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7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及第四轴孔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轴组件能够实现最大360°的转动角度,并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装配、成本低廉,同时,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配备该转轴组件的电子设备能够保证轻薄特性的同时,还能提升整体美感。

Shaf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转轴组件一般分为两种,双转轴式和表链式;双转轴式出现在市面上的时间较长,但是其所需安装空间较大,在笔记本电脑轻薄化设计的背景下,双转轴式的转轴组件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表链式转轴(例如联想集团的机型为YOGA-900-IFI中所采用的转轴组件),但是,表链式转轴结构复杂,零件高达上百个,人工组装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采用大量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对笔记本电脑的外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的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及第四轴孔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三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轴孔及第四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能够实现360°翻转。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及控制体;所述控制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五轴孔、第六轴孔及第七轴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五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轴孔及第六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轴孔及第七轴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四连接件通过所述第四轴孔及第五轴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且所述控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控制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轮齿和第四轮齿,并且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控制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三轮齿始终啮合;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控制体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轮齿和所述第四轮齿始终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及所述控制体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控制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控制体、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所述控制体、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所述控制体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能够实现360°翻转。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三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轴孔及所述第四轴孔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通过转轴铰接;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的转轴随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的转轴随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转轴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转轴组件能够实现最大360°的转动角度,并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装配、成本低廉,同时,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配备该转轴组件的电子设备能够保证轻薄特性的同时,还能提升整体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转动件;11-第一轴孔;12-第二轴孔;13-第三轮齿;2-第二转动件;21-第三轴孔;22-第四轴孔;23-第四轮齿;3-控制体;31-第五轴孔;32-第六轴孔;33-第七轴孔;34-第一轮齿;35-第二轮齿;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第四连接件;8-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包括第一转动件1、第二转动件2及连接组件;第一转动件1上设有第一轴孔11和第二轴孔12,第一轴孔11和第二轴孔12平行设置;第二转动件2上设有第三轴孔21和第四轴孔22,第三轴孔21和第四轴孔22平行设置;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轴孔11、第二轴孔12、第三轴孔21及第四轴孔22连接,以连接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转轴组件的第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及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轴孔11及第三轴孔21与第一转动件1及第二转动件2铰接;第二连接件5通过第二轴孔12及第四轴孔22与第一转动件1及第二转动件2铰接。第一连接件4位于第一轴孔11及第三轴孔21的一端,第二连接件5位于第三轴孔21及第四轴孔22的另一端,从而使得转轴组件的排布更加美观,具有表链的视觉效果。另外,厂家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在第一转动件1及第二转动件2上设置遮板(图中未示出)以遮挡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以增加电子设备外观的一体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第二转动件2与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均通过转轴8铰接;与第一转动件1连接的转轴8随第一转动件1同步转动,与第二转动件2连接的转轴8随第二转动件2同步转动(为便于描述,若无特别指出,下文将第一轴孔11、第二轴孔12、第三轴孔21及第四轴孔22统称为轴孔;将第一连接件4及第二连接件5统称为连接件);进一步的,轴孔均为异形孔,转轴8与轴孔相连接的部分的截面与轴孔的截面相匹配;转轴组件在动作过程中,转轴8与连接件的连接孔(图中未示出)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并且转轴8与连接件相铰接的部分能够提供一定的转动阻尼,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第一转动件1与第二转动件2之间的相对姿态。进一步的,第一转动件1、第二转动件2、第一连接件4及第二连接件5构造为,第一连接件4连接第一转动件1及第二转动件2、第二连接件5连接第一转动件1及第二转动件2后,第一转动件1与第二转动件2之间能够实现360°翻转。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转动件1与第二转动件2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及第四轴孔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及第四轴孔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三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轴孔及第四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第二转动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能够实现360°翻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及控制体;所述控制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五轴孔、第六轴孔及第七轴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五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轴孔及第六轴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轴孔及第七轴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所述第四连接件通过所述第四轴孔及第五轴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及控制体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