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头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05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珩磨头刀架,包括刀架本体、设于所述刀架本体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设于所述刀架平台上的若干刀套以及与所述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每个所述刀套内沿Z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对应。通过在刀架平台上设置若干刀套,在每个刀套内设置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对珩磨头进行有效固定,避免珩磨头掉落引起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通过设置与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对珩磨头的型号进行有效识别,避免放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识别简单、效果稳定、可靠性高。

A tool holder of hon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ning knife, knife too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ody,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knife in at least two layer platform, tool on the body of the tool holder on the platfo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with the Daotao honing head error detection mechanism, each of the inner knife along the Z direction is equipped with one hole models of the honing head is matched, the through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honing head and corresponding error detection mechanism. By setting several knife on the turret platform, in each Daotao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one type of the honing head is matched, the honing head effectively fixed, avoid the honing quality problems and accidents caused by falling, by checking the honing head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the knife, the type of honing head identify, avoid the wro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simple identification, stable effect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头刀架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缸体机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珩磨头刀架。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线珩磨机上用到的珩磨头,由于不同机型、不同工位的珩磨头外观形状极其相似,尺寸相差不到1mm,不能简单地从机械外观去防错,高效的流水生产线作业加工缸体时,节拍要求快,由于机型和工位相对比较多,珩磨头总的数量也比较多,换刀相对频繁,通过人工目视来识别来防错的方式可靠性低,稳定性差。如图1所示,当前现场的珩磨头摆放方式是:简易角钢钣金结合的刀架平台1’摆放在线旁,刀架平台1’上放有镂空的硅胶垫2’,珩磨头3’简单的贴标签后定制在硅胶垫2’的孔里。硅胶垫2’容易老化损坏,需要经常更换造成浪费,且非标临时制作的硅胶垫2’并不美观;硅胶垫2’上的孔径不能从工艺角度精准的判断珩磨头3’型号摆放是否正确;珩磨头3’贴上目视化的标签,但容易脱落,造成混淆,由于刀架上各种珩磨头3’放一起容易统计错误,导致不能及时提醒线旁备刀,不便于自动化管理;珩磨头3’简单放置刀架平台1’上也没有任何固定装置,珩磨头3’容易倒下、掉落摔坏,造成不必要的质量成本增加和不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头刀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自动化管理、成本增加以及不安全事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珩磨头刀架,包括刀架本体、设于所述刀架本体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固设于所述刀架平台上的若干刀套以及与所述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每个所述刀套内沿Z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对应。进一步的,每层所述刀架平台上的刀套形成一个刀套组,每个所述刀套组对应设有一个珩磨头检错机构。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数量相同,分别沿X向间隙排列,且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至少设有4个。进一步的,所述刀套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刀架平台上,所述刀套的通孔靠近底部处设有与所述珩磨头对应的限位凸台。进一步的,所述珩磨头检错机构包括与刀套组中每个刀套对应的机械摆杆与设于所述刀套组沿X向两侧的对射传感器,所述机械摆杆沿Y向设置且其中一端与对应刀套的通孔底部对应,所述对射传感器的发射器高度相同,相对发出红外线,所述机械摆杆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红外线的对射光孔。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摆杆包括摆杆、设于所述摆杆中部支点处的支座以及设于所述摆杆远离所述刀套一端的平衡块,所述摆杆与所述刀套对应的一端设有摆杆触头,所述摆杆触头与通孔底部对应,所述刀套底部设有与所述摆杆对应的凹口。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对射光孔设于所述摆杆与所述平衡块对应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珩磨头检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支架,所述对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于所述刀架平台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头刀架,包括刀架本体、设于所述刀架本体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设于所述刀架平台上的若干刀套以及与所述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每个所述刀套内沿Z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对应。