆要求的湿式制动器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是,通过释放制动油压,弹簧将推动制动活塞压紧动摩擦片组及静摩擦片组,由于动摩擦片组通常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变速箱的制动轴上,而静摩擦片组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湿式制动器缸体上,且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在制动活塞的压紧作用下,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将抱死制动轴而产生制动,当需要解除制动时,通过注入制动油压,制动油压将克服弹簧的弹力推动制动活塞远离摩擦片移动,摩擦片松开,制动解除。然而,众所周知,弹簧在反复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失效的现象,导致弹力不足,从而导致挤压摩擦片的力度不够,进而导致制动力不足,同时,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又无法对弹簧进行调节,进而无法调节制动力,制动力不足将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制动力的湿式制动器。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端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端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端盖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旋合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制动活塞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上述湿式制动器,由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缸套螺纹旋合连接,而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端盖与所述制动活塞之间,故通过转动所述端盖,即可调节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从而调节所述弹性元件挤压摩擦片的力度,进而调节制动力,故当所述湿式制动器使用一段时间出现制动力不足时,通过相应转动所述端盖,即可很方便的调节所述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力,且由于所述端盖相对所述缸套便于拆卸,当所述弹性元件完全失效时,可以很方便对所述弹性元件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固设有一调节螺帽。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通过一连接板固设于所述端盖对应的端面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螺柱,所述螺柱旋合于所述端盖对应的端面上,所述弹性元件固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圆形,且所述连接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端盖的直径,若干个所述弹性元件关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一抵靠板,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抵靠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所述抵靠板推动所述制动活塞。进一步地,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报警器及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固设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抵靠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当所述接近开关检测到所述抵靠板接近所述连接板至预设距离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进一步地,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固设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抵靠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抵靠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并发送给显示设备进行显示。进一步地,所述缸套沿轴向设有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制动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滑行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滑行孔内,所述油腔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侧壁之间及所述第二滑动轴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制动部分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湿式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壳体10缸套20制动活塞30动摩擦片40静摩擦片50端盖60弹性元件70抵靠板80接近开关90报警器100第一螺栓11制动轴1第二螺栓21油口22油腔2连接板110螺柱111调节螺帽61距离传感器120输出轴5输入轴4湿式制动器200密封圈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湿式制动器200,包括壳体10、缸套20、制动活塞30、若干个动摩擦片40、若干个静摩擦片50、端盖60、若干弹性元件70、抵靠板80、接近开关90及报警器100。所述壳体1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0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11,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11关于所述壳体10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均布排布,所述湿式制动器200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1安装于车辆的变速箱上,所述变速箱的制动轴1的自由末端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且其上设有外花键。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内花键。所述缸套2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缸套20的一端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21与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缸套20远离所述壳体10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缸套20沿轴向设有呈圆形的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缸套20上设有油口22,所述油口22与车辆的液压系统连接。所述制动活塞30沿所述缸套20的内壁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20内,且与所述缸套20的内壁形成一油腔2。所述制动活塞30为一台阶轴,所述制动活塞30包括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滑行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滑行孔内,所述油腔2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所述油口22与所述油腔2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轴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侧壁之间及所述第二滑动轴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3,以防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湿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端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端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端盖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旋合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制动活塞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端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端盖的一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端盖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旋合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制动活塞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固设有一调节螺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性元件通过一连接板固设于所述端盖对应的端面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螺柱,所述螺柱旋合于所述端盖对应的端面上,所述弹性元件固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呈圆形,且所述连接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端盖的直径,若干个所述弹性元件关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线呈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俊良陈子林陈毅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