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67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包括轴和成型模具主体,成型模具主体包括支撑板、成型轮和真空盖板,成型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成型环、第二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成型轮外圆周上开设有型腔,第一成型环和第二成型环侧端面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一圈真空抽气孔,第一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分别与第二成型环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真空抽气孔贯通的真空抽气槽,第一成型环外侧扣合有真空盖板,真空盖板为切去一角的非整圆结构,第三成型环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真空盖板与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真空盖板和支撑板分别与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具备更高的真空吸附成型能力,从而提高了滴灌带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滴灌带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采用滴灌带,尤其是迷宫式滴灌带,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显著节约灌溉用水,因此近年来滴管带的应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迷宫式滴灌带均采用成型模具制备而成。但是,由于传统的成型模具存结构设计不合理之处,因而导致其具有较低的抽真空能力,进而导致迷宫式滴灌带真空吸附成型质量不佳,滴水量均匀性差。因此,现有的迷宫式滴灌带成型设备存在次品率高和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具备更高的真空吸附成型能力和更高的滴水均匀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本技术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轴和安装在轴上的成型模具主体,所述成型模具主体于所述轴上由靠近至远离所述电机方向依次包括支撑板、成型轮和真空盖板,所述成型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成型环、第二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所述第一成型环、第二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外圆周上开设有用于制备滴灌带中迷宫输水通道的型腔,所述第二成型环侧端面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一圈真空抽气孔,与所述第二成型环左右两侧端面直接接触的所述第一成型环和所述第三成型环侧面圆周边缘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贯通的真空抽气槽,所述第一成型环外侧扣合有真空盖板,所述真空盖板为切去一角的非整圆结构。所述第三成型环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真空盖板与所述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盖板和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上开设有抽真空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与所述型腔、所述真空抽气槽和所述真空抽气孔联通。运行时,所述支撑板以及成型轮随轴旋转,所述真空盖板则处于竖直静止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盖板包括真空盖板主体,所述真空盖板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成型环直接接触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共轴线的真空过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摩擦片与所述真空盖板主体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中开设有输水通道,所述第二成型环侧面开设有过水孔,靠近所述第二成型环侧面的所述第一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侧面开设有与所述过水孔贯通的循环冷却水道,所述循环冷却水道通过软管与所述输水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抽气孔的形状呈扁平状,如椭圆形等等的非小圆孔结构。本技术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中通过将所述成型轮设计为组合式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成型环左右两侧的真空抽气槽和真空抽气孔形成良好的抽真空通道,从而使待加工滴灌带完全贴合在所述成型轮上,进而提高迷宫式滴灌带的真空吸附成型质量与滴灌带的生产效率。加之,所述真空盖板为非整圆结构,这种真空盖板利于生产时热量散失,便于真空抽气孔和真空抽气槽构成的真空道的清理,进而达到免拆卸即可维护的效果。其次,所述第一成型环和第三成型环中的真空抽气槽与第二成型环中的扁平状真空抽气孔共同构成了边隙式吸真空结构,而该边隙式吸真空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成型轮的真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迷宫式滴灌带的定型能力。并且边隙式吸真空结构的抗堵性远远优于真空抽气孔为小圆孔且真空抽气槽开设于第二成型环的抽真空结构,本技术的吸真空结构改进在提升抽真空能力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维护频率。而所述成型轮的外径尺寸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已经加大,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延长了滴灌带的定径时间,为迷宫式滴灌带的定型冷却良好的提供前提条件。最后,该设计结构简单,具有质量轻的优点,从而降低所述电机的工作负荷,具有运行能力强且可有效节约电能的优势;此外,所述冷却循环水道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是冷却水与所述型腔的距离更加贴近,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另一方面因为省去传统的厚重冷却盘,所以具有减轻成型模具自重,便于安装使用,节约成型模具生产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真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2、真空盖板,3、第一成型环,4、第二成型环,5、第三成型环,6、支撑板,2.1、真空过气孔,2.2、摩擦片,2.3、真空盖板主体,2.4、装配孔,4.1、过水孔,4.2、真空抽气孔,5.1、真空抽气槽,5.2、循环冷却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轴1和安装在轴1上的成型模具主体。