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输送装置及应用该油路输送装置的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86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路输送装置及应用该油路输送装置的汽车,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包括一用于安装在所述油箱上的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上部两侧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回油管,所述安装件为块状,在所述第一出油管的顶端连接有一滤清装置,在所述滤清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的末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油箱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燃油可以直接从滤清装置的出口端通过回油管回流至油箱内,从而避免了高温回油对整个油路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应用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路输送装置及应用该油路输送装置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油路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油路输送装置及应用该油路输送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在一汽车中,汽车油路输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其主要用于保证供给汽车发动机在各种不同工况状态下对应的燃油量的消耗,进而保障汽车的正常行驶。目前,现有的发动机正逐步从自然吸气的方式朝向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的方式转变,该转变相应地对与发动机配合作用的油路输送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生产工艺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然而,采用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方式进行作业的发动机,其对应的回油温度相对于传统的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而言要高出很多,若回油的温度过高,则回油至油箱之后可能导致油箱内的温度也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油箱的整体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避免因回油温度过高导致油箱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油路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一油箱与一发动机之间以将所述油箱中的燃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中,其中,包括一用于安装在所述油箱上的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上部两侧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回油管,所述安装件为块状,在所述第一出油管的顶端连接有一滤清装置,在所述滤清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的末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油箱相通。本技术提出的油路输送装置,通过将一安装件安装于油箱上,然后在该安装件上安装第一出油管以及回油管,在该第一出油管的顶端设置一滤清装置,在该滤清装置的上端连接第二出油管,保证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通,如此便可以将没有经过发动机的燃油回流至油箱中,从而确保了回流的燃油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进而保障了油箱的整体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安装基板,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一连接部,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回油管相连通。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油柱以及一回油柱,所述出油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回油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出油柱的底端与一油泵连接,在所述回油柱上设有一压力调节阀。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柱均为空心结构。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滤清装置为一滤清器。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油路输送装置还包括一燃油冷却组件,所述燃油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回油管外周的冷却管、与所述冷却管连接的冷却液输送管以及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连接的冷却液储存箱,所述冷却液储存箱设于所述油箱的上表面。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冷却管的一侧还开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所述进液口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连接。所述油路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回油管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回油管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一发动机以及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油路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油路输送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油路输送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油路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油路输送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油路输送装置中安装件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油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油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油箱10第二连接柱112安装件11连接部113第一出油管12回油柱114滤清装置13出油柱115第二出油管14冷却管181回油管15冷却液输送管182压力调节阀16冷却液储存箱183油泵17第一温度传感器191燃油冷却组件18第二温度传感器192发动机20进液口1811安装基板110出液口1812第一连接柱1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油路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一油箱10与一发动机20之间以将所述油箱10中的燃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20中,其中,包括一用于安装在所述油箱10上的安装件11、设于所述安装件11上部两侧的第一出油管12以及回油管15,所述安装件11为块状,在所述第一出油管12的顶端连接有一滤清装置13,在所述滤清装置13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14,所述第二出油管14的末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20连接,所述回油管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14相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件11与所述油箱10相通。对所述安装件11而言,所述安装件11包括一安装基板110,在所述安装基板110的下表面设有一连接部113,在所述安装基板11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111以及第二连接柱112,所述第一连接柱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管1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柱112的一端与所述回油管15相连通。其中,在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周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1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柱112均为空心结构。在实际安装中,在所述油箱1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113的通孔(图中未标出),在该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13中相互旋接固定的螺纹,该设置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将所述安装件11稳固安装在所述油箱10上。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部113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油柱115以及一回油柱114,其中所述出油柱115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1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回油柱114与所述第二连接柱112位于同一轴线上。此外,在所述出油柱115的底端连接有一油泵17,在所述回油柱114上设有一压力调节阀16。设于所述出油柱115的底端的所述油泵17用于将所述油箱10内的燃油通过所述出油柱115输送至所述第一出油管12,经所述滤清装置13进入到所述第二出油管14中最后进入所述发动机20中。而在所述回油柱114上设置所述压力调节阀16主要是用于调节燃油回流的速率。可以理解的,通过调节所述压力调节阀16可以间接地调节输送至所述发动机20中的油量速率大小。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第一出油管12与所述第二出油管14之间设有所述滤清装置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清装置13为一滤清器。该滤清装置13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油的清洁度,进而延长所述发动机20以及所述压力调节阀16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置所述油泵17的输出压力(例如为5.75bar)以及输出流量(例如为80L/h),将所述油箱10内的燃油通过所述出油柱115输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油路输送装置及应用该油路输送装置的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路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一油箱与一发动机之间以将所述油箱中的燃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安装在所述油箱上的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上部两侧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回油管,所述安装件为块状,在所述第一出油管的顶端连接有一滤清装置,在所述滤清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的末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油箱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一油箱与一发动机之间以将所述油箱中的燃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安装在所述油箱上的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上部两侧的第一出油管以及回油管,所述安装件为块状,在所述第一出油管的顶端连接有一滤清装置,在所述滤清装置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的末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相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油箱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安装基板,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一连接部,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回油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出油柱以及一回油柱,所述出油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回油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同一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柱的底端与一油泵连接,在所述回油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祝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