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1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包括两个混凝土层浇筑所预留出的后浇槽,两个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部且位于后浇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且位于后浇槽内部的下方铺设有混凝土底板,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之间且位于混凝土底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通过在后浇槽的底部设置一个夹层,并在夹持的内部安装一个顶部有开口的导水管,当堵水材料因长时间的侵蚀损坏后,积水会通过缝隙向下流动,此时通过水管的作用,可以将渗透下来的积水排出混凝土层的内部,此结构能够有效阻挡积水在突破防水材料后继续向下渗透,对建筑物损坏。对建筑物损坏。对建筑物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而施工浇筑混凝土时通常会预留一个后浇带,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0003]在实际中,为了使两个不同区域的混凝土层能够连接,后浇带都是一般都是最后浇筑的,但是在后浇带浇筑时,由于两边新旧浇筑的混凝土密度温度等都不一样,会使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从而导致渗水,现有的后浇带防渗水结构大多都是用各种材料进行塞堵,防止水进行渗透,如果堵塞材料失效,那么将无法阻挡水的渗透,只会加剧建筑物的损坏,如果能够设置一种结构在后浇带防水堵塞失效,还能够对其进行疏通导水,那么就能够有效的阻挡了水向建筑物内部渗透,减少了结构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解决了普通后浇带防水结构在防水材料损坏后就无法阻挡积水的渗透,从而对建筑物的内部造成侵蚀,且无法将积水排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包括两个由混凝土层浇筑所预留出的后浇槽,两个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部且位于后浇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且位于后浇槽内部的下方铺设有混凝土底板,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之间且位于混凝土底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网,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之间且位于第一钢筋网的上方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水管,左侧所述混凝土层的内腔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混凝土层并延伸至混凝土层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水管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之间且位于第一导水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二钢筋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带,所述防水带的两个端面均向上延伸至两个混凝土层的顶部。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之间且位于防水带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钢筋网,所述防水带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三钢筋网相适配的通口。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管内腔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绳。
[0008]优选的,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水管和第二导水管延伸至第二导水管的外部。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且位于防水带的下方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通过在后浇槽的底部设置一个夹层,并在夹持的内部安装一个顶部有开口的导水管,当堵水材料因长时间的侵蚀损坏后,积水会通过缝隙向下流动,此时通过水管的作用,可以将渗透下来的积水排出混凝土层的内部,此结构能够有效阻挡积水在突破防水材料后继续向下渗透,对建筑物损坏,为穿透后浇带防渗透结构提供了后续的防护措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0013](2)、该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通过在第二钢筋网的顶部铺设一层防水带,在通过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配合,从而能够有效的将水阻拦在混凝土层的表面,防止积水渗透对内部缝隙扩大,保护了建筑内部的结构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导水管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混凝土层和第三钢筋网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中:1、混凝土层;2、后浇槽;3、垫板;4、混凝土底板;5、第一钢筋网;6、第一导水管;7、第二导水管;8、进水口;9、第二钢筋网;10、防水带;11、第三钢筋网;12、弹簧;13、刮板;14、拉绳;15、遇水膨胀止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包括两个由混凝土层1浇筑所预留出的后浇槽2,两个混凝土层1 的底部且位于后浇槽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垫板3,垫板3的顶部且位于后浇槽 2内部的下方铺设有混凝土底板4,混凝土底板4为混凝土浇筑,两个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混凝土底板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网5,两个混凝土层 1之间且位于第一钢筋网5的上方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水管6,左侧混凝土层1的内腔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7,第二导水管7 的一端与第一导水管6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导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混凝土层1 并延伸至混凝土层1的底部,第一导水管6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8,两个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第一导水管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网9,第二钢筋网 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带10,防水带10为建筑用防水带,防水带10的两个端面均向上延伸至两个混凝土层1的顶部,两个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防水带10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钢筋网11,且第三钢筋网11设置有两组,防水带10的
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三钢筋网11相适配的通口,第一导水管6内腔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3,刮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4,拉绳14为金属制,拉绳14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水管6和第二导水管7延伸至第二导水管7的外部,两个混凝土层1的顶部且位于防水带10的下方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5,遇水膨胀止水条15为现有防水材料。
[0021]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2]工作时,当积水过多相后浇槽2进行渗透时,遇水膨胀止水条15会将水进行吸收,从而其本身快速扩张堵住缝隙,使积水被阻拦在外部,而防水带 10能够有效的防止积水渗透进缝隙内部,第二钢筋网9和第三钢筋网11能够有效的对灌溉后的混泥土起到承重作用,使夹层内的第一导水管6,不会受到损坏,如果遇水膨胀止水条15和防水带10损坏导致水持续渗透时,渗透的水会流入到夹层内,流入夹层的水通过进水口8流入第一导水管6内,水通过第一导水管6和第二导水管7的作用被排出混凝土层1的内部,当第一导水管6内部污渍较多被堵塞时,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防止后浇带渗漏的施工结构,包括两个由混凝土层(1)浇筑所预留出的后浇槽(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的底部且位于后浇槽(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垫板(3),所述垫板(3)的顶部且位于后浇槽(2)内部的下方铺设有混凝土底板(4),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混凝土底板(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网(5),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第一钢筋网(5)的上方均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水管(6),左侧所述混凝土层(1)的内腔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水管(7),所述第二导水管(7)的一端与第一导水管(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混凝土层(1)并延伸至混凝土层(1)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水管(6)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8),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之间且位于第一导水管(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网(9),所述第二钢筋网(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带(10),所述防水带(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轶坤魏巍刘毅王友良王天衡王晓娟张溧峻杨宇田兴普侯汉臣李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中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