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6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支撑底座,设有第一收容槽;旋转底座,收容在第一收容槽中,其中旋转底座内的第二收容槽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机器人主体,其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固定在旋转底座的一端上,且机器人主体的中部上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和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第一腿部内设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个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二腿部内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迎宾机器人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识别多个方向的人,迎宾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发展成为主流,而智能化的机器人逐渐应用在人们生活中。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替代了人工,最常见的在展厅、商城及餐厅都安装有迎宾机器人,可通过迎宾机器人进行语音迎宾等。目前,市面上的迎宾机器人仅安装有一个红外传感器,只有在这个红外传感器识别到有人时,迎宾机器人产生语音迎宾。然而,由于迎宾机器人仅仅安装一个红外传感器,因此只有在此红外传感器的发射光线方向上识别到人才会产生语音,无法识别多个方向的人,因此迎宾效果比较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可以识别多个方向的人,迎宾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支撑底座,设有第一收容槽;旋转底座,收容在第一收容槽中,其中旋转底座内设有第二收容槽,且第二收容槽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机器人主体,包括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其中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固定在旋转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上,且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第一腿部内设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二腿部内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其中,旋转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第一腿部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中,第二腿部固定在第二固定槽中。其中,第一固定槽中设有使第一固定槽和第二收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导线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第二固定槽中设有使第二固定槽和第二收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导线穿设在第二通孔中。其中,电机的外壳通过螺钉卡置在第二收容槽内。其中,机器人主体上设有用于在第一红外传感器或第二红外传感器识别到有人时产生语音的喇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支撑底座,设有第一收容槽;旋转底座,收容在第一收容槽中,其中旋转底座内设有第二收容槽,且第二收容槽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机器人主体,包括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其中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固定在旋转底座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上,且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第一腿部内设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二腿部内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迎宾机器人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识别多个方向的人,迎宾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该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0、旋转底座12和支撑底座11。支撑底座11设有第一收容槽111。应理解,第一收容槽111呈圆形状。旋转底座12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11中。具体地,旋转底座12可旋转设置在第一收容槽111中。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底座12内设有第二收容槽121,且第二收容槽121设有电机122。优选地,电机122的外壳通过螺钉卡置在第二收容槽121内,使得电机122的外壳和旋转底座12固定连接,电机122的外壳和旋转底座12一起转动。具体地,电机122的外壳通过螺钉与旋转底座12的第二收容槽121的内壁螺纹连接,使得电机122的外壳固定在旋转底座12中。进一步的,电机122的转动轴123固定在支撑底座11上。具体地,支撑底座11远离电机122的一端设有凹槽,固定件113(如螺钉)穿过螺母112与电机122的转动轴123固定连接,使得电机122的转动轴123固定在支撑底座11上。应理解,电机122的转动轴123为定子,电机122的外壳为转子,电机122转动时,转动轴123固定不动,电机122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底座12一起转动。机器人主体10包括有第一腿部103和第二腿部104,其中第一腿部103和第二腿部104固定在旋转底座12远离支撑底座11的一端上。具体地,旋转底座12远离支撑底座11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槽124和第二固定槽125,第一腿部103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24中,第二腿部104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25中。应理解,第一腿部103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24中,第二腿部104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25中。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腿部103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固定槽124设有收容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凸起,可通过第一凸起卡置在第一滑槽,使第一腿部103卡置在第一固定槽124中不动。进一步的,第二腿部104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固定槽125设有收容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二凸起,可通过第二凸起卡置在第二滑槽,使第二腿部104卡置在第二固定槽125中不动。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10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101,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101间隔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上,以识别多个方向的人。进一步的,机器人主体10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102,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102间隔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上,以识别多个方向的人。应理解,第一红外传感器10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102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的不同位置,以识别多个方向的人。进一步的,第一腿部103内设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101连接,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122连接,第二腿部104内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一端与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102连接,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机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124中设有使第一固定槽124和第二收容槽121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导线穿设在第一通孔中,且第二固定槽125中设有使第二固定槽125和第二收容槽121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导线穿设在第二通孔中。进一步的,机器人主体10上设有用于在第一红外传感器101或第二红外传感器102识别到有人时产生语音的喇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红外传感器10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102通过控制器与电机122连接,以使得在第一红外传感器101或第二红外传感器102识别到人时,控制器控制电机122转动,并同时控制喇叭产生语音迎宾。优选地,控制器为单片机。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10上还设有敬礼手臂105,敬礼手臂105可旋转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上。其中机器人主体10通过旋转电机与敬礼手臂105连接,且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当第一红外传感器101或第二红外传感器102的发射光线方向上识别到有人时,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朝第三方向旋转,以控制敬礼手臂105举起来敬礼,当第一红外传感器101或第二红外传感器102的发射光线方向上没有人时,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朝第四方向旋转,其中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反,以控制敬礼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设有第一收容槽;旋转底座,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旋转底座内设有第二收容槽,且所述第二收容槽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机器人主体,包括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其中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固定在所述旋转底座远离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上,且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腿部内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腿部内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红外感应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设有第一收容槽;旋转底座,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旋转底座内设有第二收容槽,且所述第二收容槽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机器人主体,包括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其中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固定在所述旋转底座远离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上,且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中部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腿部内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一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腿部内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卡伊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