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58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液压千斤顶Ⅰ、万向轮与配重块均固定在底板的底端,水准气泡Ⅰ设置在底板上,支撑套筒固定在底板的顶端,液压千斤顶Ⅱ设置在支撑套筒的内部,支撑杆设置在液压千斤顶Ⅱ上,组装平台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工具箱与固定杆均固定在组装平台的底端,辅助平台设置在组装平台上,挂杆Ⅰ与挂杆Ⅱ均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且挂杆Ⅰ位于挂杆Ⅱ的上方,伸缩杆活动连接在辅助平台上,挂钩设置在伸缩杆上,水准气泡Ⅱ固定在组装平台上。该可调节组装平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调节组装平台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平台上的操作,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台,特指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属于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机械组装过程中,当需要对较大的工件进行精细加工时,均需要使用到组装平台。此时,需要操作者将工件移到操作平台上,然后进行后续的操作。使用通常的组装平台时,操作者需要附身弯腰对工件进行组装,这样对操作者的身体并不是很好;而且,由于组装平台上通常排布了很多工具,很容易引起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该可调节组装平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调节组装平台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平台上的操作,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包括液压千斤顶Ⅰ、万向轮、配重块、底板、水准气泡Ⅰ、支撑套筒、液压千斤顶Ⅱ、工具箱、支撑杆、辅助平台、伸缩杆、挂杆Ⅰ、挂钩、挂杆Ⅱ、组装平台、水准气泡Ⅱ和固定杆。液压千斤顶Ⅰ、万向轮与配重块均固定在底板的底端,并且万向轮位于液压千斤顶Ⅰ的内侧,配重块位于万向轮的内侧,水准气泡Ⅰ设置在底板上,支撑套筒固定在底板的顶端,液压千斤顶Ⅱ设置在支撑套筒的内部,支撑杆设置在液压千斤顶Ⅱ上,并且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套筒的内部,组装平台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工具箱与固定杆均固定在组装平台的底端,辅助平台设置在组装平台上,挂杆Ⅰ与挂杆Ⅱ均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且挂杆Ⅰ位于挂杆Ⅱ的上方,伸缩杆活动连接在辅助平台上,挂钩设置在伸缩杆上,水准气泡Ⅱ固定在组装平台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所述的液压千斤顶Ⅰ与液压千斤顶Ⅱ均设置有四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所述的万向轮设置有四个,且为自锁式万向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所述的辅助平台与组装平台之间是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所述的伸缩杆与挂钩之间是活动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该可调节组装平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调节组装平台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平台上的操作,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的辅助平台10与伸缩杆11的连接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的辅助平台10与组装平台15的连接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的组装平台1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配重块3;底板4;水准气泡Ⅰ5;支撑套筒6;液压千斤顶Ⅱ7;工具箱8;支撑杆9;辅助平台10;伸缩杆11;挂杆Ⅰ12;挂钩13;挂杆Ⅱ14;组装平台15;水准气泡Ⅱ16;固定杆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2、3、4和5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包括: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配重块3、底板4、水准气泡Ⅰ5、支撑套筒6、液压千斤顶Ⅱ7、工具箱8、支撑杆9、辅助平台10、伸缩杆11、挂杆Ⅰ12、挂钩13、挂杆Ⅱ14、组装平台15、水准气泡Ⅱ16和固定杆17。