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37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通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良品率高,可以很好的保证原料的活性,所得的水产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防病保健的功能,且可以能促进水产品的生长,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quatic fe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aquatic feed processing,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sesame meal 15~20, Bodo powder 8~12, lysine 5~9, methionine 5~9 copies, 5~10 copies, nano water binder duckweed powder 5~8 parts, shell powder 0.5 ~ 1, the fish in the dirty powder 15~18 copies, 5~10 copies, ebony 1.3 Chlorella - 2.7, wheat aleurone 10~20, a little red 4~8, Ginkgo biloba 3~6, castor leaf 4~6, ion ligand 2~5, vitacoenzyme, 3~6 compound enzyme agent 5~10, 5~7 copies of probiotics. The yield rate of the invention is high, can guarantee a good activ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 aquatic feed balanced nutrition, phagostimulating effect, has a very good role in promoting diges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aquatic products,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aquat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产动物的养殖生产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密度、集约化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同时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集约化养殖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质的控制和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养殖成本,适量投饵、减少残饵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和膨胀饲料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世界饲料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饲料厂越来越多地利用高温短时加工设备诸如制粒机、膨化机、深度调质器以及通用熟化制粒机等,对配合饲料进行调质、膨化、膨胀、制粒等处理,这些高温处理工艺能有效杀死一些有害物质如沙门氏菌,降低或抑制抗营养因子,同时可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在这些加工工艺中,由于受高温、高压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以粉末方式添加的热敏性成分,如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氨基酸、多肽、药物等受到严重破坏,这无疑导致饲料品质下降或饲料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良品率高,可以很好的保证原料的活性,所得的水产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防病保健的功能,且可以能促进水产品的生长,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分称取: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S2、将称取的乌梅去核后与称取的一点红、银杏叶、蓖麻叶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加入6倍体积的90%甲醇或乙醇溶液,处理1~3分钟,固液分离后,回收甲醇或乙醇溶液,浓缩,使得提取物呈稠膏状,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萃取3次,回收溶剂后,得萃取液;S3、将称取的芝麻粕、豆虫粉、浮萍粉、小球藻、鱼内脏冻干粉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酶解罐内,用称取的复合酶剂进行酶解触蒸,酶解触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压力为6~9Mpa、温度20~25摄氏度、时间5~6h,第二阶段保持压力为9~11Mpa、温度25~35摄氏度、时间10~12h,第三阶段保持压力为3~5Mpa、温度35~40摄氏度、时间7~8h,得酶解混合物;S4、将酶解混合物与称取的赖氨酸、蛋氨酸、维酶素、离子配位体、益生菌制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包衣造粒机的饲料室中,将称取麦粒糊粉置于离心造粒机滚转锅内,以称取的纳米水性粘合剂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待载药微丸为24目~30目时,开启出料口,取出成品,40℃烘干,用标准筛筛分,收取24目~30目微丸,备用;S5、将称取的贝壳粉加入所得的萃取液中,搅拌均匀,高剪切乳化剂乳化均匀得包衣液,包衣过程持续搅拌;S6、将所得的载药微丸,40℃预热微丸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30~40℃,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优选地,所述贝壳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贝壳洗净后装窑,氮气气氛下,控制窑内温度以100~150℃/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至1000~1100℃,1000~1100℃高温煅烧15~25min后,自然降温至100~160℃,打开窑门;降至室温后,将经过烧制的贝壳进行超微粉碎,得贝壳粉。优选地,所述复合酶剂由蛋白酶、植酸酶、纤维素酶按质量比5:2:3所得。优选地,所述蛋白酶由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质量比3:1混合所得。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制剂由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按质量比3:2:1混合所得。