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399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工艺采用质子溶剂乙醇,水和非质子溶剂二甲苯作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材料,取硝酸钙和氟化铵为反应原材料,控制相应工艺条件,控制溶液的组分配比,在超声和搅拌协同作用的条件下,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氟化钙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尺度均一,可控制粒径尺度达到5至40纳米,结晶度高,纯度高,分散性优异,可应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尺度氟化钙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氟化钙是一种萤石型立方结构的晶体材料,其折射率低,透光性好,在冶金、化工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对于纳米颗粒而言,因其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在光吸收、化学活性、催化等方面较普通材料有大幅提升。例如将纳米氟化钙添加于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时,有效降低了自润滑刀具的切削温度,刀具在较低温度工作时仍然具有较好的自润滑能力(参见衣明东.纳米固体润滑剂与梯度设计协同改性陶瓷刀具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由于纳米颗粒的表面能高,易导致团聚,极大影响了添加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因此通过适当的方式对纳米粒子进行分散,在制备纳米颗粒的过程中抑制其团聚,同时通过表面修饰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特性,这些都是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学者在撞击流反应器中利用沉淀法法制备了纳米氟化钙,探索了溶质浓度对制备产品粒径的影响,平均粒径约40nm(参见:周玉新,朱华娟.撞击流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氟化钙[J].轻工科技,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钙和氟化铵分别溶于水和乙醇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分别向两种溶液加二甲苯,再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乙醇溶液,超声搅拌均匀得到含有硝酸钙的A溶液和含有氟化铵的B溶液;(2)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将A溶液缓慢加入到B溶液,继续超声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将所得产物静置沉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钙和氟化铵分别溶于水和乙醇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分别向两种溶液加二甲苯,再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乙醇溶液,超声搅拌均匀得到含有硝酸钙的A溶液和含有氟化铵的B溶液;(2)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将A溶液缓慢加入到B溶液,继续超声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将所得产物静置沉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二甲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低于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型号为K20、K21至K35型号之间的市售产品;优选的,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型号为K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径可控的纳米氟化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强郭润鑫许崇海衣明东肖光春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