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271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新纯电动专用车底盘布置。包括电池包、外置电器盒、电力控制单元、电驱系统、高压线束、充电口在底盘上的布置方案。所述电池包通过纵梁上的吊耳与纵梁相连,所述电力控制单元通过纵梁上的吊耳或支架与纵梁相连,所述电驱系统由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所述高压线束为整车高压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线束。其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池系统布置在底盘中间,替代了原有传动轴的位置,改变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两侧的情况,提高了底盘适用性;电力控制单元可布置在整车尾部,也可以布置在驾驶室下方,亦可布置在纵梁两侧,且电力控制单元集成程度高,方便整车维修;将充电口置于纵梁尾部,提高了车辆对充电桩的适应性。

A commercial vehicle chassis layout for a single packet battery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chassis arrangement for a pure electric special vehicle. The arrangement of battery pack, external electric box, electric power control unit, electric drive system, high voltage wire harness and charging port on the chassis. The battery pack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lug and the longitudinal beam connected to the power control unit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lifting lug or bracket and the car connected to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driven by motor and electric bridge after the composition, the high voltage wire harness for vehic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igh-voltage wire harn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will b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hassis system,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shaft position, change the battery pack is arranged in the longitudinal sides of the chassis, im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the power control unit can be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tail, can also be arranged in the cab under the party, also arranged in the longitudinal beams on both sides, and the power control unit of high integration degree, convenient vehicle maintenance; the charging mouth is arranged at the tail beam, improves the adaptability of vehicl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
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专用车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电动汽车底盘总布置方案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纯电动专用车底盘布置,基本采用将电池系统物理连接在车身纵梁两侧,电机布置在车身后侧通过传动轴与后桥连接,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车身的下侧。由于传动轴占用了底盘中间大部分空间,导致底盘空间利用率低;电池系统布置在纵梁两侧,导致底盘只适用于一种车型,底盘的适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安装吊耳与纵梁铆接固定;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通过电池包安装吊耳与纵梁固定;电力控制单元可布置在纵梁后侧(原备胎安装位置),也可以布置在纵梁前端驾驶室下方位置,通过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与纵梁固定,电力控制单元还可以布置在纵梁两侧,通过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与纵梁固定;驱动电机与电力控制单元之间的高压线束通过纵梁之间的线槽固定,其余线束沿纵梁固定;充电口安装在纵梁尾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电池系统布置在底盘中间,替代了原有传动轴的位置,底盘空间利用率高,改变了以前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两侧的情况,提高了底盘适用性。将电力控制单元可以布置在车辆尾部,也可以布置在车身前侧,还可以布置在纵梁两侧,布置方案灵活且电力控制单元方便维修。电器盒外置,构成单独的组件,可根据整车布置需求布置在底盘任意位置。将充电口置于纵梁尾部,提高了车辆对充电桩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后侧示意图。图2电力控制单元布置驾驶室下方示意图。图3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电动后桥与电池包之间示意图。图4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右侧示意图。图5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左侧示意图。图6电池包安装示意图。图7电力控制单元安装示意图(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图8电力控制单元安装示意图(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附图标记:1底盘9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2驱动电机10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3线槽11外置电器盒4电池包12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托架5电动后桥13电池包一体化横梁6电力控制单元14倒“几”字形托架7充电口15固定垫块8电池包安装吊耳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图1是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后侧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传统底盘上传动轴拿掉,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的电驱系统布置在原有后桥位置;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原有备胎位置;充电口布置在纵梁尾部。图2是电力控制单元布置驾驶室下方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传统底盘上传动轴拿掉,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的电驱系统布置在原有后桥位置;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驾驶室下方位置;充电口布置在纵梁尾部。图3是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电动后桥与电池包之间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传统底盘上传动轴拿掉,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的电驱系统布置在原有后桥位置;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电动后桥与电池包之间;充电口布置在纵梁尾部。图4是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右侧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传统底盘上传动轴拿掉,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的电驱系统布置在原有后桥位置;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纵梁右侧位置;充电口布置在纵梁尾部。图5是电力控制单元布置纵梁右侧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传统底盘上传动轴拿掉,将电池包布置在纵梁中间;驱动电机和电动后桥组成的电驱系统布置在原有后桥位置;电力控制单元布置在纵梁左侧位置;充电口布置在纵梁尾部。图6是电池包安装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池包安装吊耳通过Y向的螺栓或铆钉固定在纵梁侧面,通过X向的带销螺栓将电池系统固定在转接支架上;ZX面加强筋前后两个通过图示固定长螺杆固定在一起;图中所示Z向螺栓,将电池包一体化横梁和倒“几”字形托架固定在一起;通过固定垫块更好地分散应力,在打紧螺栓时防止材料变形。图7是电力控制单元安装示意图(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通过Y向的螺栓或铆钉固定在纵梁侧面,通过Z向螺栓与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托架固定在一起。图8是电力控制单元安装示意图(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Y向的螺栓固定在纵梁侧面,通过Z向螺栓与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托架固定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包括电池包、电力控制单元、驱动电机、电动后桥、高压线束、线槽、充电口、外置电器盒、电池包安装吊耳、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车身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在底盘纵梁中间以及电动后桥之前,通过充电口给电池包充电,通过高压线束将电池包中的电能输送到电力控制单元中,电力控制单元将电池包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供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动后桥驱动两侧车轮,所述外置电器盒为单独组件,集成了电池系统的继电器等组件,控制充放电回路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单包电池系统商用车底盘布置架构,包括电池包、电力控制单元、驱动电机、电动后桥、高压线束、线槽、充电口、外置电器盒、电池包安装吊耳、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电力控制单元安装支架、车身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在底盘纵梁中间以及电动后桥之前,通过充电口给电池包充电,通过高压线束将电池包中的电能输送到电力控制单元中,电力控制单元将电池包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供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动后桥驱动两侧车轮,所述外置电器盒为单独组件,集成了电池系统的继电器等组件,控制充放电回路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电池包通过电池包安装吊耳安装在底盘纵梁中间以及电动后桥之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安装吊耳,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安装吊耳有Y向的纵梁固定孔和X向的电池包固定孔,通过螺接或者铆接固定在车架侧面,通过螺栓与电池包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电力控制单元在横向上布置在纵梁内侧时,通过电力控制单元安装吊耳与纵梁固定,在纵向上,可以布置在电池包前面、或电动桥后面、或电池包与电动后桥之间;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林李德鑫延浩魏宇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