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及头尾对称架构滑板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6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一种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及头尾对称架构滑板底盘,包括:滑板底盘、桁架模块、动力电池系统、传动系统、底盘电控系统、头尾对称架构、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所述滑板底盘具有头尾对称的架构,在行驶过程中车头和车尾都可以作为前进或后退的行进方向。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拥有更好的操作,可以在更狭窄的空间内行驶自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即电池箱体是作为结构零部件焊接在桁架车架中间的,加强了桁架车架的结构强度,具有更强的防水性,并且更能保障电池模组的安全。同时也将整个底盘和车身完全分离,通过搭载不同的车身,可以将本产品应用到不同的环境。可以将本产品应用到不同的环境。可以将本产品应用到不同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及头尾对称架构滑板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所处的
为电动车的
,并且更具体的,涉及涉及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底盘及其动力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辆的底盘桁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0003]底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难点,设计质量关乎汽车的整体性能及乘客的出行安全,就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技术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改善汽车底盘的设计势在必行。
[0004]公开(公告)号CN206797478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底盘及其电池组件,其中,该电动车包括电动车底盘以及容置于所述电动车底盘中的电池组件;所述电动车底盘包括框架结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壳内部的电池芯,所述电池组件容置于所述容值空间中;所述电池壳上设置有安装连接部,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安装连接部与所述主支撑梁和/或所述辅助支撑横梁可拆卸连接。该电动车底盘的电池壳侧边底部设置法兰结构的安装连接部,电池组件从框架结构的底部安装,并通过安装连接部与框架结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使电池安装于框架结构围成的区域内,进而使达到充分利用底盘空间、对电池进行有效保护以及拆装方便的目的。但该专利申请存在如下缺陷:其结构主体其实就是中间的方框框架,这种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不仅强度低,稳定性,而且若是想要保障底盘强度,则需要对框架的材料要求很高,这样产品的成本必然也会很高。
[0005]再又比如,公开号为CN216709422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底盘框架模块,可包括:底盘框架,所述底盘框架包括一对侧框架、一对倾斜框架分别连接至所述框架的前端,使得所述前框架连接到所述倾斜框架,所述后框架造成连接所述侧框架的后端;电池,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所述配线组件设置为在所述侧框架的纵向方向上设置的多个配线组件的形式,并且所述配线组件构造成将配线容纳在所述配线组件的内部空间中。根据本公开,可以增加底盘框架模块的空间效率,使得可以将底盘框架模块制造为适合车辆的构思的形状。但该专利申请也存在如下缺陷:仅考虑了电池包的安装,却没有考虑电池包的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导致了这种电池包必须要高度保护,一旦电池包产生变形则极易发生自燃,后果不堪设想。其次,该底盘结构依然是传统乘用车底盘的设计思路,一种底盘只能与其配套的车身装配,这就导致了其使用途径单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款电池一体化与头尾对称式的桁架结构滑板底盘,其在结构上包含以下零件:包括滑板底盘(1)、车载充电机(101)、线控制动系统(102)、线控转向系统(103)、驱动电机(104)、低压蓄电池(105)、DCDC转换器(106)、桁架模块(2)、动力电池系统(3)、传动系统(4)、底盘电控系统(5)、头尾对称架构(6)、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7)等零部件集成到一起构成滑板底盘(1)。
