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40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包括有螺母本体和螺栓,所述螺母本体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本体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沿所述螺母本体轴线方向剖切的切口,所述螺母本体上位于第一螺纹孔外,且对应于切口的部分设置有垂直穿过该切口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配合装设有上述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栓螺母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推力、抗扭能力,紧固性更好,更能够避免被紧固件松动和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栓螺母结构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螺栓螺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螺纹紧固结构普遍应用在各行各业,螺纹紧固结构的防松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使用条件恶劣,可靠性要求高的机械设备,例如汽车、铁路、航空设备等。螺栓螺母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紧固件,其具有用途广泛、通用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和大量应用于多个
在止回结构的设计和技术上,目前的螺栓螺母结构仍使用一些常规方法。例如,其中的一个方法是在螺栓末端设置反向螺纹,当螺栓与相配合的原螺母被拧紧张固定后,可进一步在螺栓的末端反向螺纹处拧上反向螺母,拧紧该反向螺母并使其紧紧贴在原螺母上,从而使得原螺母无法反向旋转,可有效地防止产生螺栓-螺母结构产生松动或脱落的现象,实现止回效果。但是,这种螺栓螺母结构并不能取得完全令人满意的止回效果,尤其是剧烈振动的机械装置或高速转动的转轴上长期使时,同样会产生反向螺母松动的问题,当该反向螺母松动后,进而导致原螺母同样会慢慢产生松动,若不及时锁紧,会导致使用该螺栓螺母结构的机械装置和/或设备产生各种严重问题,甚至得以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加强其止回效果,从而增强紧固性、延长使用时间。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具有更强的抗推力、抗扭能力,紧固性更好,更能够避免被紧固件松动和脱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包括有螺母本体和螺栓,所述螺母本体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本体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沿所述螺母本体轴线方向剖切的切口,所述螺母本体上位于第一螺纹孔外,且对应于切口的部分设置有垂直穿过该切口并用于将切口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配合装设有上述螺栓。优选的,所述螺母本体的外表面包括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侧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被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侧面包括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平面和与该平面对应连接的两弧形面,所述切口位于所述两弧形面的其中任一弧形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沿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开口处凸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宽度为2-4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为沉头孔。优选的,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在螺母本体上开设有切口,且在螺母本体上对应于该切口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在使用时,螺母本体上的第一螺纹孔可与相应的螺纹部件上的螺纹直接配合,锁在螺纹部件上;然后,在第二螺纹孔上配合上螺栓,通过螺栓的配合锁紧,使得螺母本体上的切口的宽度缩小,从而使得螺母本体产生将螺纹部件抱紧住的力,将螺纹部件进一步抱紧。这样,螺母本体能够更加稳固且有效锁紧在螺纹部件上,可以避免螺母本体在螺纹部件松动或脱落。因此,本技术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具有更强的抗推力、抗扭能力,紧固性更好,更能够避免被紧固件松动和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螺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B方向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母本体;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凸起部;2-螺栓;3-切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螺栓螺母结构,包括有螺母本体1和螺栓2,所述螺母本体1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本体1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螺母本体1上开设有沿所述螺母本体1轴线方向剖切的切口3,所述螺母本体1上位于第一螺纹孔11外,且对应于切口3的部分设置有垂直穿过该切口3的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上配合装设有上述螺栓2。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螺母本体1的外表面包括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侧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被上述第一螺纹孔11贯穿;所述侧面包括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平面和与该平面对应连接的两弧形面,所述切口3位于所述两弧形面的其中任一弧形面上。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可用扳手夹持螺母本体1上的两个平面,进而将螺母本体1螺装于与其配合的螺纹部件(图中未给出)上,有利于将被紧固件锁住。当需要更换被紧固件时,同样可以通过扳手夹持螺母本体1上的两个平面,将螺母本体1在螺纹部件上的拆卸下来。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面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沿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开口处凸设有凸起部13,所述凸起部13的宽度为2-4毫米。具体的,凸起部13大致呈环形,凸起部13的宽度为3毫米;这里,由于螺母本体1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凸设有凸起部13,当螺母本体1螺装于螺纹部件上时,螺母本体1上的凸起部13可以直接抵靠于被紧固部件上,减少与被紧固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被紧固部件在工作时对螺母本体1的作用(推力或反向扭力),进而能够使本技术锁紧时更加稳固、可靠。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为沉头孔。这样,第二螺纹孔12在装配螺栓2时不会对其它设备或装置造成影响或干扰。有利于缩小本体用新型的整体体积。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栓2为内六角螺栓。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的,凸起部13与螺母本体1一体成型,这样方便加工和制造;凸起部13的外径为24毫米,第一螺纹孔11的孔径为16毫米,第二螺纹孔12的孔径为4毫米;螺母本体1的宽度为12毫米,螺母本体1上一对平面之间的距离为24毫米;螺母本体1上弧形面的直径为30毫米。本技术采用上述尺寸设计,能够使本技术在使用时,达到最好的锁紧和紧固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具有更强的抗推力、抗扭能力,紧固性更好,更能够避免被紧固件松动和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螺栓螺母结构主要用于螺装在转轴上,并对转轴上的齿轮或带轮的抵顶锁紧。实现防止齿轮或带轮在随转轴转动时松脱或脱落。所以,更加安全、可靠。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螺栓螺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母本体和螺栓,所述螺母本体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本体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沿所述螺母本体轴线方向剖切的切口,所述螺母本体上位于第一螺纹孔外,且对应于切口的部分设置有垂直穿过该切口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配合装设上述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母本体和螺栓,所述螺母本体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本体共轴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沿所述螺母本体轴线方向剖切的切口,所述螺母本体上位于第一螺纹孔外,且对应于切口的部分设置有垂直穿过该切口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配合装设上述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的外表面包括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侧面;所述第一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生李金生陈贵明
申请(专利权)人:达秦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