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着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094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粘着带,其在带宽度狭小化的情况下,也具备以粘接强度为代表的作为双面粘着带的特性所要求的各种性能,该双面粘着带具有基材膜2、形成于基材膜2的一个面2a且含有中空粒子4的第一粘着剂层3、和形成于基材膜2的另一个面2b且含有中空粒子4的第二粘着剂层5。在第一粘着剂层3、第二粘着剂层5中,中空粒子4偏集于基材膜2侧。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是将粘着剂中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后进行一体化而构成。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面粘着带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用于电子设备的部件固定等中使用的双面粘着带。
技术介绍
便携信息终端具有含框体的图像显示模块与玻璃板、丙烯酸板等透明的前面板通过配置在它们彼此相对的外周缘的双面粘着带被贴合的结构。在此,作为对于这样的双面粘着带的要求特性,不仅要有粘结性,还要有能耐受设备的坠落冲击的良好的耐冲击性、能耐受设备框体的翘曲、应变、内部应力的应力缓和性、防水性等。根据这些对于双面粘着带所要求的特性,提出了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层叠有使光固化性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光固化而得到的粘着剂层的双面粘着带(专利文献1)。但是,该双面粘着带具有所使用的发泡体基材的气泡的一部分成为连续气泡的缺点,因此存在防水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耐冲击性、防水性这样的要求特性,考虑在双面粘着带的丙烯酸系粘着剂层中配合无机或有机物的微细的中空粒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83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图像显示模块中,从画面的有效利用的观点、设计性的观点出发,发展了窄画框化,与此相伴,双面粘着带的宽度也被狭小化(例如0.5~1.0mm)。因此,例如,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而言,基材容易伸展,有加工时引起不合格的风险,此外若气泡变大的话,则会成为带宽度以上的气泡直径,丧失防水性能。此外,随着带宽度的狭小化,配合了中空粒子的粘着带中,也有作为基本性能的粘接力降低的担忧。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带宽度狭小化的情况下,也具备以粘接强度为代表的作为双面粘着带的特性所要求的各种性能的双面粘着带、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面粘着带具有基材膜、形成于上述基材膜的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一粘着剂层、和形成于上述基材膜的另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二粘着剂层,上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中上述中空粒子偏集于上述基材膜侧。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面粘着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将粘着剂中含有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而形成第一粘着剂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基材膜的另一个面,将粘着剂中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而形成第二粘着剂层的工序,上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的上述中空粒子偏集于上述基材膜侧。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面粘着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一剥离膜的表面涂布不含有中空粒子的粘着剂、形成第一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工序;在上述第一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表面涂布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粘着剂并且层叠基材膜、形成第一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工序;将上述第一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上述第一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通过固化而一体化、形成第一粘着剂层的工序;在上述基材膜的未形成上述第一粘着剂层的面涂布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粘着剂、形成第二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工序;在上述第二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表面涂布不含有上述中空粒子的粘着剂并且层叠第二剥离膜、形成第二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的工序;以及将上述第二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上述第二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通过固化而一体化、形成第二粘着剂层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中空粒子偏集于基材膜侧,从而中空粒子不在与被粘附物相接的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的表面露出,能够提高对于被粘附物的剥离强度(界面破坏强度)。附图说明[图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双面粘着带的截面图。[图2]图2(A)为表示将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B)为表示通过将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同时固化从而形成了两层被一体化了的粘着剂层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图3为表示形成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层叠有第一粘着剂层的膜层叠体的工序的图。[图4]图4(A)为表示在第一剥离膜层叠了第一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第一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和基材膜的膜层叠体的截面图,图4(B)为表示通过将第一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第一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同时固化从而形成了两层被一体化了的第一粘着剂层的膜层叠体的截面图。[图5]图5为表示在膜层叠体的基材膜的另一个面层叠第二粘着剂层、形成双面粘着带的工序的图。[图6]图6(A)为表示在膜层叠体的基材膜的另一个面层叠了第二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第二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B)为表示通过将第二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第二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同时固化从而形成了两层被一体化了的第二粘着剂层的双面粘着带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双面粘着带及其制造方法,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予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此外,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的尺寸不同。具体的尺寸等应当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当然,也包括附图相互间尺寸的关系、比率互不相同的情况。[双面粘着带]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双面粘着带1如图1所示,具有基材膜2、形成于基材膜2的一个面2a且含有中空粒子4的第一粘着剂层3、和形成于基材膜2的另一个面2b且含有中空粒子4的第二粘着剂层5,第一粘着剂层3、第二粘着剂层5中,中空粒子4偏集于基材膜2侧。此外,双面粘着带1中,可在第一粘着剂层3层叠第一剥离膜6、在第二粘着剂层5层叠第二剥离膜7。[基材膜]基材膜2在两个面支撑第一粘着剂层3、第二粘着剂层5。作为这样的基材膜2,可以采用公知的基材作为双面粘着带的基材。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基材膜。予以说明,基材膜2的厚度根据其应用对象等而不同,通常为5~100μm厚,优选为10~50μm厚。[粘着剂层]在基材膜2的一个面2a层叠有第一粘着剂层3,在另一个面2b层叠有第二粘着剂层5。以下对于第一粘着剂层3进行说明,但第二粘着剂层5也具有与第一粘着剂层3同样的构成。[粘着剂组合物]第一粘着剂层3是将配合了中空粒子的粘着剂组合物进行成膜、使其固化而成。粘着剂组合物可以使用作为粘着带的粘着剂组合物而被使用的公知的热和/或光固化性的粘着剂组合物。其中,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粘着剂层3的粘着剂组合物优选由光固化性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形成。这样的光固化性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有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甲基)丙烯酸、成分(c)丙烯酸系交联剂和成分(d)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此处,(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术语是包含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术语。关于这些成分的优选配合比例,相对于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成分(b)(甲基)丙烯酸为2~20质量份、(c)丙烯酸系交联剂为0.1~1.0质量份且(d)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为0.1~1.0质量份。关于更优选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成分(b)(甲基)丙烯酸为4~10质量份、(c)丙烯酸系交联剂为0.2~0.5质量份且(d)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为0.2~0.6质量份。成分(a)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是成为聚合物的基础的光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任意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地,从通用性和玻璃化转变点(Tg、优选为-7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面粘着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粘着带,具有:基材膜;形成于所述基材膜的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一粘着剂层;和形成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二粘着剂层,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中,所述中空粒子偏集于所述基材膜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4 JP 2015-0616061.一种双面粘着带,具有:基材膜;形成于所述基材膜的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一粘着剂层;和形成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个面且含有中空粒子的第二粘着剂层,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中,所述中空粒子偏集于所述基材膜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着带,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是将粘着剂中含有所述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所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后进行一体化而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着带,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是将所述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所述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后通过固化而进行一体化。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面粘着带,所述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含有20~40体积%的所述中空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带,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含有光固化性的粘着剂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带,所述基材膜为聚酯基材膜。7.一种双面粘着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将粘着剂中含有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所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而形成第一粘着剂层的工序;及在所述基材膜的另一个面,将粘着剂中含有所述中空粒子的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不含有所述中空粒子的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而形成第二粘着剂层的工序,所述第一粘着剂层、第二粘着剂层的所述中空粒子偏集于所述基材膜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粘着带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与所述不含中空粒子粘着剂层层叠后,通过固化,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