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真空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罗茨泵的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罗茨泵组合成的多级真空泵系统。
技术介绍
环保节能是当前时代发展所倡议的,也是各行各业不断追寻的,在实现热能释放和转换的燃烧过程中,采用富氧燃烧技术实现燃料更好和更充分的燃烧,降低和减少热能的流失损失,通常海平面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0.93%、氮为78.1%及少量惰性气体等,而在高原比如在昆明地区(海拔1000米)空气中氧的含量约为18%左右。人们把含氧量大于20.93%的空气叫做富氧空气。富氧空气参与燃烧给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氧气,使可燃物充分燃烧,减少了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减少了过量空气系数apy的热能损失,具有十分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应。目前富氧空气可以通过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及膜渗透法获得。膜法富氧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流程简单、体积小、自身能耗低、使用寿命长、投资较少等特点,被工业发达国家称之为“资源的创造性技术”。气体膜分离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由动力学因素和热力学因素共同控制,无化学反应、无相变,是一种操作条件温和、安全可靠的分离技术。膜法富氧助燃节能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膜法富氧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真空泵系统,包括一级真空泵(1),二级真空泵(2),三级真空泵(3),所述一级真空泵(1)、二级真空泵(2)、三级真空泵(3)依次串联连接,所述一级真空泵(1)和二级真空泵(2)均为气冷罗茨泵,所述气冷罗茨泵包括罗茨泵泵体,还包括与罗茨泵泵体相连的冷却器(4),所述冷却器(4)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与罗茨泵泵体两侧设置的循环气体接入口相连通的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循环气体接入口通过气体循环管道(5)密封相连通,罗茨泵泵体的排气口与冷却器(4)的内部设置的冷却腔相连通,冷却器(4)的中部下侧设置有排气接口,位于冷却器(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接入口(7)和冷却水接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真空泵系统,包括一级真空泵(1),二级真空泵(2),三级真空泵(3),所述一级真空泵(1)、二级真空泵(2)、三级真空泵(3)依次串联连接,所述一级真空泵(1)和二级真空泵(2)均为气冷罗茨泵,所述气冷罗茨泵包括罗茨泵泵体,还包括与罗茨泵泵体相连的冷却器(4),所述冷却器(4)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与罗茨泵泵体两侧设置的循环气体接入口相连通的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循环气体接入口通过气体循环管道(5)密封相连通,罗茨泵泵体的排气口与冷却器(4)的内部设置的冷却腔相连通,冷却器(4)的中部下侧设置有排气接口,位于冷却器(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接入口(7)和冷却水接出口(8),冷却器(4)的冷却腔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管(6),每个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接入口(7)和冷却水接出口(8)并联连通;一级真空泵(1)的冷却器(4)的排气接口与二级真空泵(2)的进气口相连,二级真空泵(2)的冷却器(4)的排气接口与三级真空泵(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三级真空泵(3)包括中间泵体、固定密封于中间泵体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位于中间泵体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共轭啮合的共轭转子,所述共轭转子包括一两叶转子(9)和一三叶转子(10),所述两叶转子(9)和三叶转子(10)上设置有相互共轭啮合的凸型面和凹型面,两叶转子(9)、三叶转子(10)上开设的凸型面的面数与凹型面的面数之等于两叶转子(9)和三叶转子(10)的节圆直径之比;所述三叶转子的外轮廓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凸型体(11)和三个内凹圆弧形凹型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凸型体(11)的表面轮廓与凹圆弧形凹型面组成三叶转子(10)的外轮廓端面,三叶转子(10)的外轮廓边沿上设置有三组连续的三叶转子双边对称圆弧型线型的外轮廓组成曲线,其中一组三叶转子双边对称圆弧型线型的外轮廓组成曲线由位于三叶转子10的外轮廓边沿上的第一凸起圆弧段(AB)、第一摆线段(BC)、内凹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来彬,刘祥泉,于孟孟,陈家银,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通普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