所述成型模具主体于所述轴1上由靠近至远离所述电机方向依次包括支撑板6、成型轮和真空盖板2。所述成型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所述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外圆周上开设有用于制备滴灌带中迷宫输水通道的型腔。为了提高所述成型轮的耐磨性能以及机械强度,所以将所述成型轮的材质设计为不锈钢材料,此外,成型轮的外径尺寸加大,增加了散热面积,延长了定径时间。该成型轮的周长由传统的1.4-1.5m延长为1.75-1.80m。其中1.75m的成型轮中设有间距为0.25m,共七个结构相同的迷宫凹模单元;而1.80m的成型轮中可设置间距为0.15m的十二个迷宫凹模单元,也可以设置间距为0.20m的九个迷宫凹模单元,或者设置为间距为0.30m的六段迷宫单元。可见该设计中成型轮型号更为多样化,进而满足滴灌带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本技术中的迷宫形状采用新工艺,所述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安装好后,迷宫凹模为一次性雕刻成型,以保证迷宫流道的一致性,进而达到降低加工误差的效果,从而提高迷宫式滴灌带制品的合格率。所述第二成型环4侧端面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一圈扁平状真空抽气孔4.2,与所述第二成型环4左右两侧直接接触的所述第一成型环3和第三成型环5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4.2贯通的真空抽气槽5.1,从而构成边隙式吸真空结构,从而提高成型轮的散热能力,提高滴灌带的定型效果。其中,所述轴1上开设有抽真空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与所述型腔、所述真空抽气槽5.1和所述真空抽气孔4.2联通构成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气道密封连接水环式真空泵。通过所述水环式真空泵进行成型轮的抽真空操作。为了使所述成型模具与所述轴1固定更为牢靠,所以在所述第一成型环3外侧扣合有真空盖板2,所述第三成型环5外侧通过穿过装配孔2.4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所述真空盖板2与所述轴1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为了降低所述成型模具与所述轴1之间因直接摩擦而导致磨损过于严重情况的发生概率,所以将所述真空盖板2和所述支撑板6设计为分别与所述轴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盖板2包括真空盖板主体2.3,所述真空盖板主体2.3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成型环3直接接触的摩擦片2.2,所述摩擦片2.2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4.2位置相对应的真空过气孔2.1。该结构中,所述摩擦片2.2与现有技术相比缺少一角即为非整圆结构,如此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强散热效率,一方面利于利用吹气吹掉成型片表面杂物。即清理时仅需要用0.6-0.8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轴(1)和安装在轴(1)上的成型模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主体于所述轴(1)上由靠近至远离所述电机方向依次包括支撑板(6)、成型轮和真空盖板(2),所述成型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所述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外圆周上开设有用于制备滴灌带中迷宫输水通道的型腔,所述第二成型环(4)侧端面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一圈真空抽气孔(4.2),与所述第二成型环(4)左右两侧端面直接接触的所述第一成型环(3)和所述第三成型环(5)侧面圆周边缘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4.2)贯通的真空抽气槽(5.1);所述第一成型环(3)外侧扣合有真空盖板(2),所述第三成型环(5)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所述真空盖板(2)与所述轴(1)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盖板(2)和所述支撑板(6)分别与所述轴(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1)上开设有抽真空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与所述型腔、所述真空抽气槽(5.1)和所述真空抽气孔(4.2)联通;所述真空盖板(2)为切去一角的非整圆结构,运行时所述支撑板(6)以及成型轮随轴(1)旋转,所述真空盖板(2)则处于竖直静止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宫式滴灌带成型模具,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轴(1)和安装在轴(1)上的成型模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主体于所述轴(1)上由靠近至远离所述电机方向依次包括支撑板(6)、成型轮和真空盖板(2),所述成型轮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所述第一成型环(3)、第二成型环(4)和第三成型环(5)外圆周上开设有用于制备滴灌带中迷宫输水通道的型腔,所述第二成型环(4)侧端面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一圈真空抽气孔(4.2),与所述第二成型环(4)左右两侧端面直接接触的所述第一成型环(3)和所述第三成型环(5)侧面圆周边缘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抽气孔(4.2)贯通的真空抽气槽(5.1);所述第一成型环(3)外侧扣合有真空盖板(2),所述第三成型环(5)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所述真空盖板(2)与所述轴(1)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盖板(2)和所述支撑板(6)分别与所述轴(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1)上开设有抽真空气道,所述抽真空气道与所述型腔、所述真空抽气槽(5.1)和所述真空抽气孔(4.2)联通;所述真空盖板(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荣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