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214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分别装设在机架上;导料单元,其装接于机架;该导料单元用于将工件放置于布料单元上;第一驱动单元,其装设在机架上,且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与布料单元连接,以带动布料单元上表面抵靠在导料单元底部活动位移;布料单元,其与第一驱动单元装接;布料单元上设有若干个装料孔,该装料孔为一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的大孔用于置放工件,阶梯通孔的小孔供整料组件穿设;本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多工位快速整料、上料,保证物料在整料后保持平整,便于后续加工使用,提升整个上料效率,实现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诸多电子设备中,其外壳大多采用塑料壳体制作,塑料壳体与部件连接时一般都是采用螺纹连接,但是在塑料壳体注塑时很难成型细小的螺纹孔,而且,注塑成型的螺纹孔强度部不足,因此现有电子设备大多采用塑料壳体内嵌入金属件(金属螺母),以便于后续部件的连接,另外保证连接强度及稳定;现有在塑料件内部嵌入金属件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实现,具体为:工作人员抓取细小的金属件,将其套入加热棒端部,通过加热后对应塑料壳体需嵌入的部位,而后将已加热至高温的金属件融化塑料壳,冷却后金属件便嵌接在塑料壳体上;现有的人工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操作,对于不熟练的操作人员,容易发生烫伤事故;(2)加热后对应嵌入位压入,容易产生偏移或倾斜,导致后续对接时产品不对位;(3)取件难度大,将金属件套入已有一定温度的加热棒上,需穿戴厚重的防烫手套,但对应细小的金属件,在穿戴防烫手套后难以拾取;(4)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综上,现有上料装置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本新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所述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分别装设在机架上;导料单元,其装接于机架;该导料单元用于将工件放置于布料单元上;第一驱动单元,其装设在机架上,且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与布料单元连接,以带动布料单元上表面抵靠在导料单元底部活动位移;布料单元,其与第一驱动单元装接;该布料单元上设有若干个装料孔,该装料孔为一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的大孔用于置放工件,阶梯通孔的小孔供整料组件穿设;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布料单元活动位移,联动从导料单元下落在布料单元的工件随着位移进入布料单元的阶梯通孔;驱动整料组件动作,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所述导料单元、布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整料组件分别装设在机架上;导料单元,其装接于机架;该导料单元用于将工件放置于布料单元上;第一驱动单元,其装设在机架上,且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与布料单元连接,以带动布料单元上表面抵靠在导料单元底部活动位移;布料单元,其与第一驱动单元装接;该布料单元上设有若干个装料孔,该装料孔为一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的大孔用于置放工件,阶梯通孔的小孔供整料组件穿设;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布料单元活动位移,联动从导料单元下落在布料单元的工件随着位移进入布料单元的阶梯通孔;驱动整料组件动作,使其穿过阶梯通孔的小孔顶抵工件,以调整工件平整置入布料单元上阶梯通孔的大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单元为一布料板,其上表面垂直于导料单元;所述布料板上的装料孔对应导料单元开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料组件包括一连接座、第二驱动单元及调整柱,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固定在机架上,其驱动轴与连接座相接;所述调整柱设置在连接座,且对应布料板上的装料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动作,带动连接座上升,并联动调整柱穿设装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福叶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