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泵浦及壳体,泵浦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泵浦包括上支座、缸体、下支座及驱动轴,驱动轴由上到下依次穿过上支座、缸体和下支座。驱动轴的中上部为长轴部分,其下部为曲轴部分,曲轴部分位于缸体的活塞腔内,其外部设有活塞环。缸体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为两段式阶梯孔,进气通道的第一段设有铜内管,其第二段连通铜内管与缸体的活塞腔。驱动轴的长轴部分与上支座相配合的区段设置有段差槽,段差槽为位于上述区段中部的外壁上开设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增加泵浦的进气量,能效高。开设段差槽,提升运行的稳定性,润滑效果好,减小摩擦力,启动性能好,能效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调用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一般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排气管、顶盖、壳体、电机单元(定子、转子)、驱动轴、上支座、消音罩、压缩单元(缸体、活塞)、下支座、底盖、吸气连接管、储液器、铜内管等。小型回转式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通电工作时,定子产生磁场,使转子带动驱动轴做旋转运动,驱动轴的曲轴部分带动活塞环在缸体内做偏心运动,压缩缸体吸入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介质,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介质,由上支座的吐气孔排至消音罩,消音罩内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介质经由定子外侧的切边,及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再由设置于顶盖上的排气管进入空调的循环系统。目前现有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在进行空调调试匹配时,时常出现理论计算排气量对应的能效可达到空调要求规格值,但实际测试制冷量不足现象,通过分析发现目前缸体一侧进气通道的口径较小,导致冷媒回流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缸体内的低温低压的冷媒的量偏少,进而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介质的量不足,从而降低了冷媒介质在空调系统中的换热,致使空调制冷能力不足,出现低能效现象。另外,压缩机在工作状态下,驱动轴上部的长轴部分与上支座相转动配合,通过机油实现两者的润滑和密封,驱动轴与上支座配合的区段为面全接触存在润和效果不佳的问题,润滑效果不佳导致两者之间摩擦力导致压缩机产生能效低及启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解决现有压缩机的泵浦因进气不足造成能效低的问题,及驱动轴与上支座之间阻力过大,导致能效低及启动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泵浦及壳体,泵浦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泵浦包括上支座、缸体、下支座及驱动轴,驱动轴由上到下依次穿过上支座、缸体和下支座。所述驱动轴的中上部为长轴部分,其下部为曲轴部分,所述曲轴部分位于缸体的活塞腔内,其外部设有活塞环。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为两段式阶梯孔,进气通道的第一段设有铜内管,其第二段连通铜内管与缸体的活塞腔。铜内管的一端嵌入进气通道的第一段,另一端与壳体套接在一起。壳体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排气管和电接头。优选地,壳体的上端设有顶盖,其下端设有底盖,顶盖、底盖与壳体固定焊接在一起,使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结构。优选地,缸体由金属制成,进气通道的第一段的直径大于其第二段的直径。进气通道的第二段为等截面圆孔,其直径为15mm~15.5mm。优选地,所述缸体上还设有叶片槽及吐气斜槽,进气通道和吐气斜槽分别位于叶片槽的两侧。吐气斜槽位于缸体的活塞腔的内侧顶部,通过上支座的吐气孔与壳体的内部相通。优选地,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电机单元,电机单元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与壳体的内壁固定相连,且与电接头电连接。转子与驱动轴的上端固定套接在一起,转子带动驱动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长轴部分与上支座相配合的区段设置有段差槽,段差槽为位于上述区段中部的外壁上开设的环形槽。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储液器,储液器通过其下部的吸气连接管与铜内管相连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加大进气通道的截面提升泵浦的进气量,空调系统换热大大增强,进而空调能力提升,能效增加。减小活塞环与缸体内壁的摩擦降低,活塞环压缩运转时所受阻力降低,磨耗减小,压缩机自身消耗功率降低、能效提升。驱动轴与上支座配合的区段开设段差槽,提升驱动轴运行的稳定性,段差槽内存储润滑油可提高润滑效果,减小摩擦力,启动性能好,能效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技术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泵浦。