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6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活塞式蓄能器,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端的上端盖和充气阀,布置在壳体下端的下端盖,以及壳体内壁上的活塞。活塞和下端盖将壳体分成了3个独立的容腔:一个气腔,一个低压油腔,一个高压油腔。气腔用来储、放能量,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配合方向阀完成蓄能器的充、放液过程。本蓄能器具有充液迅速,可以实现高、低压压力油转换,充放液独立控制等特点。

Flow magnified piston type accu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piston accumulator, comprising a shell, an upper end cover and an inflating valv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cover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and a piston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piston and the lower end cover divide the shell into 3 independent chambers: a gas chamber, a low pressure oil chamber, and a high-pressure oil chamber. The gas chamber is used to store and place energy, and the low pressure oil cavity and high pressure oil chamber are used to complete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or. The accumulator has rapid filling, and it can realize high and low pressure pressure oil conversion and independent control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
本技术涉及一个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其既有增速缸的结构特点,又有活塞式蓄能器的结构特点,能将油源提供的高压小流量输入转化为低压流量输出,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极大的节约充液时间,也对充液流量降低了要求。但其功能不仅限于此,将其逆方向使用,便可实现高压小流量输入向低压大流量的转化。本说明书只借其流量放大功能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技术介绍
蓄能器作为液压行业一种重要元件被广泛使用,人们可以用其节能随着蓄能器应用的增多,人们对蓄能器的品质和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特殊场合,人们在泵提供的油源流量很小的情况下仍希望蓄能器可以快速充液,并能提供大流量的液压油供负载完成快进运动,而现有的蓄能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本技术闸述了一种新型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它所拥有的独特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油源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蓄能器提供足够的油液时,即要求蓄能器排液量大于油源充液量时,现有的蓄能器已不能满足工况的需求。2、技术方案本蓄能器通过活塞运动产生真空,然后从油箱补油的方式来解决蓄能器充液速度的问题。本蓄能器为一种活塞式蓄能器,其独特之处在于将增速缸的增速原理应用到了活塞式蓄能器当中。如图2所示:活塞式蓄能器活塞上方为高压气体,活塞下方被活塞和蓄能器下端盖的特殊结构分成了两个油腔,一个是工作面积小的高压油腔B,另一个是工作面积大的低压油腔C,但这两个油腔内的油压也会随着蓄能器充、放液状态的转变而变化。蓄能器中有两个活塞,中间的大活塞和蓄能器壳体进行配合,其作用和传统的活塞式蓄能器有所不同,通过活塞的上移不但要实现对上测空气的压缩,还要实现C腔的补油;蓄能器下端盖上的小活塞与中间大活塞上的套筒配合工作,小活塞中间有一通道,连接蓄能器的充液口,充液口通入的高压油可从此通道进入B腔,推动大活塞完成上移运动,在恰当的时机,B腔油液也可通过此通道回油箱。蓄能器有两个外部接口,现有的蓄能器都是一个外部接口,两个外部接口分别接通B腔和C腔,因A腔需要通过的流量较小,所以其对应的接口可以做的较小。蓄能器上端盖和充气阀与传统活塞式蓄能器相同。蓄能器与方向阀配合使用,在充液时,方向阀控制小油口进高压油到达B腔,推动活塞上移,B腔C腔互不相通,C腔因活塞的上移产生真空,方向阀这时使C腔通油箱,C腔将从油箱吸油补油,因高压油进入B腔以后的工作面积较小,所以小油口通入较少高压油便可推动活塞移动较大距离,即活塞上方的气体被压缩较大体积;当充液完成后,被压缩的气体成为动力源,C腔由方向阀控制通负载,C腔压力由负载决定,此时从C腔输出的是高压油,C腔输出的油量总体积约等于充液过程中气体的压缩量,由充液过程知,气体的压缩量远大于高压油的供应量,从而实现了流量的放大(放液时B腔通油箱)。3、有益效果由于大小活塞的工作面积之差,使得蓄能器能在通入小流量的高压油时,使得蓄能器上方气体有较大的压缩体积,再加上B腔产生真空及时从油箱补油,可以在充液过程中储存更多体积的液压油,当负载需要大流量的供油时,这种蓄能器可以实现其他蓄能器无法实现的执行器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的图形符号图中:a——充液口;b——放液口图2为流量放大型蓄能器的结构图图中:1——充气阀;2——上端盖;3——壳体;4——O型圈;5——活塞;6——下端盖;7——充液口;8——放液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蓄能器的具体实施较简单,只需在传统活塞式蓄能器的基础上,加工一个特殊活塞5和一个特殊蓄能器下端盖6即可。由于本结构创新不涉及蓄能器的密封,故简单认为蓄能器使用O型密封圈4密封,且密封效果很好,没有泄漏。初始时蓄能器活塞在最下侧位置,活塞随充液体积增加而上移并压缩A腔的气体,活塞的限位由活塞的形状和尺寸完成。A腔气体的充气由充气阀1配合充气工具完成,充气压力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得到。本蓄能器包括壳体3,配置壳体上端的充气阀1和上端盖2,配置壳体下端的下端盖6、充液口7和放液口8,及配置在壳体3内壁上的活塞5。其中下端盖6及活塞5的结构较复杂,对其制造和装配的精度要求较高。油口7和8都有充放液的功能,将其命名为突出这两个油口的各自特点,因本蓄能器有流量放大作用,所以充液口7尺寸可以做的比放液口8小。下端盖6和活塞5配合部分要求同心,活塞5和壳体3内壁配合部分要求同心。充液口7和放液口8的位置都分布在下端盖,充液口7为加工方便布置在了下端盖中心处,也可以不在中心,只要能使充液口7和油腔B相通,放液口8和油腔C想通即可。充液口7和放液口8都做成了螺纹连接口,以便安装和密封。气腔A通过壳体上部的充气阀充气,充入的气体为氮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

【技术保护点】
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端的上端盖和充气阀,布置在壳体下端的下端盖,以及壳体内壁上的活塞;活塞和下端盖将壳体分成了3个独立的容腔:一个气腔,一个低压油腔,一个高压油腔;气腔用来储、放能量,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配合方向阀完成蓄能器的充、放液过程;蓄能器下端盖上有两个油口,分别连通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活塞既与壳体内壁配合将气腔和油腔分开,又与下端盖上的中空活塞杆配合将油腔分成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端的上端盖和充气阀,布置在壳体下端的下端盖,以及壳体内壁上的活塞;活塞和下端盖将壳体分成了3个独立的容腔:一个气腔,一个低压油腔,一个高压油腔;气腔用来储、放能量,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配合方向阀完成蓄能器的充、放液过程;蓄能器下端盖上有两个油口,分别连通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活塞既与壳体内壁配合将气腔和油腔分开,又与下端盖上的中空活塞杆配合将油腔分成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放大型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蓄能器中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明李洪元李桐娄帅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