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以与一壳盖部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机定子通过电机引出线连接至接线柱,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壳盖部,并且电机定子与所述壳盖部、接线柱与所述壳盖部的安装面都位于所述壳盖部与壳体形成封闭腔体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涡旋压缩机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缩机在将电机引出线从电机定子连接到接线柱时具有以下特点和弊端:1)现有多数压缩机的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进行安装。由于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内侧气压力高于外侧大气压,当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安装时,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迫使接线柱端板与其对配安装面呈分离趋势,不利于接线柱端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并且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最终作用在接线柱的紧固件之上,紧固件承受很大的压力。紧固件除了需要克服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差之外,还需要对接线柱端面再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使接线柱端面与其对配安装面严密贴合以实现密封。这种安装方式对接线柱以及紧固件的强度要求很高,不利于压缩机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2)在压缩机内部,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可能有一部分的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以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由于制冷剂与水分及杂质的绝缘性较差,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其中会导致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的绝缘性下降。3)当空调系统充注较多制冷剂或者压缩机运转并停机之后,很可能会有一部分混有润滑油以及微量水分和杂质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低压腔。如果该液态制冷剂浸到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压缩机的绝缘性会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其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便于接线柱的装配,并且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以与一壳盖部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机定子通过电机引出线连接至接线柱,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壳盖部,并且电机定子与所述壳盖部、接线柱与所述壳盖部的安装面都位于所述壳盖部与壳体形成封闭腔体的内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由于接线柱安装在压缩机内部低压侧,而且压缩机的内侧压力大于外部压力,压缩机的内外侧压差作用在接线柱端板并迫使端板贴紧壳盖部的内壁。接线柱的密封件不需要对接线柱端板施加太大的压力即可实现接线柱与静涡盘的低压侧端面之间的较好密封。2)接线柱安装在低压侧时,接线柱与密封件的受力情况更好,对接线柱以及密封件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相关零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3)在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连接部位增加绝缘防护装置,进一步降低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导电部分暴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能。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件的立体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面图。图15为图14的局部视图O。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优选地为电动汽车用涡旋压缩机。下面以立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涡旋泵体轴线采用立式布置的压缩机为例描述各个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优选地供电动汽车使用,但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首先结合图1至图1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3、包括静涡盘2和动涡盘15的压缩机构及电机机构。优选地,立式压缩机还包括上盖1。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可选地,壳体3为铸造件。壳体3包括一挡墙,挡墙将容置空间划分为低压腔309和控制器腔302。低压腔309容置电机机构。控制器腔302设有一第二开口。立式压缩机还包括控制器腔盖4和电控部件。控制器腔盖4密封第二开口。具体而言,制器腔盖4和壳体3通过密封圈9(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10实现密封和紧固。电控部件设置在控制器腔盖4和挡墙之间的控制器腔302内。可选地,壳体3上还设置有孔307及用于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的壳体接线孔。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优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形成的容置空间可选地为类长方体。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容置空间例如还可以是类圆柱体、类正方体等形状。可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通过密封圈7(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8实现密封和紧固。优选地,静涡盘为耐磨高强度铝合金件,例如锻造铝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等等(其中,高强度铝合金件的材料强度和致密性均优于普通铸造件)。可选地,静涡盘2和壳体3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支脚207、303,以将压缩机安装在汽车内。上盖1与静涡盘2的高压侧206之间形成高压腔2014。高压腔2014内安装有排气阀片30和排气挡板。可选地,通过密封圈5(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及螺栓6实现上盖1和静涡盘2的密封和紧固。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还形成有吸气腔203。静涡盘2上还设置有与高压腔2014相连通的排气口2012以及与吸气腔203相连通的吸气口2010。静涡盘2还设置有吸气螺纹孔2011和排气螺纹孔。吸气腔203与吸气口2010连通。换言之,高强度铝合金材质的静涡盘2作为压缩机外壳的一部分,压缩机的吸气口2010、排气口2012均设在静涡盘2上。由于高强度铝合金,例如锻造或挤压铸造等材料的材料强度和致密性都优于铸件,因此吸气口2010、排气口2012的气密性和螺纹强度更好。同时,铸造的壳体3的机加工部位和机加工面积较少,壳体3的气密性更好,进而可提高整机的气密性。动涡盘15位于容置空间内。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以与一壳盖部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所述电机定子(12)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21)安装在壳盖部,并且电机定子(12)与所述壳盖部、接线柱(21)与所述壳盖部的安装面都位于所述壳盖部与壳体(3)形成封闭腔体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以与一壳盖部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所述电机定子(12)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21)安装在壳盖部,并且电机定子(12)与所述壳盖部、接线柱(21)与所述壳盖部的安装面都位于所述壳盖部与壳体(3)形成封闭腔体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包括柱体(2101)和端板(2102),所述壳盖部设有供所述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及环绕壳盖部供所述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所述通孔设置的朝向所述电机机构开口的凹槽,所述端板(2102)背离所述电机机构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位于所述壳体(3)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12)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3)的底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所述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所述静涡盘(2)作为所述壳盖部,且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所述容置空间;动涡盘(15),所述动涡盘(1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15)设有涡旋齿(1501)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峰王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