通过在刀架平台上设置若干刀套,在每个刀套内设置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对珩磨头进行有效固定,避免珩磨头掉落引起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通过设置与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对珩磨头的型号进行有效识别,避免放错,本技术使用方便、识别简单、效果稳定、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珩磨头的摆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珩磨头刀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刀架平台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摆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1’、刀架本体;2’、硅胶垫;3’、珩磨头;图2-4中所示:1、刀架本体;2、刀架平台;3、刀套;31、通孔;32、限位凸台;33、凹口;4、珩磨头检错机构;41、机械摆杆;42、对射传感器;43、对射光孔;44、摆杆;45、支座;46、平衡块;47、传感器支架;48、摆杆触头;5、珩磨头;6、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2-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头刀架,包括刀架本体1、设于所述刀架本体1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2、设于所述刀架平台2上的若干刀套3以及与所述刀套3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4,每个所述刀套3内沿Z向(竖直方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5相适配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4接触。具体的,珩磨头5有若干种型号,每种型号的尺寸不同,每个刀套3内的通孔31的尺寸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5的尺寸匹配,当对应型号的珩磨头5至于该通孔31内时,其底部恰好与珩磨头检错机构4接触,此时匹配成功,当其他型号的珩磨头5置于该通孔31内时,其底部将接触不到珩磨头检错机构4或将珩磨头检错机构4下压,此时珩磨头检错机构4将会报错,提示珩磨头5的型号不对,从而实现自动检功能。此外,刀套3结构简单,制作周期短,固定在刀架平台2上,使珩磨头5放置在里面时,整个重心都在刀套3中心,最后汇集到刀架平台2的重心,受到碰撞时不容易发生掉落的风险。优选的,每层所述刀架平台2上的刀套3形成一个刀套组,每个所述刀套组对应设有一个珩磨头检错机构4,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3数量相同,分别沿X向间隙排列,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3至少设有4个。本实施例中,每层刀架平台2上设有4个刀套3,且每层刀架平台2上的刀套3的位置一一对应,便于统计珩磨头5的数量。每层刀架平台2上设有一个珩磨头检错机构4,用于识别对应刀套组中的珩磨头5的型号和数量。如图3所示,所述刀套3通过安装支架6固定于所述刀架平台2上,所述刀套3的通孔31靠近底部处设有与所述珩磨头5对应的限位凸台32,该限位凸台32,该限位凸台32与珩磨头5靠近底部的凸台对应,具有机械防错功能,降低质量、安全风险。请重点参照图3,所述珩磨头检错机构4包括与对应刀套组中每个刀套3对应的机械摆杆41、设于所述刀套组沿X向两侧的对射传感器42和传感器支架47,所述对射传感器42通过传感器支架47安装于所述刀架平台2上。所述机械摆杆41沿Y向设置且其中一端与对应刀套3的通孔31底部对应,所述对射传感器42的发射器高度相同,相对发出红外线,所述机械摆杆41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红外线的对射光孔43。如图4所示,所述机械摆杆41包括摆杆44、设于所述摆杆44中部支点处的支座45以及设于所述摆杆44上远离所述刀套3一端的平衡块46,所述摆杆44与所述刀套3对应的一端设有摆杆触头48,所述摆杆触头48与通孔31底部对应,所述刀套3底部设有与所述摆杆44对应的凹口33,摆杆44可以沿所述凹口33向上倾斜,所述对射光孔43设于所述摆杆44与平衡块46对应的一端。具体的,对射传感器42相对设有两个,发出红外线并接收相对的对射传感器42发出的红外线,当接收不到红外线时则发出报警。当刀套组中的四个刀套3内均正确放置珩磨头5时,珩磨头5底部刚好接触对应的摆杆触头48,此时摆杆44处于水平状态,对射传感器42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正常通过四个机械摆杆41上的对射光孔43,不会触发报警。当其中存在珩磨头5放错时,珩磨头5底部接触不到摆杆触头48或者把摆杆触头48下压,此时摆杆触头48的对应一端向上或向下倾斜,摆杆44未能处于水平状态,对射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珩磨头刀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本体、设于所述刀架本体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固设于所述刀架平台上的若干刀套以及与所述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每个所述刀套内沿Z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本体、设于所述刀架本体上的至少两层刀架平台、固设于所述刀架平台上的若干刀套以及与所述刀套对应的珩磨头检错机构,每个所述刀套内沿Z向设有与其中一种型号的珩磨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珩磨头检错机构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刀架平台上的刀套形成一个刀套组,每个所述刀套组对应设有一个珩磨头检错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数量相同,分别沿X向间隙排列,且位置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套组中的刀套至少设有4个。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珩磨头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套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刀架平台上,所述刀套的通孔靠近底部处设有与所述珩磨头对应的限位凸台。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邹修贤潘洁宗冉光伟区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