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60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振动装置。针对现有的通过机械设备将干砂从砂箱上侧垂直加入,容易对模具的涂料层造成损害,使其表面出现凹坑,最终破坏模型完整性的技术问题。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通过减震弹簧固接有振动箱,振动箱周向固接有振动电机,振动箱设置有存料腔体,振动箱设置有排料口,振动箱内底部中部高度低于其周向高度,便于存料腔体内石砂排出,振动箱周向设置有第一矩形下料腔体,第一矩形下料腔体通过进料口与存料腔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四个第一矩形下料腔体向存料腔体内的模具周向缓慢的加入干砂,避免从上侧加入干砂冲击模型,造成模型损害的情况,同时在干砂加入的过程中,对干砂分散处理。干砂分散处理。干砂分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振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维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失模铸造工艺是将与铸件尺寸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经耐火涂料的刷涂烘干后,埋入干砂(石英砂)中振动造型,通过失模铸造三维振动平台使干砂在砂箱中产生动态流动,提高干砂的填充性及密度,防止出现铸造缺陷,振动过程完成后,在负压下对模型进行浇筑,使高温液态金属占据模型位置。
[0003]目前的振动装置存有下述问题:
[0004]1、目前对砂箱中加入干砂时,一般通过机械设备将干砂从砂箱上侧垂直加入,由于模具为石蜡或者泡沫,下落的干砂容易对模具的涂料层造成损害,使其表面出现凹坑,最终破坏模型的完整性。
[0005]2、对上大下小的大型单个模具进行铸造时,垂直向下的干砂仅能通过模具与砂箱之间的缝隙加入,若采用传统的淋雨设备加入干砂,会使经中部加入的干砂直接冲击磨具上表面,对模具的涂料层造成损害,且外侧加入的干砂仅能在自身流动下向砂箱中部分散,最终砂箱内会形成凹坑,增加人工摊平干砂的工作量,操作过程繁琐,不利于后续的震动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对砂箱中加入干砂时,一般通过机械设备将干砂从砂箱上侧垂直加入,由于模具为石蜡或者泡沫,下落的干砂容易对模具的涂料层造成损害,使其表面出现凹坑,最终破坏模型的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防护模具的多维振动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通过减震弹簧固接有振动箱,振动箱周向固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振动电机,振动箱设置有用于存放模具和干砂的存料腔体,振动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料口,振动箱下表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便于排出存料腔体内的石砂,振动箱周向设置有第一矩形下料腔体,第一矩形下料腔体通过进料口与存料腔体连通,振动箱设置有排料机构,排料机构将石沙均匀摊铺在存料腔体内,排料口设置有控制存料腔体内石沙排出的封堵组件,支架设置有提升石砂的移砂机构,将干砂经第一矩形下料腔体周向缓慢加入存料腔体内模具的周围。
[0008]优选地,排料机构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转杆,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转杆均转动连接于振动箱,转杆转动连接有分料板,转杆与分料板之间固接有扭簧,转杆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锥齿轮,相邻的锥齿轮啮合,某侧转杆的一端均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接有转动齿轮,振动箱固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液压推杆,第一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与转动齿轮配合的齿条,齿条通过滑动板与振动箱滑动连接。
[0009]优选地,分料板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材料,用于振动干砂。
[0010]优选地,分料板设置有通槽,降低分料板摆动时的阻力。
[0011]优选地,封堵组件包括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振动箱,转轴固接有位于排料口的拦截板,拦截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密封条,振动箱固接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固定盘,固定盘设置有限位孔,转轴靠近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滑槽,转轴的滑槽滑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固接有手轮,手轮与转轴之间固接有拉簧,手轮固接有与固定盘的限位孔配合的卡紧杆。
[0012]优选地,密封条远离拦截板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密封条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材料,用于增加密封条与排料口的接触面积。
[0013]优选地,移砂机构包括有支撑板,支撑板固接于支架,支架的右侧设置有底板,底板周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底板嵌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伺服电机,螺纹杆和伺服电机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螺纹杆螺纹配合有升降板,升降板固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二液压推杆,第二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与升降板滑动连接的移料箱体,移料箱体设置有对干砂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移料箱体设置有用于排出其内干砂的下料组件。
[0014]优选地,冷却组件包括有进风壳体,进风壳体通过支撑块固接于移料箱体,进风壳体设置有通风槽,进风壳体连通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鼓风机,通风槽远离鼓风机的一侧固接有过滤网。
[0015]优选地,通风槽远离鼓风机的一端低于靠近鼓风机的一端,使鼓风机吹出的风与干砂的移动路径形成对流。
[0016]优选地,下料组件包括有L形杆,L形杆周向滑动连接于移料箱体,垂直的L形杆上下交错分布,移料箱体周向设置有第二矩形下料腔体,第二矩形下料腔体的口径小于第一矩形下料腔体的口径,L形杆固接有用于封堵第二矩形下料腔体的挡板,挡板与移料箱体滑动连接,移料箱体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周向设置有与L形杆限位配合的斜滑槽,第一限位块与移料箱之间固接有拉簧,第一限位块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固接有与移料箱体滑动连接的限位杆,振动箱固接有对称分布且与限位杆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0017]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四个第一矩形下料腔体向存料腔体内的模具周向缓慢的加入干砂,避免从上侧加入干砂冲击模型,造成模型损害的情况,同时在干砂加入的过程中,对干砂分散处理,使干砂均匀地填充至模型的各个部位,增加了干砂的填充度,便于后续的振动,通过对下落的干砂进行对流降温,增加了干砂的降温速度,通过封堵组件将干砂排出后并通过移砂机构移至振动箱上方,无需操作人员将砂箱内的干砂铲出,节省卸料时间,通过下料组件使得移料箱移至振动箱上方时直接进行下料操作,增加了干砂填充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振动箱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料机构的齿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封堵组件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封堵组件前部的立体结构部分剖面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移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冷却组件的进风壳体立体结构剖面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组件的移料箱体立体结构剖面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L形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限位块的立体结构部示意图。
[00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

