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061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包括安装板和搅拌电机,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支撑架上固定有搅拌桶,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端连接的搅拌杆上设置有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搅拌杆中部套设有挡粒壳体,搅拌桶下端连接有固体输送管,固体输送管一端设置有送料电机,固体输送管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组件,固体输送管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出口与气固液均混器的固液混流进口通过送料主管道相连接,送料主管道侧壁设置有加水管,加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清洗的
,特别是压力容器内壁清洗的

技术介绍
清洗装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清洁而设计的机械设备,生活中常见的一般为对生活规则物体进行清洗,如进行底面清洗,楼房的外墙清洗,厨具的清洗,仓库的清洗等等,而对一些物品内部清洗较少,比如说压力容器,随着使用时间变长,这些管道内表面就会形成很多铁锈和油污,这些油污和铁锈会阻碍设备正常工作,而人工清洗又不是特别方便,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的压力容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能够使压力容器内壁清洗方便,清洗干净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包括安装板、搅拌电机、送料电机、气固液均混器、内导管、永磁体、穿线孔、驱动电机、压力容器、油污及气液分离箱和磁性颗粒,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架、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真空泵、管道支撑件、油污及气液分离箱和隔膜泵,支撑架上固定有搅拌桶,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端连接的搅拌杆上设置有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搅拌杆中部套设有挡粒壳体,挡粒壳体上设置有出水管,搅拌桶下端连接有固体输送管,固体输送管一端设置有送料电机,固体输送管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组件,固体输送管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出口与气固液均混器的固液混流进口通过送料主管道相连接,送料主管道侧壁设置有加水管,加水管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所述内导管两端面通过内导杆支撑杆固定在安装板上,内导管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前旋转端板,内导管另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后旋转端板,前旋转端板和后旋转端板内设置有圆弧凹槽,滚柱通过销钉设置在圆弧凹槽内,滚柱与内导管外圆柱面相切,前旋转端板和后旋转端板的导轴孔内穿设有导轴,前旋转端板外侧圆面上设置有外轮齿,导轴上设置有永磁体,导轴同一截面上的永磁体通过导线穿过穿线孔进行固定;所述前旋转端板的外轮齿与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带相连接;两处内导杆支撑杆一旁分别设置有管道支撑件,管道支撑件上放置有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一端与气固液均混器相连接,压力容器另一端与油污及气液分离箱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与搅拌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与搅拌桶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隔膜泵;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磁性颗粒。作为优选,所述挡粒壳体位于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之间,挡粒壳体呈倒置的漏斗状;所述前旋转端板和后旋转端板的内圆弧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缺口。作为优选,所述螺旋送料组件包括驱动轴和送料子体,驱动轴外圆对称设置有凸形卡条,驱动轴一端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送料子体内设置有传动孔,送料子体外圆上螺旋设置有送料叶片,传动孔与驱动轴形状相配,送料子体外侧涂设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厚度为3.2-7.5mm,送料子体多节依次穿设在驱动轴上。作为优选,所述气固液均混器的外腔体内部螺旋设置有螺旋管,螺旋管一端与固液混流进口相连接,固液混流进口另一端与压力容器进口端相连接,螺旋管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小孔,进气小孔的直径为0.5-1.2mm,螺旋管螺旋方向与前旋转端板旋转方向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油污及气液分离箱内部的斜底面上梯度设置有缓冲带,油污及气液分离箱进口管处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折形挡板,折形挡板与斜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油污及气液分离箱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油污及气液分离箱上端设置有油气出口管。作为优选,所述磁性颗粒中心为磁性核心,磁性核心外侧包设有耐磨外壳,耐磨外壳呈正八面体形,耐磨外壳外壳处开设有若干切削沟,切削沟的宽度为1.2-2.5mm,相邻切削沟之间的间距为0.25-0.5mm。作为优选,所述磁性颗粒在压力容器内位置分为三种情况:磁性颗粒在压力容器上内壁,所对应的受力方程为:磁性颗粒在压力容器下内壁,所对应的受力方程为:磁性颗粒在压力容器侧壁,所对应的受力方程为:式中,F摩为磁性颗粒与压力容器内侧壁之间摩擦力,ρ为压力容器内清洗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ρ1为耐磨外壳的密度,ρ2为磁性核心的密度,R为磁性核心的半径,μ为摩擦系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搅拌杆中部套设有挡粒壳体,可以对三通道送料管排出的磁性颗粒和水进行初步分离,方便水进行利用;设置有送料电机、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可以对气固液均混器内的固液进行含固量调节,保证磁性颗粒的密度和正常流动;外腔体内螺旋设置有螺旋管,螺旋管旋转方向与前旋转端板的旋转方向相同,很好保证气固液物质的流动效果;磁性颗粒的耐磨外壳上设置有若干切削沟,可以增加内壁的清洗和抛光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搅拌桶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驱动轴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送料子体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送料子体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气固液均混器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气固液均混器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前旋转端板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