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34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所述油箱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侧部缓冲件,所述侧部缓冲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以及底部缓冲件,所述底部缓冲件与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所述侧部缓冲件和所述底部缓冲件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油箱的安装腔,所述侧部缓冲件、所述底部缓冲件的内端均设有缓冲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能够避免油箱直接撞击周围部件,对油箱形成有效的防护。

Oil tank protection and vehicles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el tank protection device and it has the vehicle, the fuel tank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housing; side buffer, the side wall of the side of the buffer part and the casing connection; and the bottom cushi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ottom cushion and the casing connection. The bottom cushion and the side member defining a common buffer for mounting cavity for hold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layer, both ends of the side of the buffer, the buffer in the bottom. The oil tank protec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amp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oil tank directly impact the surrounding parts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箱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悬架横梁和油箱之间设置一定的前移间隙以保障油箱的安全,由于油箱与悬架横梁之间能够设置的间隙是有限的,因此不能保证在意外发生时油箱不撞击悬架横梁,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避免油箱直接撞击周围部件、对油箱形成防护的油箱保护装置。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油箱保护装置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侧部缓冲件,所述侧部缓冲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以及底部缓冲件,所述底部缓冲件与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所述侧部缓冲件和所述底部缓冲件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油箱的安装腔,所述侧部缓冲件、所述底部缓冲件的内端均设有缓冲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能够避免油箱直接撞击周围部件,对油箱形成有效的防护。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也设有与所述底部缓冲件在竖直方向相对的缓冲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层为泡沫塑料层或橡胶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层为依次叠置的多层结构,所述缓冲层自内向外密度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油箱的外壁之间还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连接在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油箱中的至少一个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层内设有可吸收油脂的吸油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部缓冲件包括侧部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侧部支撑板内侧的第一侧部弹簧以及连接在所述侧部支撑板外侧的第二侧部弹簧,所述第一侧部弹簧的内端与相应的缓冲层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弹簧的外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缓冲件包括底部支撑板以及与所述底部支撑板连接的底部弹簧,所述底部弹簧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之间或所述底部弹簧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相应的缓冲层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与相应的缓冲层之间还设有限位保护件。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油箱以及所述的油箱保护装置,所述油箱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与油箱保护装置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油箱保护装置100,油箱200,壳体10,侧部缓冲件20,侧部支撑板21,第一侧部弹簧22,第二侧部弹簧23,底部缓冲件30,底部支撑板31,底部弹簧32,缓冲层40,防火层50,限位保护件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包括:壳体10、侧部缓冲件20以及底部缓冲件30。侧部缓冲件20与壳体10的侧壁连接,底部缓冲件30与壳体10的底壁连接,侧部缓冲件20和底部缓冲件30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油箱200的安装腔,侧部缓冲件20、底部缓冲件30的内端均设有缓冲层40。具体而言,设于侧部缓冲件20的内端的缓冲层40与油箱200的侧壁相对,设于底部缓冲件30的内端的缓冲层40与油箱200的底壁相对,缓冲层40可以与油箱200直接接触,也可以与油箱200间隔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箱保护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侧部缓冲件20和顶部缓冲件以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吸收撞击能量,削弱撞击冲击力,避免油箱200直接挤压周围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悬架横梁),而且通过进一步设置与油箱200的侧部和底部相对的缓冲层40,以对油箱200进行稳定支撑,缓冲效果更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的内顶壁也设有与底部缓冲件30在竖直方向相对的缓冲层40。由此,设置在壳体10的内顶壁上的缓冲层40能够避免发生事故时油箱200直接撞击壳体10的顶壁,进一步对油箱200的顶部形成防护。可选地,缓冲层40为泡沫塑料层或橡胶层。其中,缓冲层40可以是依次叠置的多层结构,缓冲层40自内向外密度逐渐增大。由此,缓冲层40的内侧的变形吸能效果更好,缓冲层40的外侧与壳体10连接的稳定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层40自内向外密度逐渐增大”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形:(1)缓冲层40的多层中每层的密度是恒定的,每相邻的两层中外层的密度大于内层的密度;(2)缓冲层40的多层中每层的密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大,每相邻的两层中外层在内外方向上的最小密度大于或等于内层在内外方向上的最大密度。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缓冲层40至少包括两层泡沫塑料层或两层橡胶层,缓冲层40也可以既包括泡沫塑料层也包括橡胶层。此外,相邻的两层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有利地,缓冲层40与油箱200的外壁之间还设有防火层50,防火层50连接在缓冲层40和油箱200中的至少一个上。具体而言,防火层50可以与缓冲层40连接,例如,防火层50通过粘接、压合等方式与缓冲层40的内表面连接,防火层50还可以与油箱200连接,防火层50可以包覆在油箱200外。由此,防火层50能够起到防火灭火作用,有效防止油箱200被引燃,增强了油箱200使用的安全性。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缓冲层40内设有可吸收油脂的吸油部。具体地,吸油部可以是设于缓冲层40内的吸油材料,也可以是能够吸油的机械结构。这样,缓冲层40能够在油箱200漏油时通过吸油部吸收泄漏的油液、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侧部缓冲件20包括侧部支撑板21、连接在侧部支撑板21内侧的第一侧部弹簧22以及连接在侧部支撑板21外侧的第二侧部弹簧23,第一侧部弹簧22的内端与相应的缓冲层40连接,第二侧部弹簧23的外侧与壳体10的内底壁连接。其中,第一侧部弹簧22为压缩弹簧,第二侧部弹簧23可以是板簧,第一侧部弹簧22和第二侧部弹簧23的个数均可以是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支撑板21可以是外套在侧部的缓冲层40外的环形套体,位于侧部的缓冲层40也可以形成为一个环形套。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部缓冲件20以及分布在侧部的缓冲层4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侧部支撑板21还可以是多个互相独立、互不连接的板体,多个侧部支撑板21可以环绕油箱200的侧壁设置,多个侧部支撑板21与多个侧部缓冲层40一一对应。由此,侧部缓冲件20形成为多级缓冲结构,缓冲撞击的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底部缓冲件30包括底部支撑板31以及与底部支撑板31连接的底部弹簧32,底部弹簧32连接在底部支撑件与壳体10的内底壁之间或底部弹簧32连接在底部支撑件与相应的缓冲层40之间。这样,撞击发生后油箱200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能够通过底部缓冲件30缓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顶壁与相应的缓冲层40之间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箱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侧部缓冲件(20),所述侧部缓冲件(20)与所述壳体(10)的侧壁连接;以及底部缓冲件(30),所述底部缓冲件(30)与所述壳体(10)的底壁连接,所述侧部缓冲件(20)和所述底部缓冲件(30)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油箱(200)的安装腔,所述侧部缓冲件(20)、所述底部缓冲件(30)的内端均设有缓冲层(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侧部缓冲件(20),所述侧部缓冲件(20)与所述壳体(10)的侧壁连接;以及底部缓冲件(30),所述底部缓冲件(30)与所述壳体(10)的底壁连接,所述侧部缓冲件(20)和所述底部缓冲件(30)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油箱(200)的安装腔,所述侧部缓冲件(20)、所述底部缓冲件(30)的内端均设有缓冲层(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顶壁也设有与所述底部缓冲件(30)在竖直方向相对的缓冲层(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0)为泡沫塑料层或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0)为依次叠置的多层结构,所述缓冲层(40)自内向外密度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箱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0)与所述油箱(200)的外壁之间还设有防火层(50),所述防火层(50)连接在所述缓冲层(40)和所述油箱(200)中的至少一个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晰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