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531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试剂主要是3,6‑二([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热/光动力肿瘤协同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21世纪威胁全世界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癌症疗法是放疗、化疗及手术等方法。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会对有机体造成副作用,如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杀死正常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增加第二癌症的发病率,且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试剂成为当前的关键问题。目前有机近红外染料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可用于肿瘤诊断和癌症治疗的成像与治疗试剂,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红外染料会吸收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从而达到激发单线态,部分激发单线态的能量会以较长波长的形式释放出来,称为荧光,因此,近红外光可有效用于体内肿瘤荧光成像。而且,肿瘤靶向的近红外纳米材料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此外,由于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器官组织的自发荧光较低,且光散射低,因此近红外荧光成像具有高的敏感性、较小的背景干扰、较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887884.html" title="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该试剂包含3,6‑二(5‑溴噻吩并[3,2‑b]2‑噻吩基)‑2‑(十九烷基)‑5(2‑辛基十二烷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衍生物,即PD‑R3NPs,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新型D-A-D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该试剂包含3,6-二(5-溴噻吩并[3,2-b]2-噻吩基)-2-(十九烷基)-5(2-辛基十二烷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衍生物,即PD-R3NPs,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R3=Bror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可以协同光热、光动力双模式治疗肿瘤。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肿瘤治疗试剂的方法,其反应路线如下:其中:R为硼酸或硼酸酯;R3=BrorI反应条件为:(1)氮气保护下,10-(4-溴苯基)-10H-吩噻嗪溶解在三氯甲烷,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氧氯化磷,加热搅拌,提纯后得到10-(4-溴苯基)-10H-吩噻嗪-3-甲醛,即产物4;(2)氮气保护下,将1,8-二氮杂二环十一烯碳-7-烯,氯化锂溶解在四氢呋喃中,降温到0℃,将2-(二乙氧基磷酰基)乙酸乙酯和产物4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提纯得到乙基(E)-3-(10-(4-溴苯基)-10H-吩噻嗪-3-基)丙烯酸乙酯,即产物5;(3)氮气保护下,将产物5,联频哪醇双硼酯,醋酸钾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搅拌提纯得到(E)-3-(10-(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基)-10H-吩噻嗪-3-基)丙烯酸乙酯,即产物PZ;(4)氮气保护下,3,6-二(5-溴噻吩并[3,2-b]2-噻吩基)-2-(十九烷基)-5(2-辛基十二烷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加入到甲苯中,加入四三苯基膦钯,碳酸钾,PZ,加热搅拌,提纯后得到产物PD;(5)氮气保护下,将PD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或者N-碘代丁二酰亚胺(NIS),搅拌,提纯后得到产物PD-R3;(6)PD-R3溶于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加到快速搅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进军董晓臣黄维张琪杨雪张幸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