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它包括用于装载行李的拉弯杆和堵盖,所述拉弯杆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杆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和拉弯杆内壁相互垂直,所述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位于螺钉安装孔下方,限位卡槽和螺钉安装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堵盖左、右两侧壁镂空出弹性凸缘,弹性凸缘以倾斜向外的趋势向上延伸,弹性凸缘的顶端与堵盖相离以实现弹性凸缘顶端的径向摆动,所述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高度低于弹性凸缘顶端高度,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美观,令堵盖安装更为简单,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
External mounted roof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装式车顶行李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架,特别涉及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
技术介绍
车顶行李架安装在汽车的顶部,用于装载大件行李,皮划艇、游泳圈等大件物品,装有车顶行李架的汽车外出旅游时尤其方便,可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现有的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其表面开有螺钉安装孔,安装时仅需将外部螺钉沿螺钉安装孔旋入锁紧于汽车顶部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易、快捷,螺钉安装结束后在螺钉安装孔内安装堵盖,可防止雨水、垃圾等进入螺钉安装孔内腐蚀螺钉,保持行李架美观。但是现有外装式车顶行李架还存在不足:(1)螺钉安装孔与堵盖匹配度差,堵盖与行李架表面容易形成面差,造成堵盖高于或低于车顶行李架表面,影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美观,(2)目前普遍的堵盖通过卡扣锁定方式安装于车顶行李架上,这种通过卡扣的安装方式,若在安装过程用力不当,容易导致堵盖的卡扣脱落,大大降低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而且这种堵盖装配后容易松动,导致车顶行李架产生异响。(3)目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无法限制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的深度,当堵盖安装时,用力过猛导致堵盖过渡插入螺钉安装孔内形成面差,且无法取出,大大降低车顶行李架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堵盖安装简单、堵盖卡紧牢固、可限制堵盖插入深度的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包括用于装载行李的拉弯杆和堵盖,所述拉弯杆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拉弯杆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和拉弯杆内壁相互垂直,所述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位于螺钉安装孔下方,限位卡槽和螺钉安装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堵盖左、右两侧壁镂空出弹性凸缘,弹性凸缘以倾斜向外的趋势向上延伸,弹性凸缘的顶端与堵盖相离以实现弹性凸缘顶端的径向摆动,所述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高度低于弹性凸缘顶端高度。所述堵盖左、右两侧设置有弹性凸缘,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当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内,堵盖下端抵靠在拉弯杆底壁,堵盖左、右两侧的弹性凸缘抵靠在螺钉安装孔上方的拉弯杆内壁,以使堵盖表面和拉弯杆表面平齐,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美观,同时堵盖前、后两侧的限位挡板抵靠在拉弯杆内壁的限位卡板上,限制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的深度,令堵盖安装更为简单,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堵盖表面位于弹性凸缘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撬起堵盖的豁口,而且弹性凸缘顶端对应豁口位置设有便于堵盖拆卸的导向斜面,通过设置豁口,方便安装人员对堵盖进行拆装。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堵盖位于弹性凸缘下方的侧壁开有形变缺口,所述形变缺口形成堵盖的轴向形变空间,通过设置形变缺口,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内,形变缺口形变产生往上的支撑力,实现堵盖表面和拉弯杆表面平齐。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堵盖位于限位卡板下方的侧壁开有缺口,通过设置缺口,既可以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设置缺口便于堵盖下部形变,便于堵盖挤入螺钉安装孔内。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弹性凸缘为带斜面的弹性凸缘,弹性凸缘的斜面由弹性凸缘下部往弹性凸缘上部逐渐增大。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堵盖的净空高度大于螺钉安装孔的净空高度。作为更具体的方案,还包括塑料支架、面盖和胶垫,所述塑料支架设置在拉弯杆两端部,面盖设置在支架上方,胶垫设置在塑料支架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堵盖左、右两侧设置有弹性凸缘,位于弹性凸缘下方的堵盖侧壁设置有形变缺口,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时,弹性凸缘产生形变,方便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内,当堵盖进入螺钉安装孔时,堵盖的形变缺口产生形变,产生往上的支撑力,推动堵盖的弹性凸缘往上抵靠拉弯杆内壁,迫使堵盖表面于拉弯杆表面始终保持平齐,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美观。