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装体制造装置以及组装体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体制造装置以及组装体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低刚性且容易挠曲的长条状构件,装配其他零件的情况下,一般的制造方法是将长条状构件保持于固定用夹具。由于固定用夹具的刚性较高,因此在对长条状构件装配其他零件时,就有可能不使长条状构件挠曲。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高精度地组装如大型航空器的机身这样的大型制品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408517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长条状构件例如是作为航空器的构造体的桁条,且具有约5m至15m的长度。桁条根据设置场所而形状不同,因此设置于一台航空器的桁条存在许多种。因此,在对桁条装配卡箍等其他零件时,需要预先准备多种保持桁条的固定用夹具。此外,与桁条接合的板状的蒙皮很多为复合曲面,在蒙皮为复合曲面的情况下,桁条呈复合曲线并具有立体的形状。即,桁条不是能设置于一个平面上的线状构件,保持桁条的固定用夹具的形状也变得复杂。因此,考虑取代固定用夹具而通过多个机器人来抓持长条状构件,但是当通过机器人的手部固定并抓持长条状构件时,会存在如下问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体制造装置,具备:多个抓持部,抓持长条状的第一构件;以及驱动部,使所述抓持部移动,并对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抓持部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抓持部具有如下构成:当通过所述驱动部对位置进行调节时,能在原封不动地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构件沿长尺寸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03 JP 2015-1532951.一种组装体制造装置,具备:多个抓持部,抓持长条状的第一构件;以及驱动部,使所述抓持部移动,并对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抓持部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抓持部具有如下构成:当通过所述驱动部对位置进行调节时,能在原封不动地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构件沿长尺寸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体制造装置,其中,还具备: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构件的一端,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尺寸方向的移动。3.一种组装体制造装置,具备:至少一个抓持部,抓持长条状的第一构件;驱动部,使所述抓持部移动,并对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抓持部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构件的一端,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尺寸方向的移动,所述抓持部具有如下构成:当通过所述驱动部对位置进行调节时,能在原封不动地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构件沿长尺寸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体制造装置,其中,具备:控制部,在对所述第一构件装配其他的第二构件之前,解除所述抓持部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状态,之后,使所述抓持部再次抓持所述第一抓持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装体制造装置,其中,具备:控制部,在将所述第一构件的一端限制在所述固定部之后,解除所述抓持部抓持所述第一构件的状态,之后,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隆大,富部俊广,后藤拓也,平井诚,后藤尚贵,水上政信,中村克己,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