优选地,所述鱼内脏冻干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鱼内脏清洗至无血色,送入超声破碎器经超声破碎处理,使其粒度小于3μm后,置于高压反应釜内,先通入氮气至高压反应釜内压力为1.0~2.4MPa,爆破处理8~2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高压反应釜内压力为2.4~2.8MPa,蒸汽爆破处理0.5~2.5min后,室温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冷冻干燥即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良品率高,可以很好的保证原料的活性,所得的水产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防病保健的功能,且可以能促进水产品的生长,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其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复合酶剂由蛋白酶、植酸酶、纤维素酶按质量比5:2:3所得。其中,蛋白酶由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质量比3:1混合所得。所使用的益生菌制剂由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按质量比3:2:1混合所得。所使用的鱼内脏冻干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鱼内脏清洗至无血色,送入超声破碎器经超声破碎处理,使其粒度小于3μm后,置于高压反应釜内,先通入氮气至高压反应釜内压力为1.0~2.4MPa,爆破处理8~2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高压反应釜内压力为2.4~2.8MPa,蒸汽爆破处理0.5~2.5min后,室温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冷冻干燥即得。其余原料均为市售。实施例1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分称取:芝麻粕15份、豆虫粉8份、赖氨酸5份、蛋氨酸5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份、浮萍粉5份、贝壳粉0.5份、鱼内脏冻干粉15份、小球藻5份、乌梅1.3份、麦粒糊粉10份、一点红4份、银杏叶3份、蓖麻叶4份、离子配位体2份、维酶素3份、复合酶剂5份、益生菌制剂5份;S2、将称取的乌梅去核后与称取的一点红、银杏叶、蓖麻叶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加入6倍体积的90%甲醇或乙醇溶液,处理1~3分钟,固液分离后,回收甲醇或乙醇溶液,浓缩,使得提取物呈稠膏状,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萃取3次,回收溶剂后,得萃取液;S3、将称取的芝麻粕、豆虫粉、浮萍粉、小球藻、鱼内脏冻干粉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酶解罐内,用称取的复合酶剂进行酶解触蒸,酶解触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压力为6~9Mpa、温度20~25摄氏度、时间5~6h,第二阶段保持压力为9~11Mpa、温度25~35摄氏度、时间10~12h,第三阶段保持压力为3~5Mpa、温度35~40摄氏度、时间7~8h,得酶解混合物;S4、将酶解混合物与称取的赖氨酸、蛋氨酸、维酶素、离子配位体、益生菌制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包衣造粒机的饲料室中,将称取麦粒糊粉置于离心造粒机滚转锅内,以称取的纳米水性粘合剂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待载药微丸为24目~30目时,开启出料口,取出成品,40℃烘干,用标准筛筛分,收取24目~30目微丸,备用;S5、将称取的贝壳粉加入所得的萃取液中,搅拌均匀,高剪切乳化剂乳化均匀得包衣液,包衣过程持续搅拌;S6、将所得的载药微丸,40℃预热微丸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分称取: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S2、将称取的乌梅去核后与称取的一点红、银杏叶、蓖麻叶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加入6倍体积的90%甲醇或乙醇溶液,处理1~3分钟,固液分离后,回收甲醇或乙醇溶液,浓缩,使得提取物呈稠膏状,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萃取3次,回收溶剂后,得萃取液;S3、将称取的芝麻粕、豆虫粉、浮萍粉、小球藻、鱼内脏冻干粉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酶解罐内,用称取的复合酶剂进行酶解触蒸,酶解触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压力为6~9Mpa、温度20~25摄氏度、时间5~6h,第二阶段保持压力为9~11Mpa、温度25~35摄氏度、时间10~12h,第三阶段保持压力为3~5Mpa、温度35~40摄氏度、时间7~8h,得酶解混合物;S4、将酶解混合物与称取的赖氨酸、蛋氨酸、维酶素、离子配位体、益生菌制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包衣造粒机的饲料室中,将称取麦粒糊粉置于离心造粒机滚转锅内,以称取的纳米水性粘合剂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待载药微丸为24目~30目时,开启出料口,取出成品,40℃烘干,用标准筛筛分,收取24目~30目微丸,备用;S5、将称取的贝壳粉加入所得的萃取液中,搅拌均匀,高剪切乳化剂乳化均匀得包衣液,包衣过程持续搅拌;S6、将所得的载药微丸,40℃预热微丸3min,置于流化床包衣机内,采用底喷式,喷液速度为4.0~5.0mL/min,入风频率为30~40Hz,流化床包衣机内的温度始终维持30~40℃,包衣结束,包衣微丸继续在流化床内干燥一段时间取出,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分称取:芝麻粕15~20份、豆虫粉8~12份、赖氨酸5~9份、蛋氨酸5~9份、纳米水性粘合剂5~10份、浮萍粉5~8份、贝壳粉0.5~1份、鱼内脏冻干粉15~18份、小球藻5~10份、乌梅1.3~2.7份、麦粒糊粉10~20份、一点红4~8份、银杏叶3~6份、蓖麻叶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复合酶剂5~10份、益生菌制剂5~7份;S2、将称取的乌梅去核后与称取的一点红、银杏叶、蓖麻叶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粉碎后搅拌均匀,加入6倍体积的90%甲醇或乙醇溶液,处理1~3分钟,固液分离后,回收甲醇或乙醇溶液,浓缩,使得提取物呈稠膏状,再用水饱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萃取3次,回收溶剂后,得萃取液;S3、将称取的芝麻粕、豆虫粉、浮萍粉、小球藻、鱼内脏冻干粉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酶解罐内,用称取的复合酶剂进行酶解触蒸,酶解触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压力为6~9Mpa、温度20~25摄氏度、时间5~6h,第二阶段保持压力为9~11Mpa、温度25~35摄氏度、时间10~12h,第三阶段保持压力为3~5Mpa、温度35~40摄氏度、时间7~8h,得酶解混合物;S4、将酶解混合物与称取的赖氨酸、蛋氨酸、维酶素、离子配位体、益生菌制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包衣造粒机的饲料室中,将称取麦粒糊粉置于离心造粒机滚转锅内,以称取的纳米水性粘合剂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待载药微丸为24目~30目时,开启出料口,取出成品,40℃烘干,用标准筛筛分,收取24目~30目微丸,备用;S5、将称取的贝壳粉加入所得的萃取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民周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周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