前旋转端板B-B剖面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永磁体一截面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油污及气液分离箱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磁性颗粒主视图;图14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磁性颗粒局部放大视图;图15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磁性颗粒位于压力容器上壁受力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磁性颗粒位于压力容器下壁受力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的磁性颗粒位于压力容器侧壁受力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支撑架、3-搅拌桶、4-搅拌电机、5-搅拌杆、6-上搅拌叶片、7-下搅拌叶片、8-挡粒壳体、81-出水管、9-固体输送管、10-送料电机、11-螺旋送料组件、111-驱动轴、112-凸形卡条、113-固定螺纹、114-送料子体、115-传动孔、116-送料叶片、117-耐磨涂层、12-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3-气固液均混器、131-外腔体、132-固液混流进口、133-螺旋管、134-进气小孔、135-进气口、14-送料主管道、15-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搅拌电机(4)、送料电机(10)、气固液均混器(13)、内导管(20)、永磁体(24)、穿线孔(241)、驱动电机(25)、压力容器(28)、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和磁性颗粒(31),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2)、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5)、真空泵(17)、管道支撑件(27)、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和隔膜泵(30),支撑架(2)上固定有搅拌桶(3),支撑架(2)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下端连接的搅拌杆(5)上设置有上搅拌叶片(6)和下搅拌叶片(7),搅拌杆(5)中部套设有挡粒壳体(8),挡粒壳体(8)上设置有出水管(81),搅拌桶(3)下端连接有固体输送管(9),固体输送管(9)一端设置有送料电机(10),固体输送管(9)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组件(11),固体输送管(9)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出口与气固液均混器(13)的固液混流进口(132)通过送料主管道(14)相连接,送料主管道(14)侧壁设置有加水管(16),加水管(16)与出水管(81)相连接,出水管(81)中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5);所述内导管(20)两端面通过内导杆支撑杆(19)固定在安装板(1)上,内导管(20)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前旋转端板(21),内导管(20)另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后旋转端板(22),前旋转端板(21)和后旋转端板(22)内设置有圆弧凹槽(215),滚柱(212)通过销钉(216)设置在圆弧凹槽(215)内,滚柱(212)与内导管(20)外圆柱面相切,前旋转端板(21)和后旋转端板(22)的导轴孔(211)内穿设有导轴(23),前旋转端板(21)外侧圆面上设置有外轮齿(214),导轴(23)上设置有永磁体(24),导轴(23)同一截面上的永磁体(24)通过导线穿过穿线孔(241)进行固定;所述前旋转端板(21)的外轮齿(214)与驱动电机(25)通过驱动带(26)相连接;两处内导杆支撑杆(19)一旁分别设置有管道支撑件(27),管道支撑件(27)上放置有压力容器(28),压力容器(28)一端与气固液均混器(13)相连接,压力容器(28)另一端与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与搅拌桶(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与搅拌桶(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隔膜泵(30);所述搅拌桶(3)内设置有磁性颗粒(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搅拌电机(4)、送料电机(10)、气固液均混器(13)、内导管(20)、永磁体(24)、穿线孔(241)、驱动电机(25)、压力容器(28)、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和磁性颗粒(31),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2)、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5)、真空泵(17)、管道支撑件(27)、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和隔膜泵(30),支撑架(2)上固定有搅拌桶(3),支撑架(2)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下端连接的搅拌杆(5)上设置有上搅拌叶片(6)和下搅拌叶片(7),搅拌杆(5)中部套设有挡粒壳体(8),挡粒壳体(8)上设置有出水管(81),搅拌桶(3)下端连接有固体输送管(9),固体输送管(9)一端设置有送料电机(10),固体输送管(9)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组件(11),固体输送管(9)另一端与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2)出口与气固液均混器(13)的固液混流进口(132)通过送料主管道(14)相连接,送料主管道(14)侧壁设置有加水管(16),加水管(16)与出水管(81)相连接,出水管(81)中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15);所述内导管(20)两端面通过内导杆支撑杆(19)固定在安装板(1)上,内导管(20)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前旋转端板(21),内导管(20)另一端外圆上套设有后旋转端板(22),前旋转端板(21)和后旋转端板(22)内设置有圆弧凹槽(215),滚柱(212)通过销钉(216)设置在圆弧凹槽(215)内,滚柱(212)与内导管(20)外圆柱面相切,前旋转端板(21)和后旋转端板(22)的导轴孔(211)内穿设有导轴(23),前旋转端板(21)外侧圆面上设置有外轮齿(214),导轴(23)上设置有永磁体(24),导轴(23)同一截面上的永磁体(24)通过导线穿过穿线孔(241)进行固定;所述前旋转端板(21)的外轮齿(214)与驱动电机(25)通过驱动带(26)相连接;两处内导杆支撑杆(19)一旁分别设置有管道支撑件(27),管道支撑件(27)上放置有压力容器(28),压力容器(28)一端与气固液均混器(13)相连接,压力容器(28)另一端与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与搅拌桶(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污及气液分离箱(29)与搅拌桶(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隔膜泵(30);所述搅拌桶(3)内设置有磁性颗粒(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混合旋转磁力压力容器内壁流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粒壳体(8)位于上搅拌叶片(6)和下搅拌叶片(7)之间,挡粒壳体(8)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