图3是图2中泵浦的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缸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3,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泵浦1及壳体2,壳体2的上端设有顶盖21,其下端设有底盖22,顶盖21、底盖22与壳体2固定焊接在一起,使壳体2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结构。顶盖21上设有排气管23和电接头24,所述排气管23连通壳体2的内部与外部,电接头24固定安装在排气管23的一侧。泵浦1固定安装在壳体2内的下部,泵浦1包括上支座11、缸体12、下支座13及驱动轴3,上支座11、缸体12、下支座13由上到下布置,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轴3由上到下依次穿过上支座11、缸体12和下支座13。所述驱动轴3的中上部为长轴部分31,其下部为曲轴部分32,所述曲轴部分32位于缸体12的活塞腔内,其外部套有活塞环14,活塞环14可相对于驱动轴3的曲轴部分32转动,同时驱动轴3转动时,曲轴部分32带动活塞环14在缸体12的活塞腔内做偏心转动,活塞环14的外壁始终与活塞腔的内壁贴合。所述壳体2内的上部设有电机单元4,电机单元4包括定子41和转子42,定子41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相连,另外,且定子41与电接头24电连接,通过电接头24为定子41的线圈供电。转子42与驱动轴3的上端固定套接在一起,转子42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驱动轴3转动。所述驱动轴3的长轴部分31与上支座11相配合的区段设置有段差槽5,段差槽5为位于上述区段中部的外壁上开设的环形槽,所述区段位于段差槽5上方和下方的部分与上支座11配合,实现驱动轴3运行的稳定性,减少该区段的外壁与上支座11内壁的接触面积,即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压缩机的启动性能。另外,段差槽5内可存储部分润滑油,保证驱动轴3与上支座11之间,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及密封性,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所述缸体12上设有进气通道6,进气通道6为两段式阶梯孔,进气通道6的第一段设有铜内管7,其第二段连通铜内管7与缸体的活塞腔。缸体12由金属制成,进气通道6的第一段的直径大于其第二段的直径。进气通道6的第二段为等截面圆孔,其直径L为15mm~15.5mm,进气通道6的第二段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的进气通道6的第二段的直径增大1mm左右,通过加大进气通道6的截面,截面提升泵浦内低温低压冷媒的进入量,空调系统换热大大增强,能效增加。铜内管7的一端嵌入进气通道6的第一段,另一端与壳体2套接在一起。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储液器9,储液器9通过其下部的吸气连接管8与铜内管7相连相通,储液器9内的低温低压的冷媒通过进气通道6进入缸体12的活塞腔内。所述缸体12上还设有叶片槽16及吐气斜槽17,进气通道6和吐气斜槽17分别位于叶片槽16的两侧,所述叶片槽16设置有叶片,叶片的一端伸入缸体12的活塞腔内,始终与活塞环14的侧壁接触,叶片与活塞环14配合将活塞腔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吐气斜槽17位于缸体的活塞腔内侧顶部,通过上支座11的吐气孔与壳体2的内部相通,将泵浦1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上支座11的吐气孔排至壳体2内,再由设置在顶盖21上排气管23进入空调的循环系统。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泵浦及壳体,泵浦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泵浦包括上支座、缸体、下支座及驱动轴,驱动轴由上到下依次穿过上支座、缸体和下支座;所述驱动轴的中上部为长轴部分,其下部为曲轴部分,所述曲轴部分位于缸体的活塞腔内,其外部设有活塞环;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为两段式阶梯孔,进气通道的第一段设有铜内管,其第二段连通铜内管与缸体的活塞腔;铜内管的一端嵌入进气通道的第一段,另一端与壳体套接在一起;壳体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排气管和电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包括泵浦及壳体,泵浦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泵浦包括上支座、缸体、下支座及驱动轴,驱动轴由上到下依次穿过上支座、缸体和下支座;所述驱动轴的中上部为长轴部分,其下部为曲轴部分,所述曲轴部分位于缸体的活塞腔内,其外部设有活塞环;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为两段式阶梯孔,进气通道的第一段设有铜内管,其第二段连通铜内管与缸体的活塞腔;铜内管的一端嵌入进气通道的第一段,另一端与壳体套接在一起;壳体的上端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排气管和电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端设有顶盖,其下端设有底盖,顶盖、底盖与壳体固定焊接在一起,使壳体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效能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缸体由金属制成,进气通道的第一段的直径大于其第二段的直径;进气通道的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双,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