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与配重块3均固定在底板4的底端,并且万向轮2位于液压千斤顶Ⅰ1的内侧,配重块3位于万向轮2的内侧,水准气泡Ⅰ5设置在底板4上,支撑套筒6固定在底板4的顶端,液压千斤顶Ⅱ7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支撑杆9设置在液压千斤顶Ⅱ7上,并且支撑杆9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组装平台15固定在支撑杆9的顶端,工具箱8与固定杆17均固定在组装平台15的底端,辅助平台10设置在组装平台15上,挂杆Ⅰ12与挂杆Ⅱ14均固定在固定杆17上,并且挂杆Ⅰ12位于挂杆Ⅱ14的上方,伸缩杆11活动连接在辅助平台10上,挂钩13设置在伸缩杆11上,水准气泡Ⅱ16固定在组装平台15上。所述的液压千斤顶Ⅰ1与液压千斤顶Ⅱ7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的万向轮2设置有四个,且为自锁式万向轮。所述的辅助平台10与组装平台15之间是活动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1与挂钩13之间是活动连接。在使用可调节组装平台时,将可调节组装平台移到待组装的工件旁,给液压千斤顶Ⅰ1进行增压,用液压千斤顶Ⅰ1来代替万向轮2来支撑,从而防止损毁万向轮2,再看水准气泡Ⅰ5是否居中,若不居中,给液压千斤顶Ⅰ1增压或泄压,水准气泡Ⅰ5是居中,配重块3防止抗震性卧式注塑机倾倒,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根据操作人员的需求来给液压千斤顶Ⅱ7增压或泄压,使得组装平台15的高度满足操作人员的需求,看看水准气泡Ⅱ16是否居中,若不居中,给液压千斤顶Ⅱ7增压或泄压,水准气泡Ⅱ16是居中,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平台上的操作,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组装使用的工具放置在工具箱8中,防止操作人员在组装时引起事故,在组装平台15的空间不够用时,将挂钩13从挂杆Ⅰ12上取下,向上推起辅助平台10,使其与组装平台15保持同一高度,调节伸缩杆11的长度,使挂钩13设置在挂杆Ⅱ14上,从而增大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包括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配重块(3)、底板(4)、水准气泡Ⅰ(5)、支撑套筒(6)、液压千斤顶Ⅱ(7)、工具箱(8)、支撑杆(9)、辅助平台(10)、伸缩杆(11)、挂杆Ⅰ(12)、挂钩(13)、挂杆Ⅱ(14)、组装平台(15)、水准气泡Ⅱ(16)和固定杆(17),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与配重块(3)均固定在底板(4)的底端,并且万向轮(2)位于液压千斤顶Ⅰ(1)的内侧,配重块(3)位于万向轮(2)的内侧,水准气泡Ⅰ(5)设置在底板(4)上,支撑套筒(6)固定在底板(4)的顶端,液压千斤顶Ⅱ(7)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支撑杆(9)设置在液压千斤顶Ⅱ(7)上,并且支撑杆(9)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组装平台(15)固定在支撑杆(9)的顶端,工具箱(8)与固定杆(17)均固定在组装平台(15)的底端,辅助平台(10)设置在组装平台(15)上,挂杆Ⅰ(12)与挂杆Ⅱ(14)均固定在固定杆(17)上,并且挂杆Ⅰ(12)位于挂杆Ⅱ(14)的上方,伸缩杆(11)活动连接在辅助平台(10)上,挂钩(13)设置在伸缩杆(11)上,水准气泡Ⅱ(16)固定在组装平台(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组装平台,包括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配重块(3)、底板(4)、水准气泡Ⅰ(5)、支撑套筒(6)、液压千斤顶Ⅱ(7)、工具箱(8)、支撑杆(9)、辅助平台(10)、伸缩杆(11)、挂杆Ⅰ(12)、挂钩(13)、挂杆Ⅱ(14)、组装平台(15)、水准气泡Ⅱ(16)和固定杆(17),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Ⅰ(1)、万向轮(2)与配重块(3)均固定在底板(4)的底端,并且万向轮(2)位于液压千斤顶Ⅰ(1)的内侧,配重块(3)位于万向轮(2)的内侧,水准气泡Ⅰ(5)设置在底板(4)上,支撑套筒(6)固定在底板(4)的顶端,液压千斤顶Ⅱ(7)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支撑杆(9)设置在液压千斤顶Ⅱ(7)上,并且支撑杆(9)的底端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内部,组装平台(15)固定在支撑杆(9)的顶端,工具箱(8)与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敏煌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