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57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包括U型螺栓、弹簧、和固定板,固定板包括中间板、左板和右板,三者的端截面呈T型,在左板上开有用于固定的左板安装孔,在中间板上开有用于固定的中间板安装孔,U型螺栓设置在右板上,U型螺栓在右板上自由活动,在U型螺栓上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第二螺母,两个第二螺母均位于右板的同侧,第二螺母与中间板分别位于右板的两侧;在U型螺栓上还设有弹簧和第一螺母,弹簧一端抵接在右板上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螺母,在U型螺栓的弯曲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低了电梯维护保养成本,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同时避免了补偿链或补偿缆与支架之间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
本技术属于电梯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
技术介绍
电梯补偿装置主要为补偿链或补偿缆结构,其作用是消除或减小曳引式电梯运行过程中因悬挂绳和随行电缆的长度变化而引起的曳引轮上的扭矩不平衡,起到节能和改善曳引性能的目的。现有的补偿装置主要通过轿厢、对重上的U型螺栓和带挂钩的补偿装置,现有的U型结构的补偿装置支架与补偿缆或补偿链为硬性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缆或补偿链经常会出现与U型支架的瞬间冲击和摩擦,长时间的摩擦和冲击加剧了支架的磨损,缩短了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大了电梯的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补偿缆与固定补偿缆的支架设计成弹性连接,减少支架与补偿缆的冲击与摩擦,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以便降低电梯的维护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包括U型螺栓、弹簧、和固定板,固定板包括中间板、左板和右板,中间板位于左板和右板之间,三者的端截面呈T型,在左板上开有用于固定的左板安装孔,在中间板上开有用于固定的中间板安装孔,U型螺栓设置在右板上,U型螺栓在右板上自由活动,在U型螺栓上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第二螺母,两个第二螺母均位于右板的同侧,第二螺母与中间板分别位于右板的两侧,第二螺母位于右板的下部,中间板位于右板的上部;在U型螺栓上还设有弹簧和第一螺母,弹簧一端抵接在右板上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螺母,在U型螺栓的弯曲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进一步的,在U型螺栓上还设有压板,压板上开有两个通孔,使得压板在U型螺栓上自由活动;压板位于第一螺母与弹簧之间;压板能防止弹簧的旋转造成螺母的松脱;进一步的,在U型螺栓上还设有橡胶板,橡胶板位于第二螺母与右板之间,减少第二螺母与右板的冲击与摩擦;进一步的,在弹簧与右板之间设置橡胶垫片,用于分离弹簧与右板,防止弹簧与右板之间产生噪音;进一步的,中间板上开有两个中间板安装孔,增大中间板与轿厢架或与对重架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压板为硬质橡胶板制成,厚度为10-20m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补偿装置支架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弹性支架的方式解决现有简单U型架的易磨损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电梯维护保养成本,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同时避免了补偿链或补偿缆与支架之间产生的噪音,提高电梯的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补偿装置支架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补偿装置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补偿装置支架另一视角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U型螺栓;2-弹簧;3-固定板;4-压板;10-第一螺母;11-第二螺母;31-中间板;32-左板;33-右板;310-中间板安装孔;320-左板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结合图1-3所示,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包括U型螺栓1、弹簧2、和固定板3,固定板3包括中间板31、左板32和右板33,中间板31位于左板32和右板33之间,三者的端截面呈T型,在左板32上开有用于固定的左板安装孔320,在中间板31,上开有用于固定的中间板安装孔310,U型螺栓1设置在右板33上,U型螺栓1在右板33上自由活动,在U型螺栓1上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第二螺母11,两个第二螺母11均位于右板33的同侧,第二螺母11与中间板31分别位于右板33的两侧,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螺母11位于右板33的下部,中间板31位于右板33的上部;在U型螺栓1上还设有弹簧2和第一螺母10,弹簧2一端抵接在右板33上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螺母10,在U型螺栓1的弯曲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图中未示出耐磨橡胶套结构;其中,在U型螺栓1上还设有压板4,压板4上开有两个通孔,使得压板4在U型螺栓1上自由活动;压板4位于第一螺母10与弹簧2之间;压板4能防止弹簧的旋转造成螺母的松脱;其中,压板4为硬质橡胶板制成,厚度为10-20mm;其中,在U型螺栓1上还设有橡胶板,橡胶板位于第二螺母11与右板33之间,减少第二螺母11与右板33的冲击与摩擦;其中,在弹簧2与右板33之间设置橡胶垫片,用于分离弹簧与右板33,防止弹簧2与右板33之间产生噪音;其中,中间板31上开有两个中间板安装孔310,增大中间板与轿厢架或与对重架的连接强度;本技术使用方法:将固定板固定在轿厢架或对重架上,将第二螺母旋进U型螺栓上,在第二螺母上套设橡胶垫片,将U型螺栓穿过固定板的右板上的通孔,再将垫片套入U型螺栓上,在垫片上安装弹簧,弹簧顶部套设压板,压板外再用第一螺母锁紧固定,为了降低支架的噪声,拧紧第一螺母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补偿缆或补偿链安装在U型螺栓上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弹性支架的方式解决现有简单U型架的易磨损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电梯维护保养成本,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同时避免了补偿链或补偿缆与支架之间产生的噪音,提高电梯的使用舒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螺栓(1)、弹簧(2)、和固定板(3);固定板(3)包括中间板(31)、左板(32)和右板(33),三者的端截面呈T型;在左板(32)上开有左板安装孔(320),在中间板(31)上开有中间板安装孔(310);U型螺栓(1)设置在右板(33)上,U型螺栓(1)在右板(33)上自由活动,在U型螺栓(1)上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第二螺母(11),两个第二螺母(11)均位于右板(33)的同侧,第二螺母(11)与中间板(31)分别位于右板(33)的两侧;在U型螺栓(1)上还设有弹簧(2)和第一螺母(10),弹簧(2)一端抵接在右板(33)上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螺母(10),在U型螺栓(1)的弯曲部套设有耐磨橡胶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补偿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螺栓(1)、弹簧(2)、和固定板(3);固定板(3)包括中间板(31)、左板(32)和右板(33),三者的端截面呈T型;在左板(32)上开有左板安装孔(320),在中间板(31)上开有中间板安装孔(310);U型螺栓(1)设置在右板(33)上,U型螺栓(1)在右板(33)上自由活动,在U型螺栓(1)上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第二螺母(11),两个第二螺母(11)均位于右板(33)的同侧,第二螺母(11)与中间板(31)分别位于右板(33)的两侧;在U型螺栓(1)上还设有弹簧(2)和第一螺母(10),弹簧(2)一端抵接在右板(33)上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螺母(10),在U型螺栓(1)的弯曲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伟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维亚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