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970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包含有泵头,所述泵头的头端固定连接有变量液压马达,所述泵头内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量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泵头分布有圆周进水口,所述圆周进水口相对于所述主轴呈360°圆周分布,所述泵头的尾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主轴上设有开式叶轮;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式潜水排涝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涉及液压式潜水排涝泵。
技术介绍
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多,抗旱、排涝的需求不断扩大,现阶段抗旱排涝基本采用自吸泵或者传统式铸铁抗旱抢险泵,而这两种泵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重量大、人工操作难度大、水泵淹没深度大、泵易堵塞等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给抗旱排涝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液压式潜水排涝泵,以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包含有泵头,所述泵头的头端固定连接有变量液压马达,所述泵头内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量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泵头分布有圆周进水口,所述圆周进水口相对于所述主轴呈360°圆周分布,所述泵头的尾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主轴上设有开式叶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优选的,所述主轴的尾端套有水润滑轴承。利用水润滑轴承对主轴的尾端进行保护。作为优选的,所述主轴上设有机械密封和油封。利用机械密封盒油封防止沿主轴泄露,避免出现漏气,保证了泵体的吸水功率,保证了泵体的工作质量。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出设有进水端盖。利用进水端盖避免进水量过大而对泵体造成损伤。作为优选的,所述泵头的外侧壁的中部和头端还设有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利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使泵体可承受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力,也使泵体可选择性进行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作为优选的,所述泵头的材质为航空铝合金材质。通过利用航空铝合金材质制作泵头,降低了整个泵体的重量,使泵体便于移动和调节。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水润滑轴承对主轴的尾端进行保护。3.本专利技术利用机械密封盒油封防止沿主轴泄露,避免出现漏气,保证了泵体的吸水功率,保证了泵体的工作质量。4.本专利技术利用进水端盖避免进水量过大而对泵体造成损伤。5.本专利技术利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使泵体可承受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力,也使泵体可选择性进行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6.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航空铝合金材质制作泵头,降低了整个泵体的重量,使泵体便于移动和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液压式潜水排涝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泵头2.变量液压马达3.主轴4.圆周进水口5.出水口6.开式叶轮7.水润滑轴承8.机械密封9.油封10.进水端盖11.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包含有泵头1,所述泵头的头端固定连接有变量液压马达2,所述泵头内部设有主轴3,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量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泵头分布有圆周进水口4,所述圆周进水口相对于所述主轴呈360°圆周分布,所述泵头的尾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主轴上设有开式叶轮6。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主轴的尾端套有水润滑轴承7。利用水润滑轴承对主轴的尾端进行保护。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主轴上设有机械密封8和油封9。利用机械密封盒油封防止沿主轴泄露,避免出现漏气,保证了泵体的吸水功率,保证了泵体的工作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进水口出设有进水端盖10。利用进水端盖避免进水量过大而对泵体造成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泵头的外侧壁的中部和头端还设有双列角接触球轴承11。利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使泵体可承受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力,也使泵体可选择性进行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泵头的材质为航空铝合金材质。通过利用航空铝合金材质制作泵头,降低了整个泵体的重量,使泵体便于移动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变量液压马达(具备高转速、低扭矩特性)驱动主轴3转动,带动开式叶轮6转动,变量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压产生驱动转矩,作为水泵的动力源,介质从圆周进水口4进入开式叶轮6进口后,被均匀地导向开式叶轮6。旋转的开式叶轮6带动介质同步旋转,同时由于叶片旋转,叶片上部的介质流速要增大,而下部的流速要减小,根据伯努利方程式,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而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由于叶片周围这种速度和压力的变化就产生一种了向上的推力,这种力称为升力,介质则随着这股升力进入管网中。,通过以上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压式潜水排涝泵,通过利用变量液压马达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叶轮的转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利用开式叶轮避免出现颗粒泵堵现象,通过在泵头的尾端设置出水口,降低了泵体的淹没高度,达到减轻设备重量、降低操作难度、降低水泵淹没高度、避免泵堵和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液压式潜水排涝泵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式潜水排涝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头,所述泵头的头端固定连接有变量液压马达,所述泵头内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量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泵头分布有圆周进水口,所述圆周进水口相对于所述主轴呈360°圆周分布,所述泵头的尾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主轴上设有开式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泵头,所述泵头的头端固定连接有变量液压马达,所述泵头内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量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泵头分布有圆周进水口,所述圆周进水口相对于所述主轴呈360°圆周分布,所述泵头的尾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主轴上设有开式叶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潜水排涝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尾端套有水润滑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星泵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