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夹角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49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叶夹角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稻叶夹角相关蛋白,是具有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的蛋白质:1)序列表中的SEQ  ID  №:2;2)将序列表中SEQ  ID  №: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至十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与水稻叶夹角相关的蛋白质。该水稻叶夹角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反义转基因植株株系的叶夹角在T0代、T1代及T2代在营养生长后期和生殖生长期,显著大于对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培育叶夹角增大或减小的水稻以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性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叶夹角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特别涉及水稻叶夹角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该基因在控制水稻叶夹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的形态建成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并最终决定着水稻的株型。而水稻的株型是与产量和抗病性等密切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其构成因素除包括有效分蘖数目、分蘖角度、穗部形态和株高外,同时也包括水稻叶片与水稻主茎的角度,即叶夹角的大小等因素。合理的株型可以使一定的水稻群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目前,水稻中与形态建成相关的一些基因陆续被克隆出来。如我国学者李家洋实验室克隆的MOC1基因直接影响水稻的分蘖数目(Li X,Qian Q,Fu Z,et al.,Nature422,618-621)。有关分蘖角度的研究,目前日本科学家Takashi等人正在图位克隆两个具有极端分蘖角度的突变体即松散平卧生长的突变体1a和紧凑直立生长的突变体er的相关基因。但在叶夹角的研究方面,至今为止,尚没有叶夹角受到影响的突变体被分离鉴定出来或着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的相关报道。水稻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工作为人们研究水稻中感兴趣的基因提供了可能。至今为止,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已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叶夹角相关蛋白,是具有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的蛋白质:1)序列表中的SEQID№:2;2)将序列表中SEQID№: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至十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与水稻叶夹角相关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康王雷庄晓蕾薛勇彪许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