本技术,所述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拉弯杆两侧内壁设置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内,限位挡板抵靠在限位卡板上,限制堵盖插入螺钉安装孔的深度,提示安装人员堵盖已经牢固安装于螺钉安装孔内,避免堵盖过分插入螺钉安装孔内形成面差,大大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示意图。图2为外装式车顶行李架俯视图。图3为堵盖和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装配图。图4为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装配图。图5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图5的C-C剖视图。图8为堵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8所示,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包括塑料支架1、面板2、胶垫3和用于装载行李的拉弯杆4和堵盖5。所述塑料支架1设置在拉弯杆4两端,面板2设置在塑料支架1上方,胶垫3设置在塑料支架1下方。所述拉弯杆4为中空铝合金铝杆,拉弯杆4表面设置有螺钉安装孔41,拉弯杆4两侧内壁设置有限位卡板42,限位卡板42和拉弯杆4内壁相互垂直,限位卡板42和限位卡板42之间形成限位卡槽43,所述限位卡槽43位于螺钉安装孔41下方,限位卡槽43和螺钉安装孔4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堵盖5的净空高度大于螺钉安装孔41的净空高度,堵盖5左、右两侧壁镂空出弹性凸缘6,弹性凸缘6以倾斜向外的趋势向上延伸,弹性凸缘6的顶端与堵盖5相离以实现弹性凸缘6顶端的径向摆动,所述弹性凸缘6为带斜面61的弹性凸缘6,弹性凸缘6的斜面61由弹性凸缘6下部往弹性凸缘6上部逐渐增大,而且堵盖5位于弹性凸缘6下方的侧壁开有形变缺口7,形变缺口7构成堵盖5的轴向形变空间。所述堵盖5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8,限位挡板8低于弹性凸缘6顶端高度,所述位于限位挡板8下方的堵盖侧壁镂空出缺口9,设置缺口9节省堵盖5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设置缺口9便于堵盖5下端扭曲变形。所述堵盖5表面对应弹性凸缘6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撬开堵盖的豁口10,而且弹性凸缘6顶端对应豁口10位置设置有便于堵盖拆卸的导向斜面11。工作原理:当堵盖5插入螺钉安装孔41时,堵盖5左、右两侧的弹性凸缘6受挤压产生形变往堵盖5中心位置摆动,堵盖5顺利滑入螺钉安装孔41内,当堵盖5继续插入螺钉安装孔41时,堵盖5穿过限位卡槽43,堵盖5底部抵靠拉弯杆4内腔底壁,堵盖5的形变缺口7轴向形变产生向上的支撑力,推动弹性凸缘6抵靠在拉弯杆4内腔顶壁,迫使堵盖5表面与拉弯杆4表面始终保持平齐。同时堵盖5前、后两侧的限位凸缘8抵靠在限位卡板42上,堵盖5无法继续往下插入螺钉安装孔41内,提示安装人员,堵盖5已经完全安装于螺钉安装孔41内,避免堵盖5过分插入螺钉安装孔41,令堵盖5和外装式车顶行李架产生面差,大大提高外装式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而且由于拉弯杆4的限位卡板42和拉弯杆4内壁相互垂直,限位卡板42和限位卡板42之间形成限位卡槽43,堵盖5挤入螺钉安装孔41内无法旋转,避免堵盖5松脱,大大提高车顶行李架的实用性。当安装人员进行堵盖5拆卸时,将钢针沿堵盖5表面两侧的豁口10伸入,直至钢针抵靠在堵盖5的弹性凸缘6上的导向斜面61,然后将钢针往堵盖5内侧摆动,钢针挤压弹性凸缘6顶端,使弹性凸缘6顶端向堵盖5侧壁靠拢,同时钢针夹紧堵盖5,并往外拉钢针,堵盖5即可顺利离开螺钉安装孔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包括用于装载行李的拉弯杆和堵盖,所述拉弯杆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杆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和拉弯杆内壁相互垂直,所述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位于螺钉安装孔下方,限位卡槽和螺钉安装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堵盖左、右两侧壁镂空出弹性凸缘,弹性凸缘以倾斜向外的趋势向上延伸,弹性凸缘的顶端与堵盖相离以实现弹性凸缘顶端的径向摆动,所述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高度低于弹性凸缘顶端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包括用于装载行李的拉弯杆和堵盖,所述拉弯杆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弯杆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和拉弯杆内壁相互垂直,所述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位于螺钉安装孔下方,限位卡槽和螺钉安装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堵盖左、右两侧壁镂空出弹性凸缘,弹性凸缘以倾斜向外的趋势向上延伸,弹性凸缘的顶端与堵盖相离以实现弹性凸缘顶端的径向摆动,所述堵盖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高度低于弹性凸缘顶端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装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表面位于弹性凸缘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撬起堵盖的豁口,而且弹性凸缘顶端对应豁口位置设有便于堵盖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经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维杰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