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79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包括收缩段、斜切段、静压腔、斜掠Coanda壁面、控制孔和流量控制阀。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改变静压腔和控制孔的压强,从而引起所述斜掠Coanda壁面上的静压变化,使发动机喷流与斜掠Coanda壁面的距离和夹角改变,产生矢量角连续可变的矢量推力,而喷管壁面无需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管采用多控制孔式和斜掠壁面布局,克服了现有基于Coanda效应的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存在的推力矢量角控制曲线突跳和滞回问题,实现了推力矢量角连续控制。与现有基于控制缝形式的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相比,采用多控制孔式结构提高了喷管壁面刚性,从而提高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制造难度,使之更具工程实用性。

A wedge shaped multi control hole type fluid thrust vectoring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控制
,具体是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
技术介绍
推力矢量技术可用于增加飞机的升力、减小配平阻力、提高过失速机动的性能,以及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或真空中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在军用、民用航空航天器上都有较大的需求。目前常见的推力矢量喷管分为机械推力矢量喷管和流体推力矢量喷管两种。机械推力矢量技术利用机械装置带动喷管或整个发动机旋转,原理较简单,控制规律明确,目前已在少量的飞行器上应用,但结构复杂、重量大、寿命短的缺点制约了其推广应用。流体推力矢量喷管通过注入二次流控制喷流的偏转流动,因此喷管的壁面无需活动,使推力矢量喷管能够大幅减重;但注入二次流往往需要额外的气源,如从发动机压气机、喷管中引气或携带高压气瓶、挥发性液体,导致系统不紧凑和复杂化,或者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有一定影响,损失的推力可能会抵消其减重的效果。现有的有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目前还难以实用,只在一些弹道导弹或者小型无人验证机上应用。近年来,出现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概念,即省去了气源,直接从外流中自然吸气或从喷流中引出一小部分气体作为二次流。比如,利用喷流的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包括收缩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切段、流量控制阀、静压腔、斜掠Coanda壁面、控制孔;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上控制阀和下控制阀,所述静压腔包括上静压腔和下静压腔,所述斜掠Coanda壁面包括上壁面和下壁面,所述控制孔包括上控制孔和下控制孔;所述收缩段出口与所述斜切段入口密封连接,所述斜切段出口与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无缝连接,所述上、下壁面的安装完全对称;所述上壁面与所述斜切段的上侧外壁、所述斜切段的左右侧壁共同组成所述上静压腔;所述下壁面与所述斜切段的下侧外壁、所述斜切段的左右侧壁共同组成所述下静压腔;所述上、下静压腔分别安装有所述上、下控制阀;在所述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包括收缩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切段、流量控制阀、静压腔、斜掠Coanda壁面、控制孔;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上控制阀和下控制阀,所述静压腔包括上静压腔和下静压腔,所述斜掠Coanda壁面包括上壁面和下壁面,所述控制孔包括上控制孔和下控制孔;所述收缩段出口与所述斜切段入口密封连接,所述斜切段出口与所述上壁面和所述下壁面无缝连接,所述上、下壁面的安装完全对称;所述上壁面与所述斜切段的上侧外壁、所述斜切段的左右侧壁共同组成所述上静压腔;所述下壁面与所述斜切段的下侧外壁、所述斜切段的左右侧壁共同组成所述下静压腔;所述上、下静压腔分别安装有所述上、下控制阀;在所述上、下壁面上靠近所述斜切段出口的位置,开设有一排或数排所述控制孔,所述控制孔为通孔,连通所述静压腔与喷流;所述上壁面上的控制孔为上控制孔,所述下壁面上的控制孔为下控制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多控制孔式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入口为圆形,所述入口用于与发动机的喷口相连,所述收缩段的出口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多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星顾蕴松龚东升赵雄温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