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12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气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包括叶片框架、叶盆蒙皮、叶背蒙皮、测点感头和引线,叶片框架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向叶片框架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叶片框架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通道和空腔连通,测点感头安装于通道内,测点感头的一端伸出叶片框架,另一端连接有引线,引线穿过空腔从叶片框架的叶冠通向外界,叶片框架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采用叶片内部设置测点感头的方法,解决测点感头和测试引线布置在叶片叶盘侧的表面影响试验件的气动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精度的问题。

Compressor stage stator blade structure measure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pressor design technology, specifically provides a compressor stage stator blade structure measurement, including blade frame and blade basin, dorsal skin, skin point sensing head and lead, the internal blade frame with cavity, cavity to leaf blade frame extend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nd the front edge of the blade frame. There are a number of channels along the blade height direction by machining method, and the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measuring point sensing head mounted within the channel, one end point of sensor head out of the blade fram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lead wire through the leaves from the leaf frame crown cavity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leaf blade frame basin side welding for the seal leaf basin skin, leaf dorsal welding for sealing the dorsal skin, using the method of blad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easuring point of sensor head, solve the measuring point sensing head and test wire cloth The surface on the blade side of the blade affects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est piec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气机结构设计
,特别涉及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
技术介绍
研制和实际应用的压气机一般都是多级压气机,压气机叶片级间气流流动问题是有粘性的不稳定三元流动,严格地从理论上求解是困难的。在工程设计中将实际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简化。因此往往都需要通过级间参数试验数据,对压气机设计进行调试以获得满意的级间匹配性能。现有测量方法采用在静子叶片前缘叶盆侧布设测点并引线的方法,测点感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叶片上,其具有如下缺陷:1、测点感头的整流罩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叶片上,由于采用手工焊接测点感头的定位角度较难保证,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2、测点感头焊接方式固定在叶片,对长期试车存在测点感头脱落的安全风险;3、测点感头和测试引线布置在叶片叶盘侧的表面,破坏了叶片表面叶形的完整性,影响试验件的气动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精度;4、对部件性能试验时,往往采用先测级间参数,试验件下台分解下待测点的静子叶片后,再装配进行部件性能测试,对工作效率和试验成本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包括叶片框架、叶盆蒙皮、叶背蒙皮、测点感头和引线;叶片框架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片框架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叶片框架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和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测点感头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测点感头的一端伸出所述叶片框架,另一端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穿过所述空腔从所述叶片框架的叶冠通向外界;所述叶片框架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机加工艺方法在叶片框架上加工出测点感头定位通道,相对于手工焊接测点感头,提高了定位角度的精度;2、测点感头及相关引线安装在叶片框架上相应的通道内部,相对于在叶片表面布置测点感头及相关引线,提高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3、测点感头及相关引线安装在叶片框架内部后,采用钎焊将叶盆和叶备蒙皮与叶片框架焊接,使叶片成为一个完整的叶片,避免了测点感头和测试引线布置在叶片表面而破坏叶片表面叶形的完整性,影响试验件的气动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精度;4、部件性能试验时,减小了试验件上下台及分解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约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的装配图。附图标记:10叶片框架20叶盆蒙皮30叶背蒙皮40测点感头50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包括叶片框架10、叶盆蒙皮20、叶背蒙皮30、测点感头40和引线50。叶片框架10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向叶片框架10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用于敷设线缆,叶片框架10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通道和空腔连通,测点感头40安装于通道内,测点感头40的一端伸出叶片框架10,另一端连接有引线50,引线50穿过空腔从叶片框架10的叶冠通向外界。如图2所示,叶片框架10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20,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30,叶片框架10、叶盆蒙皮20和叶背蒙皮30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叶片。采用叶片内部设置测点感头的方法,解决测点感头和测试引线布置在叶片叶盘侧的表面影响试验件的气动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精度的问题,消除了测点感头焊接在叶片表面对长期试车存在测点感头脱落的安全风险,解决了测点感头的整流罩采用采用手工焊接测点感头的定位角度较难保证进而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

【技术保护点】
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框架(10)、叶盆蒙皮(20)、叶背蒙皮(30)、测点感头(40)和引线(50);叶片框架(10)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叶片框架(10)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和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测点感头(40)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测点感头(40)的一端伸出所述叶片框架(10),另一端连接有引线(50),所述引线(50)穿过所述空腔从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冠通向外界;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20),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30)。

【技术特征摘要】
1.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框架(10)、叶盆蒙皮(20)、叶背蒙皮(30)、测点感头(40)和引线(50);叶片框架(10)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叶片框架(10)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泉刚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