支架,101

减震弹簧,2

振动箱,201

存料腔体,202

排料口,203

第一矩形下料腔体,204

进料口,301

转杆,302

分料板,303

锥齿轮,304

连接杆,305

转动齿轮,306

第一液压推杆,307

齿条,401

转轴,402

拦截板,4021

密封条,403

固定盘,404

套筒,40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架(1),支架(1)通过减震弹簧(101)固接有振动箱(2),振动箱(2)周向固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振动电机,振动箱(2)设置有用于存放模具和干砂的存料腔体(201),振动箱(2)的下部设置有排料口(202),振动箱(2)下表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便于排出存料腔体(201)内的石砂,振动箱(2)周向设置有第一矩形下料腔体(203),第一矩形下料腔体(203)通过进料口(204)与存料腔体(201)连通,振动箱(2)设置有排料机构,排料机构将石沙均匀摊铺在存料腔体(201)内,排料口(202)设置有控制存料腔体(201)内石沙排出的封堵组件,支架(1)设置有提升石砂的移砂机构,将干砂经第一矩形下料腔体(203)周向缓慢加入存料腔体(201)内模具的周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其特征是,排料机构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转杆(301),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转杆(301)均转动连接于振动箱(2),转杆(301)转动连接有分料板(302),转杆(301)与分料板(302)之间固接有扭簧,转杆(301)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锥齿轮(303),相邻的锥齿轮(303)啮合,某侧转杆(301)的一端均固接有连接杆(304),连接杆(304)固接有转动齿轮(305),振动箱(2)固接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液压推杆(306),第一液压推杆(306)的伸缩端固接有与转动齿轮(305)配合的齿条(307),齿条(307)通过滑动板与振动箱(2)滑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其特征是,分料板(302)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材料,用于振动干砂。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其特征是,分料板(302)设置有通槽,降低分料板(302)摆动时的阻力。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振动装置,其特征是,封堵组件包括有转轴(401),转轴(401)转动连接于振动箱(2),转轴(401)固接有位于排料口(202)的拦截板(402),拦截板(402)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密封条(4021),振动箱(2)固接有与转轴(401)转动连接的固定盘(403),固定盘(403)设置有限位孔,转轴(401)靠近固定盘(403)的一端设置有滑槽,转轴(401)的滑槽滑动连接有套筒(404),套筒(404)固接有手轮(405),手轮(405)与转轴(401)之间固接有拉簧(406),手轮(405)固接有与固定盘(403)的限位孔配合的卡紧杆(407)。6.按照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泉付蕊蕊梁波胡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通普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