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016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脚,连接板,固定组件和减震器,桥梁包括面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脚设置在支撑板上方且位于支撑板两端,支撑脚上方设置面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且位于支撑柱两侧,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面板下方,固定组件位于支撑脚两侧,减震器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和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桥梁的抗震结构能够增强面板与支撑柱的连接稳定性,使桥梁更稳固;此外,通过设置减震器,能够在受到震动时,有效缓冲震动,降低震动对桥梁的损害。

Aseismic structure of a bridge

The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foot, connecting plate, a fixing component and the shock absorber, the bridge comprises a panel and a supporting column, the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ole, the supporting foo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oard and is located above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 support leg is arranged above the panel.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 columns on both sides, the fix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panel, the fixed component is in the supporting foot on both sides of the shock absorber,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component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aseismatic structure of the bridge can enhance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between the pane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make the bridge more stable. In addition, by setting up the shock absorber, it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vibration and reduce damage to the bridge when it is vib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在设计和施工建造时,均需要考虑震动问题。在地震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需要保证桥梁的结构稳固和安全。但是,有些桥梁虽然在强度上能够承受地震的振动力,但由于桥梁上部、下部结构联结不牢,整体性差,往往会造成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桥梁破坏。梁桥受到震动后会造成墩台开裂、倾斜、折断或下沉;支座弯扭、断裂、倾倒或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较稳固,能够有效缓冲震动,施工速度较快的桥梁的抗震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脚,连接板,固定组件和减震器,桥梁包括面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脚设置在支撑板上方且位于支撑板两端,支撑脚上方设置面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且位于支撑柱两侧,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面板下方,固定组件位于支撑脚两侧,减震器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和连接板连接。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在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连接板,第一、第二板块通过连接板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所述固定组件与减震器通过第一枢转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减震器通过第二枢转件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顶板和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第一顶板下方,第一顶板与面板连接,安装板与减震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二顶板和柱体,第二顶板设置在面板底部,柱体设置在第二顶板和支撑板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有两个,两个减震器设置在支撑柱两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桥梁的抗震结构能够增强面板与支撑柱的连接稳定性,使桥梁更稳固;此外,通过设置减震器,能够在受到震动时,有效缓冲震动,降低震动对桥梁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桥梁的抗震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桥梁的抗震结构包括支撑板1,支撑脚2,连接板3,固定组件4和减震器5,桥梁包括面板6和支撑柱7,所述支撑板1设置在支撑柱7上。支撑脚2设置在支撑板1上方且位于支撑板两端,支撑脚2上方设置面板6,所述连接板3设置在支撑板1底部且位于支撑柱7两侧。所述固定组件4设置在面板6下方,固定组件4位于支撑脚两侧。减震器5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4和连接板3连接。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减震器,两个减震器设置在支撑柱两侧,减震器倾斜设置,减震器为筒式减震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板两侧的支撑脚,能够使连接板两侧的受力更均匀,防止面板晃动;同时,能够增强面板的稳固性。此外,通过设置减震器,能够缓冲桥梁受到的震动,降低面板受损的风险。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在支撑板1包括第一板块11,第二板块12和连接板13,第一、第二板块通过连接板13连接,从而便于支撑板尺寸较大时的连接,提升施工速度。所述减震器5包括第一枢转件51和第二枢转件52,所述固定组件4与减震器通过第一枢转件51连接,所述连接板3与减震器通过第二枢转件52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减震器与固定组件、连接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顶板41和安装板42,安装板42设置在第一顶板41下方,第一顶板41与面板6连接,安装板42与减震器5连接。所述支撑脚2包括第二顶板21和柱体22,第二顶板21设置在面板底部,柱体22设置在第二顶板和支撑板之间。本实施例的桥梁的抗震结构能够增强面板与支撑柱的连接稳定性,使桥梁更稳固;此外,通过设置减震器,能够在受到震动时,有效缓冲震动,降低震动对桥梁的损害。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脚,连接板,固定组件和减震器,桥梁包括面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脚设置在支撑板上方且位于支撑板两端,支撑脚上方设置面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且位于支撑柱两侧,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面板下方,固定组件位于支撑脚两侧,减震器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和连接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脚,连接板,固定组件和减震器,桥梁包括面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上,支撑脚设置在支撑板上方且位于支撑板两端,支撑脚上方设置面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且位于支撑柱两侧,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面板下方,固定组件位于支撑脚两侧,减震器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和连接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在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连接板,第一、第二板块通过连接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中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