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37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中心模杆、抽吸气道、第一通孔、第一气道、底座、成型模面、成型碗口、成型碗角、第二气道、气管口、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它由一个具有内凹模面的固定上模和一个具有外凸体的可动下模构成,在上模上开设有和其外部气室相通的气道,在固定上模中部有一孔,孔内活动穿设有中心模杆,中心模杆上开设有数个贯通的气道,中心模杆的杆头部与上模的孔沿的其余内凹部分拼构成一内凹模面,在杆头部的与孔套插的周边有一外凹的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真空吸附及中心模杆的沿孔的往复移动下,使夹置在上下模之间的发泡膜片挤压出带有外凸环边的方便碗杯来。

A vacuum molding plastic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forming plastic mo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first absorption hole, second suction holes, the center of the mold suction rod,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airway, airway, a base, a mold surface, forming, forming angle, second bowl bowl, third mouth, tracheal airway airway and fourth the airway,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oncave die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xed mold and a movab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die, the upper die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airway and its outer chamber, there is a hole in the fixed mold central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activities of central tringle tringle, in the hear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the rest of the airway, concave portion of the bar head central tringle and upper die holes along the inner surface of a spliced concave die, a concave ring groove in the outer periphery and hole inserted rod head, the utility model in vacuum and central tringle The foamed diaphragm sandwich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is squeezed out of a convenient bowl with an outer convex rim under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具体为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关于环境清洁及饮食卫生等问题及生活快节奏速战速决的饮食习惯,一种保持清沽、干净用毕即丢弃的既方便实用又不必清洗的免洗餐具应运而生,很快地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接受和喜用,然而由于习用的传统工艺制造的各种免洗餐具,尤其是最普通、习用的杯、碗器具,基本上先按一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杯、碗形状铸造模具,再以真空成型制造方式制成的平底杯、碗结构,倒致使用时,必须由手掌与其底部作面接触,在盛装热食、热饮时,使人有焚手难端、持之困扰,甚至造成意外芡伤、灼伤等情,甚为美中不足。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中心模杆、抽吸气道、第一通孔、第一气道、底座、成型模面、成型碗口、成型碗角、第二气道、气管口、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上模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气道,所述第四气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气道,所述第四气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右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三气道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抽吸气道,所述抽吸气道的左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上模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中心模杆,所述中心模杆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气管口,所述下模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成型碗口,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下模的两侧为所述成型模面,所述成型模面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成型碗角,所述上模是一个具有内凹拼行模面的组合模,它是由带有中部通孔往复移动的所述中心模杆拼构组成的,所述上模呈内凹模面,所述下模呈外凸模面,所述抽吸气道对称开设在所述中心模杆的两侧,所述上模的内凹模面处设置有与外部气室相贯通的气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由于外凸的环边与碗杯的受热面相接触,故其导热量有限,外凸环边的凸长度较长并具有内外两个较大的散热环面,因此,盛放高热汤水时其内部热量不易传到环边上,特别不易传到人手握拿的环边的下部,故不会烫手同时具有很好的隔阻热传导的作用,外凸环边的设置减小了碗底部与置放面的接触面积,它比具有环平面的现有方便碗杯来说具有放置平稳,不易倾歪。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第一吸气孔;4、第二吸气孔;5、中心模杆;6、抽吸气道;7、第一通孔;8、第一气道;9、底座;10、成型模面,11、成型碗口;12、成型碗角;13、第二气道;14、气管口;15、第三气道;16、第四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吸气孔3、第二吸气孔4、中心模杆5、抽吸气道6、第一通孔7、第一气道8、底座9、成型模面10、成型碗口11、成型碗角12、第二气道13、气管口14、第三气道15和第四气道16,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第四气道16,第四气道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道13,第四气道1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道15,第二气道1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道8,第三气道15的左侧设置有抽吸气道6,抽吸气道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通孔7,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中心模杆5,中心模杆5的底端设置有气管口14,下模2的底端设置有成型碗口11,下模2的顶端设置有底座9,下模2的两侧为所述成型模面10,成型模面10的底端设置有成型碗角12。进一步的,上模1是一个具有内凹拼行模面的组合模,它是由带有中部通孔往复移动的中心模杆5拼构组成的,方便与下模的连接、拼凑。进一步的,上模1呈内凹模面,下模2呈外凸模面,能够使上模1和下模2有效的配合,提高了模具的紧密型。进一步的,抽吸气道6对称开设在中心模杆5的两侧,能够使模具成型更加均匀。进一步的,上模1的内凹模面处设置有与外部气室相贯通的气道,有效的与外界连接,保证充足的空气流通,提高模具成型的质量。工作原理:上模1是一个具有内凹拼行模面的组合模,它是由带有中部通孔往复移动的中心模杆5拼构组成的,方便与下模的连接、拼凑,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第四气道16,第四气道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道13,第四气道1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道15,第二气道1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道8,第三气道15的左侧设置有抽吸气道6,抽吸气道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通孔7,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中心模杆5,抽吸气道6对称开设在中心模杆5的两侧,能够使模具成型更加均匀,中心模杆5的底端设置有气管口14,上模1的内凹模面处设置有与外部气室相贯通的气道,有效的与外界连接,保证充足的空气流通,提高模具成型的质量,上模1呈内凹模面,下模2呈外凸模面,能够使上模1和下模2有效的配合,提高了模具的紧密型,下模2的底端设置有成型碗口11,下模2的顶端设置有底座9,下模2的两侧为所述成型模面10,成型模面10的底端设置有成型碗角12,真空吸附及中心模杆5的沿孔的往复移动下,使夹置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发泡膜片挤压出带有外凸环边的方便碗杯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吸气孔(3)、第二吸气孔(4)、中心模杆(5)、抽吸气道(6)、第一通孔(7)、第一气道(8)、底座(9)、成型模面(10)、成型碗口(11)、成型碗角(12)、第二气道(13)、气管口(14)、第三气道(15)和第四气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气道(16),所述第四气道(1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气道(13),所述第四气道(1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气道(15),所述第二气道(13)的右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气道(8),所述第三气道(15)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抽吸气道(6),所述抽吸气道(6)的左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7),所述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中心模杆(5),所述中心模杆(5)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气管口(14),所述下模(2)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成型碗口(11),所述下模(2)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底座(9),所述下模(2)的两侧为所述成型模面(10),所述成型模面(10)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成型碗角(12),所述上模(1)是一个具有内凹拼行模面的组合模,它是由带有中部通孔往复移动的所述中心模杆(5)拼构组成的,所述上模(1)呈内凹模面,所述下模(2)呈外凸模面,所述抽吸气道(6)对称开设在所诉中心模杆(5)的两侧,所述上模(1)的内凹模面处设置有与外部气室相贯通的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成型塑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吸气孔(3)、第二吸气孔(4)、中心模杆(5)、抽吸气道(6)、第一通孔(7)、第一气道(8)、底座(9)、成型模面(10)、成型碗口(11)、成型碗角(12)、第二气道(13)、气管口(14)、第三气道(15)和第四气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气道(16),所述第四气道(1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气道(13),所述第四气道(16)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气道(15),所述第二气道(13)的右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气道(8),所述第三气道(15)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抽吸气道(6),所述抽吸气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七星街道高瑞咨询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