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67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0:30
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包括织带本体、编织绳、缠绕环和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置于织带本体的内部;所述编织绳缠绕与缠绕环上,且通过编织绳将缠绕环串联捆绑在一起。该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设有缠绕环,缠绕环呈五环设置,其中四环沿中心缠绕环的圆心呈圆形阵列设置,缠绕环能够加强整个织带编织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拉、抗压得能力,编织绳交替上下穿置于缠绕环的顶端与底部,编织绳排布缜密,结构紧凑,其串联绕接方式简单,便于织带制作编织,织带本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且尼龙带夹置于上下两处织带本体之间,在织带抽到猛烈冲击力时尼龙带能够分担承受,相当一部分作用力,使织带不至于被撕拉断裂。

A new type of weaving structure of ribbon

A new ribbon weaving structure includes ribbon body, braided rope, winding ring and nylon belt. The nylon belt is placed inside the ribbon body, and the braided rope is wound on the winding ring, and the winding ring is bundled together by weaving rope. The new ribbon braided winding ring is arranged, which is wrapped around the ring ring set, ring ring winding along the center circle circular array set, winding ring can strengthen the whole ribbon knitting structure to improve its tensile strength structure, compressive ability, knitted top and bottom rope alternately up and down through a winding ring, braided rope careful arrangement, compact structure, the series winding connection mode is simple, easy production of woven ribbon, ribbon body composed of two parts, and the nylon belt clip two placed on the webbing between the ontology, in the fierce impact force when the ribbon is pumped to the nylon belt can share bear,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ribbon will not be force. Tearing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
本技术涉及织带编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
技术介绍
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目前全国织带企业很多,各地都有很多织带工厂,贸易商,其中最为集中的几个地方是广州,东莞,泉州,义乌,温州等,由于各地地方优势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广州由于有轻纺城全国各地织带厂家集中,档次参差不齐,泉州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档,部分有高档织带,义乌由于全国进出口贸易集中,原材料,人工,等方面优势,档次也参差不齐。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织带编织结构在实际编织出的织带在使用时存在抗拉强度较差,编织制作不方便的问题。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拉强度较差,且编织制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其中,该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包括有:织带本体、编织绳、缠绕环和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置于织带本体的内部;所述编织绳缠绕与缠绕环上,且通过编织绳将缠绕环串联捆绑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环呈五环设置,其中四环沿中心缠绕环的圆心呈圆形阵列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编织绳交替上下穿置于缠绕环的顶端与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织带本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且尼龙带夹置于上下两处织带本体之间。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缠绕环的设置,缠绕环呈五环设置,其中四环沿中心缠绕环的圆心呈圆形阵列设置,缠绕环能够加强整个织带编织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拉、抗压得能力。2.本技术编织绳的设置,编织绳交替上下穿置于缠绕环的顶端与底部,编织绳排布缜密,结构紧凑,其串联绕接方式简单,便于织带制作编织。3.本技术织带本体的设置,织带本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且尼龙带夹置于上下两处织带本体之间,在织带抽到猛烈冲击力时尼龙带能够分担承受,相当一部分作用力,使织带不至于被撕拉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放大构造示意图。图中:1-织带本体,2-织绳,3-缠绕环,4-尼龙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3,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包括有:织带本体1、编织绳2、缠绕环3和尼龙带4;尼龙带4置于织带本体1的内部;编织绳2缠绕与缠绕环3上,且通过编织绳2将缠绕环3串联捆绑在一起。如上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缠绕环3呈五环设置,其中四环沿中心缠绕环3的圆心呈圆形阵列设置,缠绕环3能够加强整个织带编织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拉、抗压得能力。如上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编织绳2交替上下穿置于缠绕环的顶端与底部,编织绳2排布缜密,结构紧凑,其串联绕接方式简单,便于织带制作编织。如上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织带本体1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且尼龙带4夹置于上下两处织带本体1之间,在织带抽到猛烈冲击力时尼龙带4能够分担承受,相当一部分作用力,使织带不至于被撕拉断裂。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时,通过编织绳2将缠绕环3缠绕捆绑到一起编织制成上下两层织带,然后将尼龙带4夹置于两层织带之间,最后在由织绳2将上下两层织带从侧面缠绕捆绑固定在一起,完成织带本体的编织。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包括有:织带本体、编织绳、缠绕环和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置于织带本体的内部;所述编织绳缠绕与缠绕环上,且通过编织绳将缠绕环串联捆绑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包括有:织带本体、编织绳、缠绕环和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置于织带本体的内部;所述编织绳缠绕与缠绕环上,且通过编织绳将缠绕环串联捆绑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织带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环呈五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柏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信森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