[0007]所述桁架模块(2)、动力电池系统(3)、传动系统(4)、底盘电控系统(5)、头尾对称架构(6)、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7)都是由多个零件集合而成。
[0008]所述桁架模块(2)为头尾对称式,所述桁架模块(2)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若干根不同长度的方钢和多种焊接钣金件焊接而成的桁架车架(217),所述桁架车架(217)为一个类似于鸟巢的网状桁架结构,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可以使用更少的材料达到更高的强度;动力电池箱体(302)也作为结构零部件焊接在了桁架车架(217)中;另一个部分为安装在这个桁架车架(217)上的三个装配钣金件。
[0009]所述焊接而成的桁架车架(217)中,采用四根纵向方钢将底盘分为上下两层,并在底盘的两头各加了两根横向方钢,作为底盘的防撞梁的同时,也为传动系统(4)提供了安装点。
[0010]除了多根长短不一的方钢和动力电池箱体(302)之外,还包括的焊接钣金件有:后悬置安装梁(204)、制动安装板(205)、前悬置安装板(206)、8个下摆臂安装支架(207)、2个左侧减震器安装板(208)、蓄电池安装梁(209)、转向系统安装梁(210)、充电机前安装梁(211)、充电机后安装梁(212)、驻车制动安装板(213)、2个右侧减震器安装板(214)、整车控制器安装梁(215)、电池一体化横向钢梁。
[0011]除了这些有安装作用的零件之外,所述滑板底盘(1)的其他许多地方还用钣金件折弯成角钢并焊接在了桁架车架(217)上,用以增强车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车身重量;例如在四角的减震器安装板处,减震器安装板的两侧各焊接了一个角钢,把两边的矩形空间分割成了三角形,进一步提升了稳定性;所述滑板底盘(1)腹部两侧伸出的平台和上层两根横梁之间的连接梁也都是采用的钣金角钢焊接。
[0012]所述滑板底盘(1)的下层主要用于安装行驶相关的零部件:车载充电机(101)、线控制动系统(102)、线控转向系统(103)、驱动电机(104)、低压蓄电池(105)、DCDC转换器(106)、传动系统(4)和电盘电控系统(5)和以及所有的控制安装梁都是安装底盘的下层部分,所述动力电池箱体(302)也是焊接在下层部分;上述零件的焊接及安装,安装完毕后所有的零件和安装螺栓都没有超出滑板底盘(1)下层方钢的底盘,也就是说,所述滑板底盘(1)底盘平面绝对平整,离地间隙从车头到车尾都是一样的,为180毫米。
[0013]所述滑板底盘(1)的上层部分主要承担载人或者载物职责,四角安装减震器的地方会比底盘平面高出320毫米,其余部分都是平整的,故称为滑板底盘。上层只有车头车尾各一根后悬置安装梁(204)用于固定线控转向系统(103),一个驻车制动安装板(213),以及四个减震器安装板,除此之外没有设置安装零件,上层要与车身连接,承担载人或载物的职责,所以不承担过多安装职责,以防止影响强度;上层所有安装零件的钣金件都是另外做好后焊接到桁架车架(217)上的,并未在桁架车架(217)上打孔。
[0014]可选得,所述驻车制动安装板(213)不一定要安装驻车制动,视本专利技术应用到的场合而决定。
[0015]所述桁架模块(2)装配部分有三个零件:整车控制器安装支架(201)、蓄电池上固定盖(202)、蓄电池安装底座(203)。
[0016]所述滑板底盘(1)自身的空间其分为车头、腹部和车尾;所述车头车尾规定为根据在下平面上所焊接的零件来区分,车头空间为焊接整车控制器安装梁(215)的空间(底盘焊接该零件那一头的两根方钢横梁到中间的平坦部分最外檐那根方钢横梁为一个空间)即为
车头,车尾空间为焊接蓄电池安装梁(209)的空间(车尾空间的范围和车头空间是一样的),剩余的中间平坦部分则都为腹部,即车头车尾两根后悬置安装梁(204)后面两根角钢所夹的空间。
[0017]所述滑板底盘(1)的桁架模块(2)要安装的三个钣金件中,车尾部分的蓄电池安装底座(203)和蓄电池上固定盖(202)以及低压蓄电池(105)的具体安装方式为:蓄电池安装底座(203)已经提前焊接到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及头尾对称架构滑板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底盘(1)、车载充电机(101)、线控制动系统(102)、线控转向系统(103)、驱动电机(104)、低压蓄电池(105)、DCDC转换器(106)、桁架模块(2)、动力电池系统(3)、传动系统(4)、底盘电控系统(5)、头尾对称架构(6)、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7)等零部件集成到一起构成滑板底盘(1);桁架模块(2)、动力电池系统(3)、传动系统(4)、底盘电控系统(5)、头尾对称架构(6)、电池桁架一体化车架(7)是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尾对称架构(6),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系统(4)、线控制动系统(102)、线控转向系统(103)、驱动电机(104)、底盘电控系统(5);所述的头尾对称架构(6)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桁架模块(2)为头尾对称式结构,可在头尾各安装一套传动系统(4)、线控制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林潘仁杰石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